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课堂实录 时间:2020-02-02

【www.myl5520.com--课堂实录】

《和子由渑池怀旧》课堂实录
篇一: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和子由渑池怀旧》课堂实录

授课 者:杨骐文

授课对象:高二年级学生

授课地点:1022班教室

授课时间:2010年10月27日,星期三 授课文本:

和子由渑池怀旧(1)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2)东西(3)。

老僧(4)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5)见旧题(6)。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7)嘶。

(1)见《东坡七集》。嘉佑元年(1056),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父亲苏洵带领下,第一次离蜀进京赴考。路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时,曾在县中寺庙内借宿,并在主持奉闲和尚室内的壁上题诗。嘉佑六年(1061),苏轼与苏辙在郑州分手后,再次路过渑池。苏辙有《怀渑池寄子瞻兄》诗,这首诗即为诗人所和作。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诗:相携话别郑原西,共道长途怕雪泥。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渡古崤西。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zhuī)马但鸣嘶。

(2)计较,关心于,在乎。

(3)东西方向。

(4)老僧:即指奉闲和尚。

(5)无由:没有门径或机会。如相见无由。

(6)坏璧:指奉闲僧舍。嘉佑三年(1056),苏轼与苏辙赴京应举途中曾寄宿奉贤僧舍并题诗僧壁。据苏辙原诗自注:“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老僧奉闲之壁。”

(7)蹇驴:跛脚的驴。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按即崤山,在渑池西),骑驴至渑池。

【提示】

这首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前四句单行入律,用唐人旧格,散中有整,行文自然。“雪泥鸿爪”的比喻,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惊叹,含意丰富,意味隽永。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名篇。 课堂实录:

一、课堂引入: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首先看一下有关苏轼的一段趣闻轶事。话说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

却各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成为五言联句。

黄庭坚抢对为: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

小妹则填: 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轼略一思索,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师】请问:哪一个人填得最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苏轼的填得最好。一“扶”字写活了柳的柔美。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看法,或者有哪些要补充的?

【生】失字也用得好,但我不知道好在哪里?

【师】想一想„„如果月光是白色的,梅花是红色的,用失字好不好?如果月光和梅花都是白色的„„

【生】失字准确地描绘出了月色与梅花的交融。

【师】恩,大家都说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纵观三人对联,苏轼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师】这是苏轼和好友在一起吟诗作对的场景。这样的故事还很多,以后每次上课之前,老师都会和大家一起学习苏轼的趣闻轶事。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是苏轼应他弟弟苏辙的一首诗的和做。这首诗叫做《和子由渑池怀旧》。

二、写作背景:

【师投影,并讲解】

写作背景:

1.嘉佑元年(1056), 苏轼、苏辙兄弟二人,在父亲苏洵带领下,第一次离蜀进京赴考。路过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时,曾在县中寺庙内借宿,并在主持奉闲和尚室内的壁上题诗。

2.仁宗嘉佑二年(一0五七)四月八日,苏东坡考中,在四月十四日,他那时才二十岁,成为进士,在三百八十八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苏东坡的宦途正要开始,母亲病故。引发人生无常,生死之思。

3.仁宗嘉佑六年(一0六一),朝廷任命苏轼为大理评事,签书陕西凤翔府判官,有权连署奏折公文。苏洵、苏辙父子则在京城为官,子由为兄嫂赴任送行,直到离开封四十里外郑州地方,兄弟二人为平生第一次分手,子由随后回京,在此后三年之内,东坡在外,子由一直偕同妻子侍奉老父。

