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江南可采莲语音

语文教案 时间:2020-01-21

【www.myl5520.com--语文教案】

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指导
篇一:江南可采莲语音

奏响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歌曲

----阅读教学中关于朗读的研究

【摘要】

当代教育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那么,阅读教学中的朗读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朗读的层次性和步骤性的研究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滋有味地朗读将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

【关键词】

新课标 朗读层次 指导方法

语文是一首诗,朗读是一首歌。语文教学是否充满诗意,朗读是一扇窗口,是一个显示器,是一面镜子。

新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有所感悟,培养语感,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 可见朗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因此,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作为课程改革的践行者——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

加强操作层面的贴心指导,把读贯穿整个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饶有趣味、有滋有味地朗读,加强朗读的实效性。

一、研讨指导朗读的层次性,步骤性

1、初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这一层次的朗读中,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感知教材整体把握。使学生明确做到“五个不”(不错字、不漏字、不舔字、不颠倒词句、不读破句子);“三个要”(要读准、要读通、要读顺)的要求,达到读准音、读通句、读顺文的目的。

2、再读课文,浅谈感受,感知性地朗读

学生再读课文,在具体的文字中初步感受本文的意境和思想,从而很好地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这种朗读往往是自主朗读,尽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获得朴素的个人感受,从而将长长的文章读薄读成几句话或几个镜头。

3、回归文本,品词析句,理解朗读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的重点段落,引领学生抓关键词语和句子,反复剖析,反复体会,领会文章的内涵,读出语气和感情。在这一层次的朗读中,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世界之间不断接近,不断碰撞,文本逐渐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天地。

4、深入文本,咬文嚼字,品味朗读江南可采莲语音。

在学生自由抓关键词语理解朗读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重点处深挖词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情感,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的内在品质,这样,学生

对文章的理解就会随之加深。只有在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同作者产生共鸣,有了独特深入的感受,再以个性朗读表现出来,才能做到真正的品味性朗读。

5、欣赏性地美读,读出意境,读出味道

由读得正确到读得流利再到读得有感情,这就是融入文本,读出感情的深层训练,是朗读的最高境界。学生的朗读水平逐渐提升,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拓展,学生的情感更加丰富。这时引导学生进行欣赏性的美读就会水到渠成。把课文内在的感情读出来,把课文的“味道”品出来,真正达到使听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美读”的境界。

二、如何指导学生有滋有味地朗读

1、在引读中声情并茂地朗读

引读能够起到示范引路的作用,老师用自己的情感与语言渲染带路,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时就会以声解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引读,作为有效朗读的教学形式之一,极具鼓动性和感染性,引读能够渲染烘托课堂气氛,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核,但必须找准引读的切入口。老师采用引读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例如,在执教《孔子游春》第二自然段时,老师进行引读:大自然„„广袤的大地„„茂密的森林„„温暖的太阳„„和煦的清风„„,这样做,可以把学生的情感带到美丽的泗水河畔,而且有助于学生背诵本自然段。

2、在咬文嚼字中理解性地朗读

语文是唯一以言语方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句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形式,词和句组成了一篇篇的课文,因此,抓好词句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特征。语文课要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入情,抓住那些能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细细品味,咬文嚼字,悟出美妙之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品词析句,使学生在语言文字上得到欣赏,认识事物上得到启迪,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只有通过品词品句体悟了词语内涵,才能更好地读出句子的意境和情味;当学生由衷地动情品读时,又能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感悟词句的意蕴和运用的精妙。这样,学生才能有滋有味地读。执教《爱如茉莉》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来细细体味,从而感受文章情感。例如:通过体会“虚弱”、“直奔”、“蹑手蹑脚”、“布满血丝”等词语来感受父母之间的爱正如茉莉般,看似平淡无奇,却散发着缕缕幽香。

3、音乐配读,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音乐能使人在浓郁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领悟。针对小学语文不同类型的课文,我常常选择与课文内容的感情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伴读,使学生的情感引起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执教《拉萨的天空》这篇课文时,我问学生:“拉萨的天空美吗?”“美啊。” “美在哪儿呢?” 学生开始在下面议论起来。“可我从你们的朗读中感觉不到那种美呢?”为了让学生能充分认识拉萨天空的美,我指导学生重新看课文插图,在图上找到拉萨天空的美,另外,我尝试从网上下载了一段描写西藏拉萨风光的音乐,要求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听文本录音,在空旷幽灵的音乐中找感觉,学生说:

“我感受到拉萨天空的美了。”我趁热打铁,要求学生随着音乐自己大声朗读、集体朗读,读完后学生感叹道:“拉萨的天空真美啊!我们不但感受到了天空的美,还感受到了西藏拉萨的美。”

