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教学设计 时间:2020-03-14

【www.myl5520.com--教学设计】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四大问题
篇一: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四大问题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问题相当复杂,涉及到国家耕地保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农民利益保护、农村基层冲突、社会稳定等核心问题,妥善处理这些问题,需要一揽子的顶层政策设计。

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乡建设统一市场的运行、管理及其增值收益分配带来哪些变化和挑战?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城乡建设统一市场有效运行的好处就是打破目前一头沉的现状,过去是大量的要素向城市流动,包括土地用途从农用到非农地的巨大增值收益也基本上流向城市,导致城乡发展失衡。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让增值部分留在农村,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带来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主要是会引起两个失衡:其一是政府土地财政的失衡,其二是分配不公的失衡。

基层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严重,如果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对目前的征地制度造成直接冲击,地方政府的地有可能卖不出去了,因为用地单位可以直接到有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地方去购买,价格还有可能更便宜。基层政府过去依靠土地抵押累积的巨大债务有可能因为土地无法再卖出形成资金链断裂,引发经济不稳定。另外一个挑战是如果土地巨额增值收益全部留在当地,会造成农民间的财富巨大不平衡,远郊或者偏远农村的农民土地卖不出去,无法获得土地财富。目前的征地主要发生在在城乡接合部地区,要占全部土地征收的60%-70%,但其征地指标又有可能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远郊或者偏远地区的农村撤并腾置而得来的用地指标。如果直接入市的增值部分都被少数城乡接合部的农民都拿走了,土地增值的收益分配就显得太不公平。必须建立合理的土地税收制度以及地票制度,来解决地方政府以及不同区位农民间的收入分配问题。

二、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中,如何建设和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运行机制、管理机制?

如何减缓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现有国有土地市场造成的冲击、处理好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公问题,减缓直接入市对现行耕地保护政策

的冲击、利用率低流转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停滞等问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主要包括:

1.建立完善的土地增值税收体系。一方面对农转非农的增值要进行税收调节,另外对持有土地也应该有完善的税收体系。目前我国有关土地的税收体系急需完善。

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将土地收益还利于民,等于取消了地方政府的部分土地垄断权,无疑动了地方政府的“奶酪”。如何才能保障地方政府的收益?可以通过税收来解决。通过土地相关税收等调节,解决地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所须费用。许多国家都有一个暴利税,比如你炒房子,赚了几倍的利润,可能其中一半都要交税,因为你获利的过程,并没有做出多少对社会有贡献的劳动。

通过开征土地相关税收体系,让地方政府能够有稳定的税源。农民卖地收入过高的话,可以征收暴利税;开发商在土地上盖好房子出售,又是一笔增值税;消费者购房后,在房产使用过程中交房产税。政府通过这些税后就能够有稳定的税源。

土地用途转变后所带来的巨大增值收益可能会让拥有土地的农民暴富,为了解决公平问题,可以设立土地收入调节税或者增值税,通过征税来解决分配不公问题。在一个推崇均贫富的国度,不劳而获致富,是福是祸终难定。把巨额的增值财富给当地村庄,会促使食利阶层的形成,人均贫穷的过度分化,不但扭曲人性,牺牲全体公众的利益,将放慢整个国家的增长速度,危害将更大。 对巨额增值收益征收暴利税,调节社会分配,障显社会公平正义。一夜暴富是有社会代价的,从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都不好,而且还是不劳而获,使大多数劳动产生不公平感,更加产生仇富的心态,动摇劳动者依靠个人劳动致富的努力。几千年来中国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这种人为地去增加不平等,也会使社会动荡埋下隐患。另外土地收益暴富也形成食利阶层,使那些致富者不劳而获,靠食利而生活,劳动的乐趣丧失,不少子陷入吸毒等,悲剧也更多的。

2.要对宪法的相应条款重新解释。

同样的一块地,如果搞非农建设,比如建工厂、住房等非农使用,过去就要被地方政府强制征用,然后再转卖给具体的土地使用单位,其所依据的是宪法规定城市土地为国有。《宪法》关于“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条款是目前征地的基础。要解决农村集体经营性土地直接入市,就涉及到宪法是否修改的问题。因为修改宪法牵涉的面太多,一个国家的宪法也不能随意修改。1982年修改的宪法是在当地的背景下的规定,可以通过对宪法的相应条款重新解释,既可避免修宪带来的震荡,也可解决目前农村集体土地直接入市的困局。事实上现在农村与城市很难进行严格的界定,尤其是在新的户籍制度下,已不再区分城市户籍与农村户籍,全体称居民。这样就没有城市与农村的明显区分。农村与城镇的界线已愈来愈模糊。在新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城中有乡,乡中有城,我国也早已实行市管县。所以人大的区域结构来看,应该以大“市”来取代过去的小“乡”,这样就避免了宪法中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硬性规定。