(1)这时是苏东坡生平第一次独自生活,只与娇妻稚子在一起。颇有怀念旧时,思念亲情之感。

(2)如今他已然尝到做官生活的味道,但并不如他梦想的那么美妙。远离开京都的骚扰杂乱,在外县充任判官,副署公文,审问案件,颇使他感觉厌烦无味。有时难免感觉寂寞。但也有时举杯在手,月影婆娑,又感觉欣喜振奋。官场文化与自由率真的个性之间开始产生矛盾,这使苏轼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4. 苏轼与苏辙在郑州分手后,再次路过渑池。苏辙有《怀渑池寄子瞻兄》诗,这首诗即为诗人所和作。(后记:此环节实在机械化、程式化,虽文本阅读讲求“知人论世”,但应融合在整体的课堂中,水到渠成地使背景,从历史的深处,浮现出来。)

三、文句梳理:

【师】大家先认真阅读全诗。有不懂的字句,请标示出来。

【师】好,大家都看得差不多了。我想请一个同学讲整首诗翻译一下。

【生】人生就像飞鸟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迹一样„„

【师】好,我们共同来看一下,人生所到之处,就像飞鸟在雪地上留下的印迹。雪地上偶尔留下飞鸟的印迹,鸟飞走后,我们再也无法判断飞鸟来和去的方向„„

【生1】老师,从那里可以看出我们无法判断鸿飞的方向。

【生2】那复。

【师】是的,复重复。鸟飞走后,我们再也无法重复(还原)鸟飞来时,飞走后的方向。(后记:后来查资料,我对“那复”的理解有错误,“那复”,又何必的意思,整句诗联起来理解是,我们又何必在乎鸿飞的方向呢?李商隐【柳枝五首】“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可证,这两句的意思是,他们虽然同处春时,但不同类,故不能相匹配,那又何必相思呢?可见,尽管在课堂上教室不必每字必较,但在备课时,还应当咬文嚼字)

【师】“坏壁无由见旧题”的无由怎么理解?

【生】不知道。

【师】无由,没有机会的意思。例如相见无由,意思是再也没有机会相见。

四、文本细读:

【师】好,现在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仅仅只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二句,请问,飞鸿踏雪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和印象?

【生】飞鸿踏雪,那么大的雪,只看见飞鸿的爪印,给人一种孤寂、空旷的感觉,还有,表现了人生的飘忽不定。

【师】恩,让人想起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很好,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感觉,如果撇开下文。

【生】如果只看这两句,我认为飞鸿踏雪给人的印象可能是非常美好、纯洁、清新的。

【师】诗的第一句呈现了“踏雪鸿踪”的意象。单就这个意象理解,它可能给人以孤寂清冷的感觉,也可能给人清新美好的印象。这说明这个意象是多义的、丰富的。但诗人在后面的诗句中,给这个丰富多元的意象定了向。请问是哪一句给这个意象定了向,又是定的什么向?(后记:课后仔细揣摩,觉得应当这样问:诗的第一句呈现了“踏雪鸿踪”的意象。单就这个意向理解,它可能给人以孤寂清冷的感觉,也可能给人清新美好的印象。这说明这个意象是多义的、丰富的。那么从整首诗来理解,诗人呈现的这个意向到底是孤寂清冷、飘忽不定,

还是纯洁、清新、美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

【生】“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表现的是人生的来去无踪,飘忽不定。

【师】恩,如果说诗的一二句是“意象呈现”的话,那么诗的三四句则是“意向定解”。

【师】有人说,“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二句是对飞鸿踏雪意象的具体化和深化,为什么?(后记:应加一句,你同意这样的看法吗?然后再问为什么。) 【生】“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写出了具体的人和事。

【师】对,“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四句虽然用了具象的比喻,但对人生的看法仍然是抽象的,没有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这显然是对飞鸿踏雪意象的具体化。除此之外,再想想,前四句飞鸿踏雪的意象里有没有对旧物旧事的留恋,而“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有没有表达一种对往事的怀恋?

【师投影】

1.以具体的所闻,所见,所忆的情景来深化“雪泥鸿爪”的人生感触。

2.增加了对已经消逝的美好经历的惜别、怀念之感。

(下课铃响)

【师】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课后请大家思考: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7)嘶。是写往事如烟呢,还是写往事并不如烟,为什么?

