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3篇

自荐书 时间:2002-11-12

【www.myl5520.com--自荐书】

  复习《中国近代史纲要》时,总结的读书笔记,菩提文摘网www.ptsmy.com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串讲笔记(完整版)珍藏版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单选](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矛盾。[多选](2)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多选、简答](3)清朝中叶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 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 ②经济上,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 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 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单选](1)鸦片战争前,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通过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单选](2)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实行殖民扩张。二、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多选、简答、论述]1.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1)从1840年起,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发动一系列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主要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主要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2)政治控制主要表现为:控制中国内政,操纵中国外交,享有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以及勾结清政府、镇压人民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经济掠夺主要表现为: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输出资本,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文化渗透主要表现为: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和侵略,鼓吹侵略有功和“种族优劣论”,为侵略战争制造舆论。 2.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单选](1)从1840年鸦片战争及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开始,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及之后《辛丑条约》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基本形成。[简答](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①资本-帝国主义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 ③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④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但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⑤近代中国各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⑥人民毫无政治权利和生活的极端贫困化。[单选、多选](3)社会阶级关系发生新的变动,除了原有的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外,出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新兴阶级。 3.两对主要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1)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多选]①两对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多选、简答]②两对主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当外国列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为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了汉奸、卖国贼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共同对敌,阶级矛盾降到次要地位,而民族矛盾上升到主要地位;当外国侵略者同中国封建政权相勾结,共同镇压中国革命,尤其是封建地主阶级对人民的压迫特别残酷时,中国人民往往用战争的形式反对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战争发展到直接威胁帝国主义在华利益以及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时,外国列强往往直接出兵,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反动派,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2)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多选]①中华民族面对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两大历史任务。[多选、简答]②两大历史任务的区别与联系区别:主体、内容不同。前者要求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要求解决生产力问题。联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最终目的是使中国走向现代化,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三、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单选、多选、简答](1)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起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太平天国抗击外国侵略军的斗争;香港、台湾地区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义和团的反侵略斗争。[单选、多选、简答](2)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西炮台以身殉国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提督史荣椿、乐善(蒙古族)战死。中法战争期间,刘铭传多次击退法军,冯子材率领清军和当地民众取得镇南关大捷。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左宝贵战死平壤,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经远舰管带林永升在黄海战斗中英勇牺牲,北洋舰队统帅丁汝昌、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在威海卫战斗中为国捐躯。 2.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单选](1)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列强争夺殖民地狂潮。19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使中国陷入“边疆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达到高潮。[多选、简答](2)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根本原因) 3.反侵略斗争的失败和民族意识的觉醒[多选、简答](1)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 ①社会制度的腐败。 ②经济技术的落后。 ③经济技术的落后是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社会制度的腐败。[简答](2)民族意识的觉醒 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②救亡图存与振兴中华。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 ③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单选](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封建专制政权和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单选、简答](2)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发展历程 ①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太平天国首都。 ②达到全盛时期。到1856年上半年,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③由胜转衰,再到失败。1856年,发生天京事变,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简答](3)《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①主要内容: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规定了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天朝田亩制度》涵盖了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多方面问题。 ②意义:它是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这个纲领,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简答、论述](4)《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①主要内容: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即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②评价:具有两面性。它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是,通篇未涉及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这一致命的弱点,决定了这个方案从一开始就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多选、简答]2.太平天国战争的失败原因和教训(1)历史地位: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把旧式农民战争推向最高峰。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2)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野心的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的认识。(3)教训:太平天国起义的发生和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力量,但它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自救”活动的兴衰 1.