4、在丰富的想象中,学生补白升华朗读

教学中多年的尝试使我发现,要想进行有效的朗读训练,就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更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中。执教《大江保卫战》第四自然段时,“黄晓文随即从身上扯下一绺(liǔ) 布条,三下两下把脚捆了个结实,二话没说,转身扛起地上的麻包,又爬上了大堤 „„ ”反复思考省略号的用意,我设计了这个环节:请同学们想象黄晓文拔出铁定后,坚持肩上扛着沉重的麻包,在稀泥中艰难穿行的情节?让学生充分想象,从而让学生能深刻体会黄晓文这个铮铮铁汉的英雄形象,使得感情得以升华,再来深层朗读,欣赏性的美读,读出语境。

5、还原生活,转换角色朗读

如在朗读《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学生们在幼儿时期家长就教会他们背诵了。但诗意是什么?学生一知半解。我就引导学生先读课文,了解诗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天上月圆,人间团聚,而诗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头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这是一种思乡情。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李白,身处他的环境,想一想他的内心世界,然后再让学生朗读这首古诗,这样一来,学生便能读出李白的思乡情感了。

江南 评课
篇二:江南可采莲语音

《江南》是一首汉乐府歌辞,是一首极为优秀的小诗,这首诗简单易读,琅琅上口。全诗七行两句,描写了江南的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景色秀美,鱼儿自由观快地在莲叶、荷花掩映的碧水中追逐嬉戏。表达出诗人快乐的心境和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这节课中李老师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思想感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比学会知识本身重要得多,对一年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平时的课堂中李老师肯定特别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习惯,所以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课堂常规照样能做到有动有静收放自如,这绝非一日之功,一年级学生好玩好动,难以保持注意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李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特别注意动静结合,“我们的舞台——赞江南”活动就是孩子们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选取自己喜欢的角色,表演诗歌。如果只是一味地反复读,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们身心的发展,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一提到表演学生们更是兴趣盎然,表现了极高的兴致,为了让孩子们尽快进入到角色中,李老师用心良苦给每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精美的头饰,配上动作,结合诗文中具体可感知的意像,进而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转变师生角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李老师创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每一位学生,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生字环节,老师充分发挥了“小老师”的作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形成人人正当“小老师”的局面,老师则退居幕后,让学生体验收获知识的快乐。

全诗虽然只有两句话,教学第一句时,先出示图,让学生知道这儿的莲蓬特别多,从而引出“江南可采莲”,而“莲叶何田田“是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学生不理解“何田田”,所以李老师借助图片让学生说说“这满池塘的莲叶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从荷叶的颜色和形状两方面来说说自己所看到的,这样孩子们就有点明白了,接着通过指名读,学生入情入境的表情,稚纯的语音,“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这就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

整个教学过程突破了习惯性的思维,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关注的不仅仅是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还让我们看到孩子的本真本我、孩子的心灵成长,我觉得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是有生命力的语文,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
篇三:江南可采莲语音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MP3,小学要求要全部背诵的。配有好听的民乐,诵读语音清晰,音质好。共78.8M。内容如下:

江南(江南可采莲)

长歌行(青青园中葵)

敕勒歌(敕勒川)

咏鹅(鹅鹅鹅)

风(解落三秋叶)

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

春晓(春眠不觉晓)

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

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

鹿柴(空山不见人)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汜轻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

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

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绝句(迟日江山丽)

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

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游子吟(慈母手中线)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街小雨润如酥)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塞下曲(月黑雁飞高)

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

池上(小娃撑小艇)

忆江南(江南好)

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

悯农(锄禾日当午)

悯农(春种一粒粟)

江雪(千山鸟飞绝)

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

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江南可采莲语音。

蜂(不论平地与山尖)

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

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 惠崇春江晓景(竹外桃花三两枝)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

江南可采莲语音。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 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 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 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

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

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

乡村四月(绿遍山原白满川)

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

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

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

所见(牧童骑黄牛)

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小学江南教案
篇四:江南可采莲语音

《江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江”“南”“采”等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

个生字。

2.掌握竖钩、竖折两种笔画,掌握“氵”“ 十”“艹”3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江南可采莲语音。

[教学课时]2课时

(配乐),小朋友们,请大家把眼睛闭上,

这时你划着一叶小舟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荷塘中,

荷叶长得密密层层,碧绿碧绿的,像一把把碧绿的大伞。

荷花也开了,有粉白的,有粉红的,就像一个个美丽的少女。

呦,还有那饱满的莲蓬多诱人呀,采莲姑娘们也划着小船来采摘莲蓬

了,

她们说着、笑着,欢笑声飘荡在荷塘上。小鱼也来赶热闹了,

它们在荷叶间游来游去,玩得多高兴啊!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3课《江南》

2.复习:

我们已经在早读课上学习了生字老师要检测你们学习的成果;莲叶和

鱼儿下面藏着秘密,谁敢来探秘?