(11月3日,星期三,继续)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师】我们继续学习《和子由渑池怀旧》。上堂课布置了一个思考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7)嘶。是写往事如烟呢,还是写往事并不如烟,为什么?哪位同学来回答?

【师投影】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7)嘶。是写往事如烟呢,还是写往事并不如烟,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两句写的是往事并不如烟。„„(补记:该课上完后的当晚,曾在博客上在线写课堂实录,快写完时,网页忽然无法打开,文字全部丢失,11月5日再回忆时,已忘记学生当时是怎样回答的。好不遗憾。为什么单单此回答忘记,可能是当时学生回答得很多,而我也没有听真切的缘故,看来,课堂上的倾听,是一重要的基本功。另,今后可手机录音,以备遗忘)

【师】恩,请坐。你其实已经体悟到那么一种意思了,只是,怎么用准确的语言将你的体会表达出来,你坐下来再慢慢想一想。

【师】往日崎岖还记否?诗人还记不记得当时山路的崎岖和步履的艰难?虽然具体的行踪象飞鸿踏雪一样,当时就在时空中消散了,但是行踪给人留下的影响,在心灵上留下的印迹,是不是会随着人的行踪一起消散呢?就像花开时的香气,随风飘散了,但是花香留在人的心灵里的感受,是否也会随着花香一起消散呢?

【师】著名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经典的话„„

【师,忽迟疑】是《肖申克的救赎》还是《申肖克的救赎》?

【生,笑,齐声】《肖申克的救赎》。(后记:很惭愧,《肖申克的救赎》我没有看过,如此信口而来,不知可否?)

【师】《肖申克的救赎》里有一句经典的话: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补记:当时下意识地在黑板右方板书“消逝”二字,哪知一下不记得逝字怎么写了,只好求助学生,并自我安慰是舌尖现象,其实,是电脑拼音打字太多。好在学生只会心一笑。心甚感激。其一。其二,“消逝”二字,实不必板书,下意识的冗余行为太多,举止不干净,当是课堂大忌。今后将刻意训练之。只可惜,年纪大矣,初涉语文课堂,即是笨鸟,又迟飞。不知其可?不管他,努力就是。)但作者在这里为什么不写美好的回忆给人留下的永恒回忆,而要写那种逆境中的磨难呢。或许,磨难,留给人的,更加意味深长吧。

【师】个人的踪迹虽然在外在的时空中消散了,但经历对人的心灵,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永恒的意义。那么从他人、乃至社会、宇宙的角度,怎样使个人容易消散的经历获得永恒的意义呢?下面我们来看胡适的一段文字,看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师投影】那边“一座低低的土墙,遮着一个弹三弦的人”。那三弦的声浪,在空间起了无数波澜;那被冲动的空气质点,直接间接冲动无数旁的空气质点;这种波澜,由近而远,至于无穷空间;由现在而将来,由此刹那以至于无量刹那,至于无穷时间:——这已是不灭不朽了。那时间,那“低低的土墙”外边来了一位诗人,听见那三弦的声音,忽然起了一个念头;由这个念头,就成了一首好诗;这首好诗传诵了许多;人人读了这诗,各起种种念头;由这种种念头,更发生无量数的念头,更发生无数的动作,以至于无穷。然而那“低低的土墙”里面那个弹三弦的人又如何知道他所发生的影响呢?(节选自胡适《不朽—我的宗教》)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师】人生的踪迹,随时会在时空中消散,但只要用心体悟,踪迹总会在人的心灵里留下印记。这样的行踪,如果用文字记下来,将获得一种永恒性。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要像作家一样拿起笔来,才能留住瞬间即逝的踪迹呢?不一定,有的人,靠一举手,一投足,靠每一个微小的行动,来影响他人,留一种美好的东西给他人,再由他人传递给别的人,以至于无穷,从而获得人生的不朽。所以柏拉图说,灵魂是不朽的。(后记:1.柏拉图的灵魂不朽,用在这里,有点牵强,不应该讲,也没必要讲;2.这一段教学过程,是补上节课的火,所以很仓促,老师的讲代替了学生的思,不妥;3.本堂课最后预设了一个环节,思考:联系自己,谈一谈怎样获得短暂人生的永恒意义?结果忘记了,没讲,一味地只想着要上新的一课了。看来,当堂课,当堂毕。此其一,其二,课堂,应当从容点,在不当讲处且快,在当讲时且慢来。4.接下来讲另一首词《行香子•过七里濑》,开场白是:现在我们学习苏轼的另一首词,《行香子·过七里濑》。请大家先认真阅读一遍,有不懂的字句,可举手提问。其实应当这样强调: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另一首词,也涉及到短暂与永恒的话题„„毕竟,二者有共同点。)