3.农村土地规划应该放松管制,分类管理。

土地管制的前提是我保护耕地,保护粮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直接入市,要让农民成为市场交易的主体,必须要有个前提,那就是土地用途管制。划定基本农田制度,在基本农田的土地是禁止非农使用的。基本农田之外的土地,应该允许农民来搞开发建设。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规划,保住性比较差,受行政干涉比较严重。如果改变目前其太易被修改的现状,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不如改变目前泛粮食安全政策,尽快划分出基本农田,放开其他农村土地的管制。

目前我国的“泛粮食安全”政策,把农村所有的土地都划入严格管制范围,大大降低了稀缺土地的使用效率,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农民的土地权利,导致城乡土地同地不同权。实际上在我国广大农村,真正用来种植粮食的毕竟不是全部土地,除了种粮之外的地,包括农村宅基地、四荒地等,这些土地目前在太泛化的粮食安全政策下,也不能进行抵押贷款与商用,不能够进行自由流转。其实农民的宅基地与粮食安全关系不大,不能用来生产粮食。未来国家应该对承担粮食安全的基本农田进行严格限制,除此之外的土地经

营应该放开,这样也能够激活农村土地使用效率,让农民获益。也能够保证城镇化发展用地需求。

4.产权界定。

明确界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主体是其合法入市的前提。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当务之急是产权明晰。首先要实地勘测,摸清家底,尊重历史传统,明确“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材料齐全,无争议”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所有权、使用权;通过土地登记确权颁证,理清乡镇、村、村民小组、农民个人四类主体的产权界限;不搞一刀切,避免产权主体虚置与权能重叠。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是建设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的前提。

三、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中,如何建立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协调机制?

建立国有建设用地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协调机制的大方向是保证同地同权同利,主要基础是建立统一、公开的交易市场。要建立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和社会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土地市场管理规定和交易规则,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地价评估、交易代理、纠纷仲裁等相关服务。要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优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土地流转入市。

四、如何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的转移支付机制和社会公平机制?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增值收益分配主要有三个方向,其一是通过税收,保证地方政府的收益,通过合作制,让本社区的农民享受增值收益,通过地票制度,让远郊或者偏远地区农民享受土地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远郊及偏远地区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以一种隐形的增减挂钩方式被城市化所占用,而其得到的补偿极少。这种隐形损失如何弥补也是需要重视的。

有关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的议论存在两个极端:赞成者认为它解决了农村闲置地与城市征地指标的限制的矛盾,因为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数量庞大,

空心村大量出现,增减挂钩可以集约利用并盘活农村建设土地。而反对者认为这种政策其实是以侵占农民土地权益、牺牲农民的建设用地为代价的,应该禁止。

“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政策的实质是将农村建设用地与城镇建设用地直接挂钩,但耕地并没有因此减少。如果农村推倒了农民宅基地上的房子,增加了复垦耕地,那么城镇就可以相应地获得国有建设用地。近年来各地借助增减挂钩、占补平衡政策用于扩大城市建设用地,不少地方违背农民意愿,撤并村庄逼农民上楼,村庄整理遍地开花,各地采取定指标、下任务、搞运动等方式来强制推进,引来农民很大的反弹。这种政策对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来讲,等于多获得了征地指标,多卖钱,多获得土地财政收益,中央规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还可以不突破。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但对农民来讲,增减挂钩政策带来的基本上是损失。原来农民居住的宽大四合院被铲平,被迫搬到楼房中住,相当于城市从别墅搬到了高层住宅住,而且住所离自家耕地遥远,生产生活很不方便,不少地方农民所需楼房还需要另外出钱购买。村庄主要由农民的宅基地组成,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满足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生活需要和从事家庭副业生产的需要而分配给其家庭使用的住宅用地及附属用地。虽然我国法律规定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主体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但是农村宅基地的继承、转让和抵押已经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发生着的客观事实。长久以来,在民间就一直有宅基地继承的传统,因此广大的农民早已习惯于把宅基地和其上的房屋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事实上,国家也正试图通过相关法律的制定来进一步保障包括宅基地在内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利。而土地增减挂钩主要通过铲平村庄来获得建设用地指标,通过低价或者无偿收回农民的宅基地,造成对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严重侵害。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农业还是农民主要的生产活动,庭院经济和家庭养畜还是重要收入来源,土地还是主要的保障手段,传统习俗和邻里观念还比较强,以村庄为主要形式的农村居民点还是比较适合农村居民居住和从事各种生产的。不能以节约土地为借口来侵占农民的宅基地。

