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开发区调研报告

工作报告 时间:2020-09-19

【www.myl5520.com--工作报告】

开发区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篇一:开发区调研报告

~~开发区

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协助入园企业做好人才工作,**开发试验区管委会对开发区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和队伍建设工作思路进行了认真调研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一)开发区管委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开发试验区于2006年7月设立。2010年12月,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控制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近几年经济开发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升级不断加快,适应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人才得到重用,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开发区管委会现有在编人员37人,聘用13人。其中高层次人才有(硕士以上学历以上人才)2人,大学本科学历的有21人,高级工程师2名,中级工程师2人。

(二)开发区内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截止2013年底,在开发试验区注册工业企业26家,用工总数达到3800人。其中硕士生20人,本科生540人,高职高专1080人,高中、中专及以下学历2100余人。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管委会内部主要做法:1、做好管委会职工的培训工作。开发区管委会党委每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督促职工学习先进理念和观念,学习规划建设园区、招商引资的理论、理念、知识、方式;2、为管委会柔性引入专业人才。通过聘请、兼职、借用等方式,柔性引优秀专业人才,为我经济开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优质服务;3、注重管委会内人才的使用。近几年,开发区党委对在实践中涌现出来的人才委以重任、大胆提拔、优先发展入党,并广泛宣传“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提高人才的地位和声望。

(二)园区内企业主要做法:1、与区内有关部门沟通,为企业招聘合格员工。主动与区人才服务中心、区就业局、镇政府、等部门联系沟通帮助企业发布招聘人员信息,协调就业局安排就业登记人员,有针对性的为有用工需求多家企业招录操作工、技师等人员;2、认真组织企业参加人才招聘会。积极组织入园企业参加区就业局组织的各期招聘会;组织入园企业参加**人才交流中心召开的春、秋季招聘会,效果良好;3、主动为企业和院校牵线搭桥,通过校企对接进行招录或培训员工。如与**学院联系,促成了该校与**有限公司的合作,开办了两个定向班。再如与**大学联系,签订了“**大学人才服务基地”协议书,促进了毕业生的供给与需求业务开展。另外开发试验区管委会主动邀请**技工学校与开发区内企业对接,就人员供需和培训达成了共识;4、主动与本市外旗县沟通,协助有需求的企业招聘专业型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我们拓宽了企业招工途径,招收了部

分员工,缓解了企业招工难的压力;5、召开关于入园企业劳动用工工作的座谈会,引入30名储备人才,分配到适合的7个不同企业,建立档案保管制度,维护储备生档案材料的完整,并向企业发放了2013年7至12月人才储备就业见习期毕业生工资补贴共计126000元。6、改善区域内就业环境,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联系协调住建局、教育局、公安局,帮助企业职工买房、租房、办理户口迁移和子女转学入学手续等。鼓励和引导企业通过改善工资福利待遇、优化劳动关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手段不断提升人才竞争力;7、协助入园企业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帮助其联系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员。

三、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层次人才短缺。从调查的行业汇总情况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总量不足、比例不高,适应建设开发区的高层次人才严重匮乏。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高层次人才比例较小,在未来的建设发展中缺乏强劲的竞争力。

(二)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低。目前经济开发区体制不尽完善、经济条件较差、人才吸引力低,难以支撑产业快速发展和开发区经济建设需要。

(三)综合环境不理想。虽然经济开发区发展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教育设施、文化生活设施、信息交流渠道等方面还有待改善提高。目前,开发区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自身政治、经济、以及对子女接受良好教育、追求高雅精神生活等方面的需要。同时,工资偏

低,消费偏高,物价尤其是房价不断攀高,而工资水平却没有同比例跟上,使得人才在我开发区的生存成本大幅度增加。

四、加快经济开发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研究和完善管委会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加强管委会工作人员管理,规范档案管理。按照区人事局要求,做好管委会工作人员的工资调整,职称评定等工作。按照“凡进必考”的原则,做好管委会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招聘工作。深化单位内部考核机制,形成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岗位责任制。在实施绩效工资以后,内部收入分配方案要着眼有效保证任务目标的实现和有利于吸纳和稳定人才。敢于大胆启用年轻人才,委派他们在关键岗位承担责任,激发他们潜能,形成良好的用人风气。