洋务运动的兴起[单选、多选](1)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坤一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多选、简答](2)洋务新政的兴办,一是兴办近代企业(包括军用工业和民用工业),二是建立新式海军,三是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2.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失败原因[多选、简答](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 ③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 ④引起了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多选、简答](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①具有封建性。 ②对西方列强的依赖性。 ③管理上的腐朽性。三、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 1.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多选、简答](1)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为主要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形成及其活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经验,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多选、简答](2)维新派同守旧派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废八股等问题展开了论战。这场论战的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单选](3)在维新派的推动和策划下,光绪皇帝颁布变法上谕,变法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史称“百日维新”。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守旧派发动政变,囚禁光绪皇帝,逮捕、杀害维新派人士,史称“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 2.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失败的原因及教训[多选、简答、论述](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①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 ②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③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④它改革了社会风气。[多选、简答、论述](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政变。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脱离人民大众。这些都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所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图通过封建统治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根本行不通。第三章辛亥革命 一、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多选、简答、论述]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20世纪初,中国民族危机的加深,社会矛盾的激化。(2)清末“新政”的破产(主要内容: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改革兵制,训练新军;改革学制,提倡新学;奖励工商,兴办实业)。(3)清政府的预备立宪,“皇族内阁”的成立。(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 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单选、多选](1)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级基础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单选、多选](2)兴中会的成立。1905年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立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资产阶级革命派以著书立说作为宣传与组织工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 3.三民主义学说[多选、简答]三民主义学说包括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①民族主义内容: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民权主义内容:“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内容:“平均地权”。[多选、简答、论述]4.资产阶级同改良派的辩论(1)围绕三民主义(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进行社会革命)进行论战。(2)意义: ①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②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3)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①革命派未能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不仅不敢旗帜鲜明地提出反帝口号,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②革命派停留在对民主制度的形式理解上,缺乏对民主建政的深入认识,其方案也不十分具体和具有可操作性。 ③革命派未能把土地制度改革和反对封建主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真正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二、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 1.封建帝制的覆灭和中华民国的建立(1)各地武装起义和保路风潮。[单选]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起义,史称黄花岗起义。[单选]②保路风潮以四川最为激烈。这是一场事关民族权益和个人利益的运动。[单选、简答](2)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随着革命形势的成熟,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决定在武昌举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武昌起义引来了全国响应,掀起了辛亥革命的高潮。爆发了各种各样的武装起义和群众自发斗争,清政府的统治土崩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在中国延续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终于覆灭。(3)中华民国的建立。[单选]①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南京临时政府的各项政策措施集中体现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愿望。“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简答]②《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内阁辅佐临时大总统作为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设法院,行使司法权;设参议院为立法机关,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的权利;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单选]③《临时约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多选、简答、论述]2.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它推翻了清王朝,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中华民国;(3)开启了思想进步和民族觉醒的大门;(4)促使社会风气的新变化;(5)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多选、简答、论述]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1)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的软弱性。表现为: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③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2)它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最后胜利。 4.北洋军阀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多选、简答、论述](1)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①在政治上,北洋政府实行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一方面,大力扩充军队,建立特务、警察系统,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各种政治权利,任意逮捕、杀害革命党人和无辜民众。另一方面,毁弃辛亥革命过程中孙中山苦心缔造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②在经济上,北洋政府竭力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利益。 ③在文化思想方面,北洋政府尊孔复古。[多选、简答、论述](2)资产阶级革命派对革命果实的捍卫 ①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 ②组织中华革命党,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 ③发动护国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 ④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反对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⑤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一、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单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主宰世界的局面从此结束;战争引发了一系列革命,国际关系出现新的格局,帝国主义国家间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共产国际的建立,使中国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简答](1)早期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 ①早期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②民主主要是指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倡导造就法国式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还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造就自主、自由的人。 ③科学主要指自然科学,提倡以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单选](2)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简答、论述](3)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它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同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沉重打击了封建专制主义。 ②它大力宣传了民主和科学,启发了人们的理智和民主主义觉悟,将人们从封建专制所造成的蒙昧中解放出来,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③它为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准备,为以五四运动为开端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了思想文化上的条件。[简答、论述](4)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①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 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地位,但是又脱离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没有把运动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仅仅依靠少数人的呐喊,其目标就难以实现。 ③他们中不少人在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主义偏向。[单选](5)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俄国十月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李大钊最先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 3.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多选、简答](1)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 ①时代条件:它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所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②阶级基础: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中国的工人阶级这一新的社会力量得以成长。 ③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基础和骨干力量。[单选](2)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是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五四运动以六三大逮捕为界限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后期中心在上海,主力是工人。[多选、简答、论述](3)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和历史意义 ①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是一场真正的群众性的革命运动; 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④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二、马克思主义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多选、简答](1)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 ①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领袖,其代表是李大钊、陈独秀。 ②五四运动中的左翼骨干,其代表是毛泽东、杨匏安、蔡和森、周恩来等。 ③一部分原中国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时期的活动家,以董必武、吴玉章、林伯渠等为代表。[多选](2)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主要表现为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和出版,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社团的涌现,大量进步刊物的创办。[简答](3)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特点 ①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 ②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 ③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同劳动群众相结合的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及历史特点[单选、多选](1)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及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开展的工作: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去开展宣传和组织工作,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多选、简答](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①1921年7月召开于上海。 ②主要内容: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规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和领导人。[多选、简答、论述](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特点和时代意义 ①历史意义:以俄国布尔什维克为榜样,按照列宁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划清了界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工人运动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社会改良主义的基础。 ②时代意义:标志着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革命从此有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思想;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前途。 3.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的制定和工农运动的发动[多选、简答、论述](1)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内容及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二大通过对近代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民主主义革命,革命的基本动力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②中共二大通过的宣言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当前阶段也就是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其主要内容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中共二大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多选、简答](2)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①工人运动方面: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专门机关。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举行大罢工。1922年9月,安源路矿工人举行大罢工。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87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 ②农民运动方面:积极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反抗地主压迫与剥削的斗争。彭湃在广东省海丰县成立海丰县总农会,会员达10万人。毛泽东在湖南开展农民运动,参加农会的会员达10万余人。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简答、论述]1.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国民革命的兴起中共西湖特别会议和中共三大的召开。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共同纲领;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国民革命由此兴起。工农群众运动的恢复和发展,黄埔军校的创办,冯玉祥的北京政变及孙中山的北上。中共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以及工农联盟问题。五卅运动开始的全国范围大革命风暴,省港工人大罢工。 2.北伐先遣队进入湖南,揭开北伐战争序幕[多选](1)北伐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单选、多选](2)全国范围反帝斗争和工人运动的普遍高涨: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上海工人武装起义,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民运动。北伐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取得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是汉口、九江人民收回英租界。[多选、简答](3)北伐战争胜利推进的原因 ①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特别是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北伐胜利的重要原因。 ②北伐军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③北伐战争得到苏联政府的多方面援助,特别是派出的军事顾问帮助北伐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战略战术。 3.共国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单选](1)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蒋介石成为新右派的代表,发动反共政变。中共五大没有担负起挽救革命的任务。汪精卫的反共政变。国民革命最终失败。[多选、简答、论述](2)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客观上一是敌我力量悬殊,二是蒋介石、汪精卫的叛变; ②主观上是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多选、简答、论述](3)国民革命的历史意义 ①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势力; ②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2