关于2014年度村集体增收情况考核办法
篇二: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201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情况

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六个县市区及泰安高新区、泰山景区。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包括集体经济收入和增幅两部分,实行百分制考核。

1.集体经济收入(50分)。2014年度村级集体建立稳定收入(指经营性收入,下同)且达到5万元以上的得50分。有稳定收入,但达不到5万元的,扣20分。未建立稳定收入来源的不得分。

2.集体经济增幅(50分)。2013年村集体收入3万元以下的村,2014年达到3万元的得40分,每增加10个百分点加1分,每降低2个百分点扣1分;3-10万元的村增幅达到15%以上的得40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1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10-100万元的村增幅达到10%以上的得40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1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100万元以上村增幅达到5%以上的得40分,每增加1个百分点加1分,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分。以上按百分点加分项最高不超过10分,减分项最高不超过20分。

二、考核方法和步骤

1.考核方式。考核组通过查看账目、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检查核实。

2.考核步骤

(1)抽取名单。考核时,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行政村作

为考核检查对象。原则上每个县(市、区)3到5个乡镇,每个乡镇3到5个村。

(2)检查填表。检查时,被检查单位提供与村集体收入

相关的票据凭证等证明资料。考核组通过查阅资料、实地检查、走访座谈等方式,据实填写检查表。

三、考核计分和结果运用

1.量化打分。全部检查结束后,根据检查情况对照本考核办法汇总打分。全部被检查村得分的总和除以被检查村个数,平均值为被检查县(市、区)的得分。 2.考核评价。在定量打分的基础上,根据考核得分排出名次。按照“好、一般、差”确定三个等次,其中“好”不超过30%。

附件:2014年度县(市、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考核评分标准

2014年10月10日

附:

2014年度县(市、区)村集体经济收入情况考核

评分标准

考核人:

资本运营增收法 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值
篇三: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资本运营增收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值

-----云和县云和镇小徐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纪事

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背景】

云和县云和镇小徐村地处云和县城南侧,东南与云和镇白洋墩村接壤,西连云和客运中心(一期农民新村),北靠城南路,交通便捷,人口集聚,是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刚晋进的城中村。全村下辖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2009年末,小徐村有农户277户,常住人口955人,耕地面积190亩,农民人均收入8230元。

2000年,云和县县委、县政府提出和实施“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给小徐村带来了发展机遇,由于“小县大城”发展需要,县城“四横五纵”的道路规划、农民新村、县新客运车站等建设,该村大部分土地都被征用,村集体因此增加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举措】

近年来,小徐村党支部、村委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竭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更大的效益,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一、 抓住机遇,加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入

村两委班子召开了多次会议,集思广益,看准时机,提出多种方案,形成思路,再提交到村民代表大会和全体党员大会征求意见,得到村民代表和党员大会上一致通过后实施:

(一)、在2002年期间,投资16万元,对云和县境内的龙头坑电站进行入股,占该电站总投资的7%,2007年就获利2万多元,2008年分红3万多元。

(二)、2004年,投资300多万元,在县新客运车站边的商业街道新建一幢8直5层商用为主的综合大楼,大楼建成后通过招标承包,一年租金收入就有20万元,为村集体创造了稳定收入来源。

(三)、由于“小县大城”建设,该村大部分土地都被国家征用,全村只留下193亩土地,土地就更为珍贵了,村两委一边鼓励农户发展蔬菜和食用菌类生产,一边投入资金把这仅有的土地建成旱劳保丰,科技含量高的农业基地,修建了二个翻水站和500余米三面光排灌水渠。为旱劳保丰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使现有的土地得到更大的发挥效益,使农民增加收益。