(二)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着力帮助企业吸纳高层次人才。主要措施有:一是对企业需要的有文凭的新毕业生,采取带领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同志到相关大学校园直接招聘或组织企业参加其它形式人才招聘会等方法直接录取。二是对企业急需的专业人员,采取帮助发布广告、联系熟人介绍等形式招聘。三是继续搭建高校与入园企业对接的桥梁,促进有关高校为企业供给人才定向培养人才。四是继续协助入园企业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根据企业需求,帮助其联系培训机构和培训教员。五是改善园区受聘环境。主要解决企业职工买房、职工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

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的需求

(一)企业引进的全国性知名同行一流人才(如**生物的热电项目经理、淀粉项目经理)需要政府帮助解决子女上学问题、在**购房享受优惠政策问题以及制定“特殊人才津贴”等问题,以稳定人才、留驻人才。

(二)对于到企业工作的大学应届毕业生政府能否给予一定津贴,期限为1-2年,增加他们的稳定性。

**开发试验区管委会

**开发试验区管委会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篇二:开发区调研报告

关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工作的调研报告

依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办工业,加快城市化进程,加快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是宣城市委、市政府的一项重要决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可以把服务、土地、劳力等优势聚集在一起,形成规模效益,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成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途径,并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总体上看,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势头较快,各级政府投入了大量人才和物力,成为当地政府的热切期盼的亮点,但全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中的不平衡,多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 总量不大,质量也不是很高,对母城和周边地区的辐射和 带动作用力度还不大,市场体制建设也不够完善,经济运 行机制和行政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对外开放功能需 进一步深化。如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推动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健康发展,值得关注和思考,一些突出 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

视和亟待解决。

一、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情况。

近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提出宣城经济融入苏浙沪经济圈战略决策以来,招商引资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最强音,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被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位臵,各地都加大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取得了一定的

成效,主要表现在:

(一)体制创新快,规范高效的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开始凸现。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虽然普遍起步较晚,但通过参照周边发达地区开发区管理体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积极进行行政管理、投融资、土地使用制度等方面的率先改革。从行政管理体制上,各管委会均实行“小政府,大服务”,“一幢楼办公,一条龙服务”的新型运行机制,改变了计划体制下的政府机构垂直对口、机构人员臃肿的局面;在投资管理方面,以优质服务,创造了较好的投资环境;在土地使用上,实行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制度。因为发挥了体制创新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试验区”。

(二)滚动发展好,稳步推进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模扩大和功能完善。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自设立伊始,就从市政建设、项目引进、资金运筹等方面提出构想和目标。立足实际可能的条件,扎扎实实,小块起步,以项目带开发,基本做了开发一片,建设一片,收效一片,滚动发展,有效地保证了建区初期的有限财力的集中使用,为后期的滚动发展开发区调研报告。

打下较好的基础。

开发区调研报告。

(三)开发热度高,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拉动作用渐成现实。各地在发展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进程中,绞尽脑汁,多管齐下,积极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与苏浙沪等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等优势的对接和互补,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全

市的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

(四)区域分布广,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各具特色。目前,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由市及县、区辐射到部分中心集镇,种类较多,从综合开发区到民营工业区,从专业园区到企业科技园区,各具特色,已成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快速

发展的“领头羊”。

二、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近几年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一些成 效,但多数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规模小,产业结构层次低。

由于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区时间短,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招商引资规模小,项目档次低,缺少投资规模大、技

术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牵动性强的“锚项目”。

(二)政策多,无序竞争加剧。

全市范围内开发区、园区数量较多,“僧多粥少”,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都拿出了各种优惠政策,但无外乎提供廉价 土地、延长税收优惠期限,无序竞争不仅使国家税费流失,还

造成本地企业与外来投资者的不平等竞争。

(三)资金少,园区建设速度慢。

我市各级政府财政基本都属 “吃饭财政”,政府财力十 分有限,虽然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但前期投入普遍较少,加之开发区、工业园区起步之初,融资能力软弱,导致开发区、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举步维艰,园区投入不够,基本框架未能拉开,对外招商引资形象不好,很多外地投资商实地察看后信心不足,影响了开发区和园区招商引资效果。

(四)政府好,部门权力难下放。

各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创办伊始,当地党委政府都对管 委会 “高授权”,明确管委会为同级政府的派出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管委会各部门都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相应的证书、审批权被政府有关部门牢牢握在手中,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无谓的协调和游说中,管委会的职能无法落实,造成了开发区、工业园区的管理不顺。管委会不能行使同级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形成不了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影响了开发区