复习生字,齐读词语。

同学们十月的江南处处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1.江南可是个采莲的好地方!

引读:江南——

2.看,现在我们就来到了一个池塘的旁边。(指黑板画)清清的池塘

里,莲花开了,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想婷婷玉立的少女?莲叶长得怎

样的?谁能说说看。

3.你要怎么形容这么多的莲叶?诗人也觉得莲叶好多啊,他在诗中

就写了一句,表现莲叶的多,你能找到吗?请大声读出来!

4.是呀,江南可真是个采莲的好地方,它的莲叶如此之多,不止一

片水田,而是两片、三片„„连绵不断地伸向远方,这就是莲叶——

何田田!

5.指导朗读:谁再来赞叹一下莲叶!何其多,怎么这么多

正是因为江南可采莲,吸引无数采莲人来到这里,她们乘舟穿梭在莲

叶间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鱼儿也被她们感染了也一起快乐起来!听他们在干什么?播放音乐

引读:小鱼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

一会儿游到( ),一会儿游到( ),好

像再跟莲叶( )。

3.让我们也来做一条快乐的小鱼吧!

4.指导朗读:

做小鱼的感觉怎样?你最喜欢到哪边玩耍,就读那句

用高兴的心情来读读这几句!要让人听出小鱼游动时的各种姿态,比

如你想像鱼游得快时,就读快些,想像鱼在自在地游,就读轻松点。

江南那么美,鱼儿那么快乐,同学们那么 让我们快乐的背诵

六、指导写字。

1.接下来,让我们写一个字,其实,字写好了,也是一幅漂亮的画。

出示“鱼”:

师边范写“鱼”边述:这是鱼头,“田”是鱼身,鱼尾巴在水里就是

“—”。

生练写两遍。

2.自己观察“可”、“西”二字,说说注意点,集体书空笔顺。

3.练写生字。

教学反思:《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明,形象逼真,展现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景、有情、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琅琅上口,便于在诵读中陶冶儿童美的情操。由于在开学初就让孩子们背诵了这首古诗,所以读准字音的时间就可以省去不少。不忍放弃这美轮美奂的《江南》,所以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调整为诵读。课后反思整堂课,有三处较为出彩的设计,对学生诵读、理解古诗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一、美景美乐,入情入境。

“同学们,能背过《江南》吗?”“能——”

“那你们想看看《江南》吗?”“想——”

伴着优美的古典乐曲,一叶小舟驶入眼帘,秀美少女浅笑盈盈,乘舟徐徐穿过满池无边翠绿的莲叶,仔细采撷半睡的粉莲„„教室里静悄悄的,孩子们似乎被这美景惊呆了。抓住这个时机,我播放了配乐的范读,短短几句小诗读得抑扬顿挫、韵味十足,有的孩子禁不住小声地跟着诵读起来。整个课堂似乎顷刻间移到了莲池边。

二、巧妙讲解,渗透诗意。

创设了这样的情景后,将画面转换为第一句诗的景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句诗中的“何田田”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没有单独讲解字词的意思,而是将其融入对整句诗的描述之中。“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湖的莲叶,你想说些什么?”“莲叶真多呀!”“莲叶真美呀!”“莲叶又大又绿!”“满湖的莲叶又大又绿,

绿油油的,像一把把大伞,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在学生交流后,引导朗读:“小朋友们说得真美啊!老师好像也划着小船,到了湖面上。我们一起来把第一句读一读,看看能不能把莲叶的大,莲叶的绿,莲叶的美读出来。”鼓励学生站起来,配上动作读。学生入情入境的神情,陶醉的眼神,稚纯的语音,舒缓的动作告诉我,“何田田”一词在学生的脑海中已形象可感,他们已经悟出了文字间蕴含的美。

三、品读美文,拓展深化。

最后一个环节,我引入了另外一首写莲的诗篇:(唐)王昌龄《采莲曲》,同样配画配乐让学生欣赏。可能他们对具体词句的理解并不准确、深刻,可是从孩子们饶有兴味的诵读中,看得出江南、莲池、古诗已经深深地吸引了他们。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已经实现。 当然课堂中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一、我将本课的目标和重点定为诵读古诗,所以对识字的处理就比较简单,没有对生字做具体分析。如果将分析、识记生字和书写生字全部放到下一课时进行,那么教学任务就比较紧,应在第一课时进行部分生字的识记。

二、将理解难点“何田田”放入整句诗的叙述之中,有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课后问“莲叶何田田”是什么意思,个别孩子不能说出“莲叶很多很绿。”这说明课堂上的处理还不够,需在第二课时进行强化。

三、整堂课以诵读为主,识字处理简单,写字也没有设计到。若在出示课题时,进行“江”“南”二字的识记和写字教学,既可以分散重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jiaoanxiazai/10080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