(四)、因多年积累,到2007年,该村货币结余达240多万元,闲置存放在银行的活期账户上。当时,云和县城市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因“小县大城”城建项目资金未到位,而急需调用资金,该村两委得知此事后,及时召集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并通过,把闲置存放在银行活期账户上200万元资金以借款的形式投资,按信用社同期贷款利率标准,调剂给云和县城市发展建设有限公司使用,每年为村集体增加近50万元收入。

二、盘活集体资产,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1982年创建的村集体砖瓦厂,当时,主要是想解决多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出现吃大锅饭现象,经济效益低下,上交村级收入每年只有一万多元;在1996年期间,在上级的补助下开发了20多亩的早园竹基地和黄山梨果园,都因经营管理不善没有什么经济效益,每年只有仟元左右收入。2005年村两委召集了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党员一起开会商讨如何盘活集体资产,增加集体经济效益问题,经会议充分讨论,一致决定今后凡是村集体所有的企业、固定资产、果园、

基地一律以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承包或出租经营。通过这一办法的实施,仅砖瓦厂一项就增收了16万多元(2007年砖瓦厂年租金20万元);村集体的果园、基地通过招投标承包,也增收2万多元。还有村原来的老大会堂,除老年活动室用房外的空闲房,也进行出租,每年也有7000元收入;将1800多亩的集体山林划入“生态公益林”,每年收入2万多元,既保护绿色家园,又增加收入。

三、强化资金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该村于2003年就开始实行村账务“双代理”制度,由云和镇村级财务会计代理中心实行电算化管理。建立民主理财和财务开支审批制度,并严格执行,做到每笔财务支出都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财务监督小组长三人联签,1000元以上开支必须由经办人签字及村两委班子集体讨论决定,方可报销。村财务公开做到每季度一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积极配合县农村审计室“三年一轮审”工作,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及时查处、纠正,有效地防止贪污挪用、滥支乱花、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现象发生。从而有力地促进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启示】

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加强资金运作。对村集体闲置或低效使用的资金,通过集思广益、民主决策,加大经营性固定资产投入,如建设标准厂房、街面营业房、办公楼、专业市场、仓储设施,发展物业经济,培育集体经济增长点;或进行货币投资,选择有实力、又需借贷资金的单位,以借代投,收取固定利息,使闲置或低效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二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要搞活经营性资产运作。对村集体

公用房、厂房、设备等集体资产,通过整修或翻建,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租赁,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经营,切实提高存量资产的利用效益,从而获取可观的集体经营性收入。

三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必须要强化对财务支出的监管。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和规范对村级集体经济的管理。一要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村财务双代理”制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集体承包合同管理、财务审批等规章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二要建立审计监督机制。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三要建立村务公开机制,村财务公开做到真公开,村财务公开要求每季度一次,每年必须不得少于二次,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实现“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云和县农业局 毛必田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模式
篇四:怎样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模式

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村级组织统一支配的财力雄厚,就会完全有能力为全村人办大事,有钱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村兴民富,村党支部就会得到村民的拥护和爱戴,党的形象和威信也会不断得到提高和巩固。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坚强支柱。因此,探讨和发展我镇村级集体的发展,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意义重大。

一、 不容乐观的现状

我镇农村集体经济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离“有钱办事”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目前,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收入少,底子薄。我镇有2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不足万元的村有4个,1-5万元的村6个,5-10万元的村4个,10万元以上的村6个;靠皂当沿线的部分村集体经济相对要好,偏远的部分村要差。由于收入少,底子薄,村党支部无钱办问题相当突出,一些村委会的收入只能勉强应付日常的工作开支或做些小修小补的工作,至于建桥修路,挖渠修堤建设农村文化阵地等工作却力不从心,只能依靠上级拨款或群众集资投工投劳等方法解决。个别村由于没有收入,村干部出差、招待费、订书订报等只能自己掏腰包,更谈不上办什么公益事业了。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无钱办事,降低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狭窄,经营性收入十分有限。我镇9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征用土地获得的补偿

费,通过安排村民建房出让集体土地收入或对村留地、围塘土地的承包取得承包款,而通过集体企业生产或集体经营的收入几乎为零,村集体经济的保值增值缺乏有效的途径,自我积累能力十分脆弱。

(三)发展模式单一,科技含量低。在全镇的村级集体经济中,种植实体有5个,多为果园,是在原有村社经济场上保留和发展起来的,养殖实体多为“一村一塘”,但很少搞鱼塘立体综合生产,管理粗放,收入不稳定。此外,除了部分集体土地承包转让和有限开发外,“公司+村”、“机关+村”、“农户+村”等合资合营、引资联营、股份合作的实体很少,大大影响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效益。