  全书为蒋廷黻于民国27年在汉口写成,作者将其作为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初步简略报告,时间跨度为1840鸦片战争到作者所处年代,从中国同外界的关系及中国内部发展两个方面来展开这段历史,分为四个章节,一为剿夷与抚夷(1840年前后到1860年),二为洪秀全与曾国藩(1850年到1864年),三为自强与失败(1864年到1896年),四为瓜分及民族复兴(1896年到作者所处年代)。下面是对每个章节内容做一些简要梳理及一些问题:

  第一章,作者以清王朝内剿夷派与抚夷派在国内势力转换对比为主线,展开自1840年前后至1860年中国与外国(主要是与英国)关系。英国自工业革命发生以来资本扩张的需要导致其对中国商埠的需求日益迫切,而中国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经济模式尚处于中古阶段——小农经济自己自足,与小农经济结伴而行的帝制也运行了两千多年,同时中国在整个欧亚大陆上地理位置的孤立性使得在航海业发达起来以前与其他发达文明的交流机会过少,因而其内生出来的文化形式也能稳定传承,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条件使得中国不可能接受英国开放通商口岸,平等外交等条件,中英战争发生。

  紧接着战争的则为《南京条约》、《中英条约》、《虎门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因战略、战术、军事均不如人,同时上层统治阶级无知,士大夫空言论战,民众愚昧,在这样一个大的烂摊子下,失败必然。然剿夷与抚夷的观念在1860年前仍然留在在朝在野人头脑中,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自古以来的大国心态以及不重器使得对外人战胜抱有蔑视及侥幸心态,同时技术方面的不发达又使得统治集团与人民大众蔑视外夷的观点强化:在交通、通信还不发达的时候,因战争发生地集中在沿海,参与人数不多,且直接参与者对于上层又不如实报告战况,使得一般大众与上层并未意识到自身军事上的缺陷,如此连军事上的改革都迟迟不能进行。

  再看各条约的签订,无非为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中国当时法律观念的缺失,主要体现为治外法权以及协定关税的无知导致条约匆忙签订,中国自此丧失了其对于领土与关税的自主性,完整性更是不必说。

  这一章主要考虑的问题有这样几个:

  1.鸦片战争发生的必然性?——中国传统文化,小农经济与帝制的关系。

  毫无疑问,18世纪英国的海外扩张能力加强,取葡萄牙而代之在于英国以一个资本主义的姿态而非帝国主义的姿态进行扩张,初期是考虑和平打开中国通商口岸的,最后以战争形势发动在于看穿了中国由上至下的无知绝非能够轻易破开的,而资本扩张又越来越急切。蒋氏对于中国的一系列措施重点归因于士大夫文化,“中国是有深刻的家族观念和家乡观念,而西洋人是热烈的爱国心与深刻的民族观念…中国最大的问题即为能否近代化,利用科学与机械,废除家乡和家族观念”,先且不说对于西洋文化的论述是否正确,就中国文化的问题,蒋也没有论证根源在何处,文化涉及的面太广,仅就家族观念来说,则是源自儒家文化的控制,同时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导致人与人之间流动性性差,交流限于家族这个单位。而儒家文化之所以牢牢统治中国2000多年,则在于其为帝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虽然各个不同国家文化不一,但是每一个政体都是有其独特的文化作为支撑才可平稳发展的。文化、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儒家文化、帝国统治、小农经济构建了中国自秦以后2000多年的社会。由于文化的延续性以及涉及范围的广泛性、深入性,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而政体与经济形势的改变相对来说就简单一些,平稳改变不行用强力来实施也能取得一定效果。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以权斗裂变,宗教因素、人权危机、环境危机等方式来改变中国的政体都不可能。英国目的为资本扩张,并不关心中国是怎样的政体,它想破的无非是中国的经济体制,初期也只集中在沿海地区,但遭遇到中国文化的顽固抵抗,现有的政体与经济体制又是中国文化的根本支撑,以英国工业革命所积攒的军事以及经济力量,破中国经济是大势所趋,以什么样的形式破就在于中国当政者以什么姿态对待,彼时的专制政治从内部破是没有可能的,人民又不存在革命的动机,固战争是唯一能够改变中英沿海贸易规则的方法。而英国对中方又无入侵的需要,固战争虽发生,但中国的政权还是没有撼动,所以中国整体的经济体制与文化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这也注定了沿海地区的贸易虽有了条款,但是不稳定,以后发生的多次战争一部分原因也在于此。

  2、文化的作用?

  文化在与关乎生死这样的利益相博弈时,显得不堪一击,但文化在决定一个民族的生存状态时所起的作用却是巨大的。上个问题已讲到蒋氏将中国近代史上的失败归于文化上颇多,这也促成了他对于中国应该行开明专制的政治观念,就谈及民心时,他就说到“民心固不可失,可是一般人民懂什么国际关系,主政者应该负责指导舆论,如不指导或者指导不生效,这就是政治家的失败。”基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理解他的观点,但他没有看到中国守旧的文化,文化中所谓家族意识、君臣父子夫妻意识、以及对外的自满心态不过是因为专制政治太长了的缘故。蒋廷黻猛烈抨击士大夫文化,其实蒋个人也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例如他作为文人学而优则仕的抱负,文人的理想主义、傲慢,在蒋介石政府为官时的与实际相脱离等等都能够表现出来。