五、整体感悟:

雪泥鸿爪的意思
篇二: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雪泥鸿爪

【雪泥鸿爪的意思】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

附录成语(雪泥鸿爪)的相关知识:

雪泥鸿爪的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以?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雪泥鸿爪的读音:爪;不能读作zhuǎ。

雪泥鸿爪的近义词: 飞鸿踏雪 飞鸿雪爪

雪泥鸿爪的用法:用作褒义。形容以前旧事遗留下的痕迹。一般作主语、判断宾语。

雪泥鸿爪的组成:偏正式。

雪泥鸿爪的举例:

①把人生看作雪泥鸿爪是悲观;虚无主义的思想。

②往事亡矣;只是雪泥鸿爪;他每次看见旧物;总还生出一些缠绵来。

河南省郑州市2015年二模语文试题及其答案
篇三: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2015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唐宋、明清中国建筑艺术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相当一致的美学风格,即实践理性精神。

世界各民族的主要建筑多半是供养神的庙堂,如希腊神殿、哥特式教堂等。而中国的大都是宫殿建筑,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中国祭拜神灵在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中国建筑不重在给人强烈的刺激或认识,而重在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它不是一礼拜才去一次的灵魂洗涤之处,而是能够居住或经常瞻仰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实体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就是说,不是像哥特式教堂那样,人们一下子被扔进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中,感到渺小恐惧而祈求上帝的保护。相反,中国建筑的平面纵深空间,使人慢慢游历在复杂多样的亭台楼阁间,在这个不断的进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与环境的和谐。

这种实践理性精神还表现在建筑物严格对称的结构上,严肃、方正,井井有条。它不是以单个建筑物的形状体貌,而是以整体建筑群的结构布局、制约配合取胜,结构方正,逶迤交错,气势雄浑。非常简单的基本单位却组成了复杂的群体结构,形成在严格对称中仍有变化,在多样变化中又保持统一的风貌。

由于主要是世间生活的场所,供游乐享受而不只供崇拜顶礼之用,从先秦起,中国建筑便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精细的美术作品(绘画、雕塑)。讲究斗拱飞檐,门、窗形式自由多样,追求色彩鲜艳。《论语》中有“山节藻棁”、“朽木不可雕也”。从汉赋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建筑中绘画雕刻的繁富,“金铺玉户”“重轩镂槛”,是对它们的形容描述。延续到近代,也仍然如此。

大概随着封建社会晚期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园林艺术日益发展。显示威严庄重的宫殿建筑的严格的对称性被打破。迂回曲折、趣味盎然、以模拟和接近自然山林为目标的建筑美出现了。空间有畅通,有阻隔,变化无常,出人意料,可以引发更多的想象和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仍然是以整体有机布局为特点的园林建筑,却表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思想。它通过各种巧妙的“借景”以及“虚实”的方式、技巧,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的美沟通汇合起来,而形成更为自由也更为开