二、究其原因

我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四缺一不规范”。“四缺”是:一缺思路。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土地征用补偿、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二缺土地。六、七十年代,全镇绝大多数的村都有一定数量的集体用地,但二轮土地承包后,有些村又没有留足集体用地,出现了“分田到户,集体空肚”的现象。三缺资金。大部分村委会发展集体经济有很好的自然条件,但由于原有的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普遍存在着没有资金发

展新项目。四缺管理办法。有些村干部责任心不强,管理水平低,对村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较低。“一不规范”是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导致集体资金使用不当。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监督,有少部分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委会不把资金合理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而是用在吃喝玩乐上,致使集体经济无从发展。

三、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本思路

(一)提高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要改变人们对集体经济所持的怀疑态度,纠正“过时论”、“无需论”、“无用论”、“无路论”等错误认识,对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作用作出科学客观全面的认知。针对我镇目前集体经济的现状,深切地感受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同时,由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见效慢的长期性、基础性任务,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和短期行为,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谋划长远。今年,镇党委、政府制定了 “新农村建设七项行动计划”,这一行动计划既明确了五年规划目标,又明确了每年度的计划任务,其中把“强村固基”,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摆上了“七项行动计划”之首,计划通过五年的不懈努力,基本解决村集体经济薄弱问题。

(二)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实践证明,财政政策对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为此,我镇专门制定了《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采取“扶两头,带中间,先富帮后富”的办法,一头继续扶持贫困村,加大帮扶力度,计划从2009年起,连续用五年时间,每年安排不少于5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

“母鸡项目”,并在资金、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同时,整合各有关部门扶持农村的资金,捏指成拳,捆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重点帮助经济薄弱村尽快增强“造血”功能,使其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壮大;一头扶强,鼓励集体经济较好的村发展二、三产业,做大做强,继续走在前列。先富帮后富,即通过扶持富村项目来帮助带动穷村脱贫。

(三)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要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到聚财有术,理财有方。第一,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积累机制。凡是集体项目都要落实责任制,及时收缴承包金或租赁费,按照交足国家的(税),留够集体的(各种提留),剩下都是自己的(收益)分配原则,把该收的钱收起来。农户长期放弃管理,粗放经营甚至荒芜的承包项目,要由集体收回后,实行招投标承包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对于承包到户的大田,也要按统一标准收取承包金。对属于集体的山地、水面等资源一律实行有偿使用。第二,加强资产核资,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资产增值机制。要突破传统的实物形态为主的管理模式,积极实行集体资产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办法。把土地等资源性资产作为经营性资产来运作,如新农村规划后的旧房用地及宅基地,是村集体一笔较大资产,要根据有关政策处理好,促使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管好土地征用补偿费,严禁乱支滥用。规定和完善非农用地有偿使用制度。使用集体房屋和集体公益设施的收取一定的使用费和公益事业费。第三,进一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四)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建设,一是要配强配好村级班子。特别是要选配好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纪轻、懂科技、有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选配到村级领导岗位上来。对一些相对贫困且又缺乏人才的村,不能光以内选方式,还须通过下派途径解决好班子软弱的问题,使村级班子人员真正具备带领一方农民开拓创业、勤劳致富的能力,成为党在农村基层的坚强堡垒。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培养和教育。加强思想教育,更新观念,明确村级班子新时期工作职责,树立为民服务、清政廉洁的思想。加强村干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因势利导,强身固本。通过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经营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质,并在生产中运用。三是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纳入村干部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作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在一定时期内村级班子建设和村级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要制订能充分发挥村干部工作积极性的误工补贴制度,建立和完善对干部工作业绩和收益挂钩制度,充分调动农村干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四、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

我镇地处京山县的东大门,随岳高速公路、长荆铁路、汉宜公路横贯我镇。随着工业园区在我镇的蓬勃兴起,区位优势日益明显。发展村集体经济必须立足当地实际,找准有利于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合理有效地利用当地资源的发展路子,进而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总结永兴镇集体经济发展得较好村的做法,并积极参考外地先进经验,永兴镇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借鉴:

①土地经营型,走以地生财的路子。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村级集体资产的重要部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可以走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0233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