和工业园区的发展。

三、关于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

(一)进一步做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

1、要以推进工业化为重点,调整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结构。我市经济发展尚处于工业化中的初始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是我市“十五”期间首要任务,我市各类开发区和工业

园区,一方面要按照调优、调高、调大、调强的要求,改造传统产业。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扶持发展支柱产业、拳头产品和优势企业。另一方面要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选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企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省级宣城、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必须充分发挥对母城的带动、辐射作用。各类工业园区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发挥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

竞争优势。

2、要以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新城区战略的实现。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要积极实施新城区战略,这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我市城市化发展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突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产业建设,努力打造新兴的工业城区,并探索工业旅游的路子,积极构筑区域经济中的一个旅游景观。通过完善城镇道路、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立服务体系,搞好社区建设,强化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功能。通过加强生态建设、污染治理和

城镇管理,改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城镇环境。

3、要以推进我市经济一体化为重点,做大做强我市宣城、宁国、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宣州民营经济园区。以318国道为主线,突出建设好宣城、广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宣州民营经济园区。努力把宁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宁国优势项目的"孵化器"、"研发中心"。其他县要因地制宜,建设一至二个具有特色、高起点规划、投资省、生态环境优、高效益

高新区调研报告
篇三:开发区调研报告

高新区调研报告

一、 地块概况。

石家庄高新区1992年正式启动建设,目前已形成了“一区

三园”的总体格局,包括东区、西区、良村园区,总人口约16万,注册企业1,900家,其中外资企业110家。

本次我们调研的为东区,为高新区的基本区,系高新区管委会所在地。目前东区下辖长江街道办事处及太行街道办事处,宋营镇和郄马镇,共28个自然村,定位是以建设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同时以金融、商贸、居住及文体等配套设施为支撑的石家庄市的新城区。

二、 区域交通状况。开发区调研报告。

本区域经过多年发展,现在交通十分便利,通行的公交车有

553路,580路,516路,32路,51路,99路,28路,290路等多条公交线路,未来还会有地铁一号线、三号线及六号线通行,在北庄村北还会建设石家庄火车站东站。

三、 发展现状。

目前高新区的发展是以四横四纵为主,四横是黄河大道,长江大道,珠江道,学苑路。四纵是珠峰大街,天山大街,昆仑大街,太行大街为主。此区域内是高新区的中心地带,生活便利,学校,医院等配套设施完善。学校有:科大理工学院,石家庄学院,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精英中学,石家庄私立一中,石家庄一中东校区,石家庄五十四中西校区等多所学校。医院有省二院东院,省四院东院,市四院东院,省骨科医院东院,眼科医院等多所医院。天山海世界,环城水系,天山公园等众多游乐设施。

此区域也是高新区楼盘开发的重点区域。想象国际、第一街区、同祥城、珠峰国际三期、雍雅锦江、红石原著、天山熙湖等众多楼盘都在热销。未来高新区的开发热点将集中在学苑路和太行大街。

四、 各村具体情况。

开发区共28个村,本次调规的共8个村,分别是北庄,小西账,大西账,宋营,北豆,南豆,韩通,八方,其中除小西帐和大西帐外,其余6个村都在太行大街两侧。

在28个村中已开发的村有9个,分别是赵村(同祥城),西仰陵(第一街区),周通村(想象国际),南辛庄(弘达明尚),小岗上(小岗上新村),留村(正在拆迁),郝家营(郝家营庄园),南庄(青橙时代),岗当(岗当新村)。

具体调查如下:

1、小西账,地处307国道以南,东三环以西,兴安大街以东,湘江道以北。村落占地约600亩,有4000多人口。调查发现,村民代表已参加过两次大会,村委会称土地已转给开发商,目前村中已基本没有外来租户,村民基本支持拆迁,希望尽快开始拆迁。

2、大西帐,地处湘江道以南,兴安大街以东,珠江道以北,黄山街以西。村落占地面积约400多亩,人口约600多户,3000多人。经调查,村民都在讨论拆迁,对拆迁都比较支持,有村民称听消息明年就要拆迁了。

3、北庄,北至307国道,西至太行大街,东至恒山街,南至淮河道附近,村落占地面积约420亩,约有800户,3000多人口。北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太行大街连通栾城和正定,将会成为交通主干道。铁路规划中将在北庄村北建设石家庄火车站东站,此地块未来升值潜力巨大。村民尚没有听说要拆迁的消息。