阔的有机整体的美。连远方的山水也似乎被收进这人为的布局中,山光云树,帆影江波都可以收入建筑之中,更不用说其中真实的小桥流水“稻香村”了。它们的浪漫风味更浓了,但也仍然没有离开平面铺展的实践理性精神,仍然是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渲染表达的仍然是现实世间的生活意绪,而不是超越现实的宗教神秘。实际上,它是以玩赏的自由园林(道)来补足居住的整齐屋宇(儒)罢了。(李泽厚《美的历程》)

1.下列各项中,不能充分体现中国建筑的实践理性精神的一项是( )

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A.少林寺古塔建筑群为纪念寺院历代高僧而建,式样不同,风格各异,是我国古代建筑、书法、雕刻艺术的文物宝库,也是了解我们佛塔建筑特点的胜地。

B.万里长城每段体制相同,在崇山峻岭之巅逶迤飞舞,空间上的连续本身即展示了时间中的绵延,使之成为民族伟大活力的象征。

C.北京故宫规划严整,秩序井然,中轴线左右两边形制基本对称,殿宇楼台,高低错落,风貌统一而气势雄浑,是中国宫殿建筑的典范。

D.苏州园林极尽变化迂回之手法,虚实相生,高低互现,远近相称,动静相宜,平冈远山,曲院回廊,竹坞曲水,假山奇石,颇具生活意绪。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不是用一个巨大幽闭的空间让人感到自身的渺小恐惧而祈求保护,而是通过生活情调的感染熏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及环境的和谐。

B.《论语》中的“山节藻棁”,汉赋中“金铺玉户”“重轩镂槛”,证明了中国建筑的精致繁富,反映了人们对享受游乐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C.园林摒弃了方正对称、威严庄重,而追求迂回曲折,趣味盎然,其巧妙的造景方式,使建筑群与自然山水沟通,形成更加自由开阔的有机整体。

D.空间变化无穷,时而畅通,时而阻隔,“疑无路”、“又一村”的奇特布局,体现着封建后期文人士大夫们更为自由的艺术观念与审美思想。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变化,中国建筑的风格虽有所改变,但从秦汉到明清,基本上仍保持和延续着实践理性精神。

B.因为是生活居住的场所,供享受游乐而非祭拜神灵之用,所以中国的建筑充满了各种供人自由玩赏的绘画、雕塑作品,能带给人艺术的享受。

C.西方哥特式教堂内高大空阔,凸现的是对上帝的敬畏和膜拜;中国的宫殿建筑则是平面铺开的建筑的有机群体,严肃,文正,井井有条。

D.曲径通幽的园林,结构对称的屋宇,作为中国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物而存在,以玩赏自由的园林来补足居住整齐的屋宇,在中国建筑中真正体现了儒道互补。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虞集,字伯生。父汲,娶杨氏。集三岁即知读书,是岁乙亥,汲挈家趋岭外,干戈中无书册可携,杨氏口授文,闻辄成诵。比还长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则已尽读诸经,通其大义矣。

大德初,授大都路儒学教授,虽以训迪为职,而益自充广,不少暇佚。除国子助教,即以师道自任,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除博士,监祭殿上,有刘生者,被酒失礼俎豆间,集言诸监,请削其籍。大臣有为刘生谢者,集持不可,曰:“国学,礼义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为教!”竟黜刘生。

泰定初,考试礼部,言于同列曰:“国家科目之法,诸经传注各有所主者,将以一道德、同风俗,非欲使学者专门擅业,如近代五经学究之固陋也。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后再为考官,率持是说,故所取每称得人。

有旨采辑本朝典故修《经世大典》,命集与赵世延同任总裁。俄世延归,集专领其事,再阅岁,书乃成,凡八百帙。帝以集弘才博识,无施不宜,一时大典册咸出其手。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既不效,则相与摘集文辞,指为讥讪,赖天子察知有自,故不能中伤。

