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myl5520.com--演讲稿】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演讲稿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演讲的成功与失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者仁心演讲稿【汇编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医者仁心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大医精诚,医者仁心》。
我们提倡“三好一满意”活动。我认为大医生的诚意包括两个重要部分:质量和医德。
孙思邈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给了我们“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困扰医生几千年的标准答案——“大医真诚”。所谓的大医生以解决众生疾苦为大,但只有有诚意的人才能承担大医的名字。“精”于高超的医术,“诚”于高尚的品德。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医”。比如扁鹊救世济人敢于直言不讳,华佗是广施人道,不分高低,孙思邈是为人民救世的真诚。李时珍品尝了百草书来帮助世界,而叶天仕谦虚好学,树立了医德。假如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人员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优秀医务人员的软实力。2006年,《感动中国》对获奖医生的评价是“一辈子做一件事:对得起病人”,这是高超医术和高尚人格的完美结合。惊天动地、哭鬼神的壮举十分感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每天做的事都配得上病人,同样也是大医精诚的境界。
伟大的医生善于工作,真诚,善于美德。玉碎光华,前人留下了无数的典范。面对灾难,除了我们最可爱的人,还有医务人员,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减轻了受害者的痛苦。当非典、禽流感到处传播时,医务人员护送人们的健康。这种仁慈在这个职业生涯中得到了深刻而生动的体现。
生命的重要性比金钱更重要。我们是捍卫生命的守护神;救死扶伤是我们一生追求的信念。面对我们渴望的目光,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回头;面对神圣的责任,我们是认真的;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只能勇往直前。
现在的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当代科学对某些疾病的局限性和病人的期待之间的矛盾,以及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和病人要求之间的矛盾,把医生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医疗纠纷层出不穷。面对太多的不理解,充满了无奈;有时候,也会因为工作强度太大,不知不觉间变得烦躁和脆弱;有时候,也会因为家人的抱怨和不满,偷偷流下难受的泪水。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是勇往直前,还是明哲保身呢?在我们刚刚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医学生誓言”早以给了我们回答:“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救死扶伤,不辞辛苦,执着追求……”这亦是当代对“大医精诚”的诠释。我们曾庄严宣誓,是对历代医魂宣誓,以自己的灵魂起誓,而我们要做的是履行诺言,要铭记的是“性命相托”的重任。医患关系紧张归结为医疗体制的不完善和医德医风问题,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医德医风建设则成为我们要认真学习、体会的首要工作。生命所托,健康所系,每一个拥有爱心的人都是天使。给生命一些绿色,让生活充满阳光;给健康一些动力,让人生充满幸福。让我们携起手来,用我们的双臂撑起生命的希望;用我们的双手,去履行我们最初的誓言;用我们的真诚,去构筑救死扶伤的和谐殿堂!用心做事,用心与病人沟通,用心为病人服务,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务人员是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就会小很多。
《大医精诚》不仅向所有医务工作者展现了优秀的医者该有的精于医术,诚于患者,细心博爱,心系苍生的崇高品质,也向所有医务工作者传递着时代人们最强的呐喊:渴望获得平等而便捷的医疗。这与圣贤孙思邈一视同仁,兼济天下的思想不谋而合,而去践行这一思想的实践者正是在医学海洋里成长的我们,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先贤对我们所有医学生的号召,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无论我们身份贵贱,只要我们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只要我们铭记至精至诚的信念,只要我们保有同情慈爱苍生的心灵,我们就有义务推动医疗的公平和发展,哪怕只是一点点,我们也可以成为一名大医。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个人认为,仅仅有好医术的医生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只有带着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能为了病人而有所付出的医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看好病人的疾病,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这是你应该做到的;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能看好病人的病,还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我知道在做的各位医生都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更希望我们能达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医者仁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安神定志,无欲求,无需求,要有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一律同等对待,不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治病人。