  第二章,题为洪秀全与曾国藩,时间跨度上为太平天国由起而败(1950~1964),作者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时,观点如下:有宗教革命,种族革命,但无社会革命。宗教革命盖过了种族革命,断送了支持种族革命的人民支持,而新宗教又不符合时人口味,均田主义有名无实,终招致失败。概括说来,就是旗帜立得不好,再加之内部无政治人才,军事人才。至于太平天国所起到的作用,作者并未提及。

  再讲曾国藩,蒋氏将曾的定义为“实践主义的理学家”,对其非常赞赏。曾最大的贡献在于创办了湘军,影响直至淮军、北洋军阀,而太平天国运动是湘军创办起因,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贡献所在,使军权落入地方,对以后清政府的灭亡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曾所持的改革态度是“革新守旧同时进行”,西洋文化中国文化均部分接收,曾对儒家传统道德忠君、宗族、礼教的强调是他成功创办湘军、至于鼎盛时解散湘军的根源,当然这属于作者的解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考虑到当时的社会形势,解散湘军不得不做,曾在这时只能持中庸态度。对于人物的评价以个人的价值倾向而定,深究无多大意义。蒋廷黼欣赏曾的文人干政,做实事,蒋介石欣赏曾的道德高度,儒家也是蒋介石一生的信奉,直至现在台湾对于儒家教育的看重也是要追溯到蒋介石的。

  总的来说,太平天国16年的时间使清政府军事政治问题都更加严重,再加之这段时期的英法外患,自强运动开始拉开序幕。

  关于这一章的主要问题:

  平均地权的延伸。

  洪秀全的平均地权之所以实行不下去一则由于其本人实际并无此打算,二则所占南京一片小地,根本不够分。历史上王莽新政讲的也是土地国有,其失败则在于所行政策不符合当时政治与社会环境,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如通信、交通,命令从上到下无法实行。再看毛时代的平均地权,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不是像王莽时代的那种指令由上而下传达,而是有充分的群众基础,可以充分控制土地,少了技术上的限制。 每一个开国之君都会做一些事来笼络人民,降低赋税、兴修水利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像斗地主、夺豪绅之事若政府没有足够的权力控制是不会轻易做的, 王莽就是失败典型,毛是成功典型,一般统治者都是要借乡间士绅力量的,士绅也必有强大的官僚后台,这是中国历史的常态,以此来保证稳定。

  平均地权是否一定是好的?中国每个朝代除去一些根本性变化不说,都是在经历一个死循环,开国之君有能力、经过战争人口减少,社会开始繁荣,人民个人平均所得土地数量增加;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相应的土地收入增加,国库丰盈;与此同时,统治者更换,其子孙生于帝王之家,一般规律渐趋于昏庸,而由于皇帝又承担了过多义务,边防、经济、公路、运河、水利等等耗费大量财力,宫廷生活又越趋糜烂,加之一部分大臣的贪腐,导致国库空虚;这时只得从农民那里加大赋税,而此时农民已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安宁,人口渐多,个人渐渐承担不了赋税,只能将土地分给大地主,沦为佃农;地主又凭借其与官相勾结的便利,可以交很少税,这样交税重负就落到少部分农民头上;而国库空虚又导致了水利等的建设越来越少,这样又导致了生产力的下降,农民更加交不起赋税,此时再加一点自然灾害,产生大规模饥荒,农民起义就来了,紧接着就又进入下一个循环。这个循环中关注农民变为佃农的这一环节,地主一般以收取固定租金而非分成形式获取利益,因有自然条件以及生产力的限制,佃农的生活相比于农民也好不到哪里去。平均地权的好坏标准即为看农民是否真正从中受益。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农民与佃农均已处于很糟糕的境况,若平均地权真能实行下去,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数量增多,是能够增大其利益的,平均地权当然也存在弊端,当统治阶级想要提倡某个地区或者阶级的利益时无从下手,再加之帝国的权力集于皇帝一身,技术不到位,无法实行下去,平均地权可能会使得利益集中在更小一批掌权者手里,武则天的土地改革就体现了这些弊端。时至今日,平均地权又进一步发展,变为土地私有化与公有化之争,由于并未深入探索这个问题,所以只能留到以后再解。