论荐人材,必先器识;评议文章,不折之于至当不止,其诡于经者,文虽善,不与也。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终不为动。光人龚伯璲,以才俊为马祖常所喜,祖常为御史中丞,伯璲游其门,祖常亟称之,欲集为荐引,集不可,曰:“是子虽小有才,然非远器。”祖常犹未以为然。邀集过其家,设宴,酒半,出荐牍求集署,集固拒之。

至正八年,以病卒,年七十有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比还长沙 比:等到。 B.不少暇佚 佚:安逸。

C.文虽善,不与也 与:赞许。 D.虽以此二者忤物速谤 速:加快。

5、对文中两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B.圣经深远/非一人之见/可尽试艺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则求贤之心狭/而差自此始矣/

C.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D.集每承诏/有所述作/必以帝王之道治忽之/故从容讽切/冀有感悟承顾/问及古今政治得失/尤委曲尽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虞集天资聪颖,记忆超群,三岁时他随家人避短岭外,母亲杨氏口授文章给他,他很快就能记诵,返回长沙后得到刻本,终于得以遍读经书,通晓大义。

B.虞集重视师道,捍卫礼义,他在任儒学教授时,自觉充实知识;任国子助教时,诲人不倦;刘生在祭祀上有失礼行为,他坚持主张将其开除。

C.虞集鸿才博识,深受重用。因赵世延归家,虞集专领修撰《经世大典》之事,完成该书;皇上认为虞集经手之事无所不宜,当时的大典册立之文都出自其手。

D.虞集评人论文,坚持原则。他评论人才注重器量识见,评议文章重视经义,即使因此触怒他人也不改变;马祖常力荐龚伯璲,虞集却认为他不能担当大事,拒绝签署推荐书。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诸生伺其退,每挟策趋门下卒业,他馆生多相率诣集请益。

(2)时世家子孙以才名进用者众,患其知遇日隆,每思有以间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③。

注:①嘉佑六年(1061年),作者赴任陕西路过渑池。其弟苏辙送至郑州,然后返回京城开封。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作者遂作此和诗。②据苏辙所注,兄弟二人昔日一同应举,过渑池县寺舍,曾在老僧奉闲的僧房壁上题诗。③苏轼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

8.诗歌最后两句回忆往昔路过渑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9.宋诗富于理趣,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是怎样说理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泰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 , ?”

11.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

?”

1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 ?”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了战争悲壮、残酷的气氛。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号右边的方框涂黑。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题库
篇四:和子由渑池怀旧意思

南开大学《大学语文》题库

现代文

鲁迅

1.

2.

3.

4.

5.

6.

7.

8. 下列作家,对魏晋文章情有独钟的是鲁迅 鲁迅的《复仇》选自哪部作品集《野草》 鲁迅的《野草》属于散文诗集 从《复仇》可见鲁迅一种特殊的心态,这种心态是捣乱心态 《复仇》里一对裸身男女象征的是启蒙者 《复仇》运用的文学手法主要是象征主义 从《复仇》可见鲁迅的一个大苦闷是启蒙者启大众之“蒙”,大众不仅愚昧冷漠,而且反相迫害启蒙者 《复仇》中“无血的大戮”是指裸身男女毫无动作,以致路人因无戏可看而“干枯到失了

生趣”

9. 自群众观言之,《复仇》所表达的思想,与哪位作家的思想近似尼采

10. 如从启蒙者与大众之关系的角度看《复仇》,则鲁迅对于启蒙主义的看法是启蒙主义遭遇

了悲剧性的尴尬

周作人

1.

2.

3.

4.

5.

6. 周作人的散文发扬了中国文学(言志)论文传统。 周作人曾赴哪个国家留学并深受该国文学的影响?日本 周作人的文学观是(人的文学) 周作人倡导“人的文学”的理论依据是(人道主义) (《孤儿记》)是周作人的翻译作品。 《我学国文的经验》最初发表于(《孔德月刊》)

张爱玲

1.

2.

3.

4.

5.

6.

7.

8.

张爱玲的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发表于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01193.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