白求恩大夫曾说过一句话:“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却包涵了一个医者最纯洁的心灵。作为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是我们的天职,但爱与奉献更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一切为了患者,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最大化满意,是我们的最高准则。
回首以往,我们将深深铭记探索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奋斗历程;把握现在,我们将“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精神继续发扬;放眼未来,我们将迎难而上。热情周到的对待每一位患者,用自己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一颗仁慈的心赢得患者的信任,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让群众满意!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篇2】医者仁心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参加此次演讲活动,我给大家带来的演讲主题是《从心出发,做最好的医者》。
说起我们的职业,我们常常调侃:我们常常起了一个大早,送自已一个微笑,我们需要披着星星上路,一路把你寻找。我们拥有一双明眸,让病魔无处可躲,我们拥有一双巧手,让点滴尽职尽责。
我是XXX,20xx入院至今,现在是医院骨科的护士。骨科作为一个经常与榔头、钉子打交道的科室,我们其实更应该具备“四心”,即细心、耐心、温心、责任心,将优质服务理念贯穿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展开各项工作,确实为我们医院赢得了较好口碑。提升护理服务的品质需要从心开始,我从以下几点来理解。
细心,是服务的大管家。细心需要我们担当大管家角色,关注病患的变化表现,给以最佳服务;注意操作流程的规范,给病患最安全的服务。还记得那次冬天,病房里工作一如平常。突然间一名陪护家属倒地抽搐,正在输液的护士第一时间发现,迅速通知值班医生抢救将该家属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也就是当值护士的细心观察,警觉周边所有的病患基本情况,假如没能及时发现,后果确实无法想象。
耐心,是服务的优质脾气。耐心则需要我们拥有绝对的好脾气,对待病患要不厌其烦、有问必答,能够等待,直到服务完成。还记得上次一个做完骨折复位术的4岁小孩,突发高烧需要输液,情况紧急,孩子始终挣扎苦恼,经过将近半小时的劝导,小孩才愿意接受我们的治疗。当孩子输液完毕,成功退烧之后,孩子的父母对我们工作耐心的态度表示了极大的认可。
温心,是服务的亲善大使。温心则需要我们用善意的微笑,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一个病患。给唇干舌燥的病患送上一杯温开水,补充体液丢失;给因疲劳熟睡的病患轻轻盖上一块毛毯,防止感冒侵扰;给在冬天输液的病患递上一个暖手袋,温暖冰冷的手心。为病患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温暖焦急的内心,对治疗过程能够产生出乎意料的辅助作用,我们便也成了医院的亲善大使。
责任心,是服务的最强保障。
生命对有些人是短暂无畏的,对于有些人来说充满了神圣。正因为生命的多彩绚丽,弥足珍贵,以拯救生命,为广大患者祛病除痛成了我们的使命任务。一个优秀的医者,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没有什么比责任来的更为具体,他是医院存在的最强保障。敬畏生命,珍惜生命,也就成了责任心重要来源。
细心、耐心、温心、责任心,必须牢记在心,贯穿工作始终,督促自己,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热爱这个充满激情和斗志的团队,我要成为始终谨记“护理服务从心开始”,为作为医护工作者,肩上那份责无旁贷的使命与生命的份量,倍感骄傲和自豪。
从心出发,做最好的医者,为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日以继夜练就精湛技艺,尽量安抚病人哭泣的眼眶;为提升优质护理服务谨小慎微强化责任意识,事无巨细为求病人重获健康。当我看到病人康复痊愈重新开始工作生活时,我感受到工作带来的价值感,不管工作多么辛苦,我始终坚守岗位,病人的笑脸和认可,就是我前行的动力。
【篇3】医者仁心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医者仁心》。
有位老医生说过,跨进医院大门,这里便是“家”,只有专心工作,服务好每一名病人,才能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我想,这也许是这位老医生对医生的总结。
当我在老年病科工作后,我才感觉到了这句话的真正意义。我们老年病科是一个集治疗、托管、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在我们这个大科室里,住着许许多多的病人,有肢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也有家中无人照料的老人,还有在各大医院已经放弃治疗的危重病人,不论他们以何种身份入院,我们都一样积极救治,用心护理,全身心的去照料这些病人的生活起居。