  第三章,自强以及失败从1864至1896共32年,这一时期最出彩的人物当属李鸿章,1865年起李开始模仿西法,进行大张旗鼓的改革,李对外国的轮船与洋枪感触最深,其初衷是为了军事上的需要,故办轮船制造局、机器制造局,与之配套需要人才,故办海军学校,同文馆,选拔人才出国,而办厂所需资金又促使其开始办招商局,金矿、银矿。这一系列动作牵涉到军事、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但这些控制权实际还握在皇帝的手中,而一大批士大夫、普通民众仍对此表示反感,要实行上述改革说到底还是在于政治制度的变革。李在传统的政治制度、文官制度、审计制度下能做的事也大致如此,很多人对李变法不彻底的苛责,是没有考虑到当时环境的。在对外关系上,李鸿章的政治生命是随着中日战争的结束而结束的,日本与中国争高丽是资本扩张所需,发动战争此时较鸦片战争的不同主要在于对中国形势的认识更进一步,更加有把握打赢。在看战争经过时,可知中方在一开始的时候军事上并非绝对处于弱势,中国海军排世界第四,可见中国那时的军事也不是如我们现在所想到的那样落后,这可能也是这个时期还是有激烈的主战派的原因。不过从李求和态度来看,中国的海军第四又似乎是有名无实的,李个人的贪腐以及慈禧的挥霍是海军无实力的一大原因,虽如此,对外界形势的不了解导致出兵踟蹰也对战争的走势有很大影响(日方争取了时间占领军事要地)。《马关条约》签订,割台湾、赔款、开通商口岸。甲午以前各国对中国的战争是出于资本扩张需要的话,那么甲午以后,日本、俄国则是行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了。

  这一章的主要问题:

  在中俄关于新疆问题的辩论中,左宗堂主战,李鸿章赞成放弃,左此决定以民族情绪使然,何谓民族概念?民族情绪?

  民族先于国家而存在,国家的产生就已经标志着文明时期的到来,而新石器时代的部落就能理解为民族了,例如游牧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化等很多因素均可以作为一个民族的产生条件。若论一个先后之分,则为语言第一步,紧接着是文字,宗教信仰、文化则在后。到了文明时期,国家有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需要一个制度维系,初期字母文字的发明就是为了统治集团与人民大众之间的沟通,而宗教信仰、文化都需要以文字为依托来传播开去,故他们只能排在更后面。

  书中左宗棠、李鸿章之争就在于一个民族情绪之争,中国的民族观念如此深重从何而来?这与上一章的问题又一致了。科举制下儒家无所不包的强制性压抑了创新观念与理学的发展,民族是人民在参与社会生活时唯一的信仰,其影响直至今日还很深远,比如对于西藏问题的处理。现代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以及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下,中国人很容易就抛弃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部分,然而民族观念却是很深重的,这也牵扯到一个信仰问题,中国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搞得很麻烦,对于事情总从正反两部分来分析,就不容易相信存在单向的真善美或者上帝等,信仰的建立也更加困难,如此如果说还有信仰,那就还是传统的民族观念、家族观念。虽说中国的信仰建立很困难,从我个人来说是很强烈地感受到对于一个纯化的概念信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是对整个民族来说,我又怀疑有没有必要一定要追求一个绝对的纯化的信仰:真、善、美、爱或者宗教等,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提供中国意义上的信仰,例如知恩图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之类的并不在西方追求理念世界的逻辑下的信仰,就像曾国藩对于儒家的信奉也使他为人正直、有社会责任感。在看近代史时,很容易就把中国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很低的位置,此前个人一直是从心底就认为西方文化中的从对上帝到对科学的信仰,概念的建立,灵魂三分法等哲学体系毫无疑问比中国文化进步,中国人传统信仰中最后追求的还是现世利益:例如健康、财富等,而缺少对某些东西的敬畏,也即西方文化中的上帝这一类纯善的概念。这些以前所认可的观点近来也开始有了怀疑,因为意识到其实自己是并没有深入探寻过中国文化的,就是那些最显而易见的比如说礼义廉耻之类自己也没看过什么原著,或许从某种角度说,中国传统文化也许已经涵盖了西方先进文化中的追求单一的概念理性而把经验世界的物质生活放在较低的位置的分法,而走向了另一种充分考量了现实情况的中庸,这种中庸对于中国来讲也许远比西方逻辑上的信仰来得有意义。总之,对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应该有更加审慎的态度。