每天的查房,我们除了要了解在院病人的病情,还要去那些托管病人的房间内,询问他们的生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包括对伙食是否满意,最近睡眠如何,有没有适当的进行些身体锻炼等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我们会及时做好与家属的沟通,甚至在家属来到医院之前,我们已将老人安置的舒适、妥善。
科室最近承接了周边几个福利院的医疗救治工作,所有福利院的老人,一旦出现疾病,我们就会将他们接到科室,办理住院,悉心诊治,细心护理,全心照料。很多福利院的老人,因为大多数有先天的残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来的时候身上常常伴有刺鼻的异味,衣服也破烂不堪,多数长期卧床的病人,因得不到精心的照料,身上都有着压疮,散发着恶臭。但是我们医护人员从不会为此而冷眼相对,只会全心全意的对这些老年患者进行救治,在解决了这些老年人的身体疾病后,我们还会经常在生活上帮助这些孤寡老人,食堂送来了可口的饭菜,大伙给老人送来了衣物,温暖的话语滋润着老人们的心田,从他们灿烂的笑容中,我们能感受到他们在这里享受到的是儿女般的孝心。
在我们科室有一个特殊的病号,他是一名只有13岁的小男孩,唐李俊,他出生时便是一名脑瘫患儿,2年前他的父亲不幸因病去世,母亲因受不了打击,出现了精神异常,再也无力照料他。家人将其送来我科托管,在科室托管的两年内,科室为他添置了许多新衣服,对他进行着无微不至的照料,所有人都将这个可怜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弟弟一样看待,时不时的都能看见小家伙手中拿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有我们医护人员给的,也有科室病号及病号家属给的,大家都很同情他,同样也很爱护他。
医者,施以仁术以救人,施以仁心以救魂,我个人认为,仅仅有好医术的医生不是一个真正的好医生,只有带着一颗时刻为病人着想的心,能为了病人而有所付出的医生,才是一名真正的好医生。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看好病人的疾病,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医务工作者,这是你应该做到的;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能看好病人的病,还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就像对待亲人一样,我知道在做的各位医生都走在这条路上,但是我更希望我们能达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此请允许我借着这次演讲的机会,向在座的各位医护人员,道一声节日快乐,并送上我最真挚的祝福,祝你们工作顺利,家庭美满。谢谢!
【篇4】医者仁心演讲稿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下午好!老天眷恋我、群众信任我、领导器重我,让我们选择了神圣、伟大、高尚的职业——医生。在十几载的工作实践中,当我与死神短兵相接的搏杀中,看到患者那信任的眼神、对生存的渴望,听到患者家属撕心裂肺痛哭流涕时,就显得自己的无奈与渺小。大家都知道,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客观规律的反应,是医疗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结晶,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教训总结,是医疗管理行为准则,是判断医疗责任的重要依据,也是违不违法的一个分水岭。区医院经过几十年医院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总结出一条落实核心制度、提高医疗质量、确保患者安全的“六个三”管理准则。作为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我们自觉遵守“六个三”管理准则,不断提高自身医务能力,始终做到对病情掌握准确、对病人解释准确、对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执行准确,切实把患者的病当做自己的病来看待,进行精神安慰、减少病痛折磨、减轻经济负担,拉近医患距离,赢得患者的信任,打造医院“责任”品牌,促进员工成长进步。
医疗工作是特殊的群众工作,事关着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是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作,没有一定的学识水平和团队精神,是做不好工作的。自己把学习作为事业的需要、品德的修炼、生活的乐趣,抢时间、挤时间广泛涉猎前沿医疗科学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先进诊疗技术,规范诊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自己始终保持团队精神,弘扬我院在遇到重大手术、疑难病例、危重病人时,科室之间相互协作、默契配合,同事之间不计前嫌、博采众长的优良作风,群策群力攻克疑难杂症,千方百计延缓生命周期,争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让患者放心、给同事开心。自己始终坚持首诊医师负责制,面带微笑、聚精会神倾听患者对病情的描述,认真分析病因,准确处理病灶,策略进行沟通,增强患者知情权,提高费用透明度,减少医疗纠纷,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群众花少钱、我们治大病是从医的最高境界。医疗工作要接触社会方方面面的人,加之患者看病心切,一些不良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们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加强医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地位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敬畏党纪国法,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弘扬中华民族高尚的医德医风,工作中把握原则、守住底线、耐住寂寞、顶住诱惑,坚决剔除小病大看、无病安病等歪风邪气,坚持做到不收红包、不吃回扣,以高超医术和高尚医德赢得广大患者的爱戴与用户。
我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