  中国近代史纲要读书笔记3

  第四章 瓜分及民族复兴,这一时期主要是两个人物,康有为与孙中山。关注到康变法所用的方法很有启发,第一步,思想基础:《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其中的“张三世”,借孔子牌位镇服反抗变法的人,但此思想并不是作为一个旗帜,只是企图在使运动有本可依,合乎祖宗传统,不过是对人们思想上的一点冲击。至于到了今日,无需以孔子作为借口了,但无论改革还是变革要成功还是必须合情合理,合乎个人的工具理性、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规则。第二步,革命动作:康革命的动作触及到的利益链条太广,仍以皇帝为傀儡,试图保住满清政权,而废八股、裁汰冗官又必然招致官员抵抗,这是变法失败的客观原因。孙中山与康有为的不同在于第一步他就打出了一个鲜明的旗帜:三民主义,并且自始自终坚持。革命党与立宪党以后的高低较量主要取决于清政府的动作,清政府对改革积极时,立宪党占上风;清政府拳匪之乱,铁路国有,引发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感时,则革命党占了上风,至武昌起义打响第一枪,立宪党人在此过程中也逐步加入革命党。此章由于与作者所处时代太过接近,作者对于袁世凯及军阀割据、北伐的叙述简短至极,全书便以贯彻总理的遗教结束。

  关于本章的几个问题:

  1. 清末变法问题?

  慈禧变法是历史所迫想要真正改革还是仍然为清末统治者握住权力的一个幌子?从中央来看,内阁中有2/3的席位都是满人所揽,总理、民政、军事都由满族人所握,时称“皇族内阁”,这只能理解为假立宪;但从地方资议院来看,当时各地区地方资议院派代表组成“国会同志请愿会”又是在积极推进改革的,变法有了全国各地的基础,又似乎成了必然,这样来看是真立宪。若以在立宪动机上,满人、汉人各怀心思,而全然不在立宪,那么失败就是必然的;若以各地咨议局所做的动作来看,是为真立宪,那么中央上层的动作只是因为存在一个权力的过渡期,上层权力的分配已经不存在排汉的问题了,失败原因就应归于清变法时机已晚。

  2.孙中山革命三阶段:

  孙中山的军政、训政、宪政提得很好,但孙中山在实行军政上用了一个暴力革命的方式,太过激烈,以致后来国民党内部出现了派系之争,黄兴、蒋介石等弃他而去,而陈炯明则实行一种很平稳的方式过渡,先把广东弄好再说。这是一种可取的方式,任何的改革都不能过急,当然过慢也不行,有可能就落得清政府的下场。孙中山提出的“训政”时期,是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目的就是为了积累“宪政”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由小农经济向混合经济、市场经济转化时间越长,物质条件改善,精神条件转化所用时间也越长,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相互磨合趋于稳定的时间差决定了训政时期的长短。在训政上,中国走了后退路,经过强权政治,军阀割据,现在又是做一个训政的事情,对比台湾,大陆市场经济只到1978年才逐步开放,加上农业经济占了大部分,市场经济底子薄,相对于台湾的小面积中国又不好控制,再加上贪污腐败,所以走了这么长的路。但中国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政治体制的变革不可避免

  蒋氏的《中国近代史》历史意义:

  提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科学根基,刷新了几个概念:一是对整个事件的梳理与概括能力,二是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在中国两千年历史中,正史通常都是有分析的,但其分析是基于政治统治阶级的需要,以中国正统观念加以评判,比如某个落败者正是由于不义不孝等才有这样的下场,以期获得一个教育百姓服从这样的伦理道德的效果,历史与经史是相联系的,经史是理论的教导,历史则在于事实的佐证。而蒋的历史之所以获得了如此大的名望,是由于其以一个科学的价值观来分析事情的因果,而非以伦理道德来讲。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gerenjianli/15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