4、南庄,太行大街以东,北庄以南,长江大道以北,恒山街以西。目前村落已拆迁完毕,正在建设回迁房,改造项目为青橙时代,开发商是石家庄宝曼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占地面积约30亩,建筑面积82000平米,共三栋高层,其中一栋为回迁。目前项目售价

在每平米4600元左右,销售状况良好。

5、宋营,地处太行大街以西,珠江道两侧,村落占地面积约900多亩,约1500户,近6000人口。宋营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交通便利,占据珠江道两侧,距高新区繁华地带仅咫尺之遥。经调查,村民称目前有开发商正在与村里洽谈开发事宜。

6、北豆,地处珠江道和学苑路之间,村落占地约500多亩,人口约600多户,3000多人。经调查,北豆村临学苑路部分已被围挡圈好,预计有项目将要开发,村民尚不知晓开发情况。

7、南豆,地处学苑路以南,太行大街以西,昆仑大街以东,南二环东沿线以北,占地约400多亩,人口约3000多人。已和北京富力地产签约,总投资达160亿,规划面积2000多亩,给南豆村拆迁补偿28个亿,本区域未来将建成一个住宅及商业的超大综合体项目,将大大带动当地的价格上涨。

8、韩通,地处太行大街以东,学苑路以南,村落占地面积约800多亩,约1200多户,约5000多人口。本村规划的非常方正,有东南西北四个大门,整个村就在一个方块之内。经调查,村民称尚未听说有开发情况。

9、八方,地处太行大街以东,韩通以南,村落占地面积约800多亩,人口约1000户,约5000人口,村中通580路公交车,谈固至炼油厂。经调查,村民称尚未听说有开发情况,村西开发有盛景八方项目,尚剩余两栋楼没有对外销售,均价在4000多元每平米。

10、赵村,地处天山大街以东,307国道以南,昆仑大街以西,

开发区专题调研报告
篇四:开发区调研报告

重庆市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用地专题

调研报告

根据《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转发<关于组织开展各类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规范发展各类开发区,加快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强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工作,重庆市组织对各开发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一、重庆市开发区概况

重庆市现有开发区3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6个(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开发区32个。

全市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共计16783.94公顷,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6387.51公顷,省级开发区批准用地面积10396.43公顷。

二、开发区发展动力分析

开发区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地域空间,其成长和发展是多方面力量物化的表现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体来讲,重庆市开发区发展的主要动力可概括为政策作用力、市场作用力、学习和创新能力及社会文化作用力。五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开发区增长和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政策作用力——开发区发展的初始动力

重庆市,是中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把重庆定位为国际大都市。位于重庆主城区北部的两江新区是截至目前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亦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先行区、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和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

重庆市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国家的重点支持,享受优惠的政策,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对外开放度高,是一种特殊的政策空间。国家及重庆市政府授予了各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相应的经济管理权,开发区管委会享有与其所在地地方政府同等的经济事务管理权,运行机制高效、规范。开发区在审批外来投资项目上具有简便、快捷、与国际惯例相适应的办事程序。各开发区对进区投资企业的建设、生产、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制订了相当优越的投资政策,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市场作用力——开发区经济增长的动力

开发区是从事特定的经济活动的企业集聚空间,而企业注重的是经济效益,关注的是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开发区管理机构在立项过程中,把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纳入决策体系,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实现各种生产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组。对企业而言,在开发区投资有很多优势。首先是明显的区位优势。开发区分别设在开发区调研报告。

经济环境较好地区或交通枢纽地带,对外联系较为方便。其次是有健全的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的支撑体系。开发区所在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工业生产门类齐全,对开发区的快速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区内的信息发达,实现了通讯和信息与国际接轨。开发区还具有人才优势,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员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可资录用。

(三)学习和创新能力——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提升力

人类社会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发展,在世纪之交,正逐步向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迈进。在这一新的经济形态中,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源泉。区域和企业的竞争优势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从企业角度讲,在原有的生产模式下,企业通过流水线生产大批量的标准化产品,以此来获得规模经济和成本优势。但今后竞争优势的本质特征由原来的依靠成本优势转变到依靠速度、质量和学习与创新能力方面。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企业能否学会快速地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而不仅仅依靠成本的降低和标准化产品数量的多少。企业的概念也由原来的利润最大化或交易费用最低,转变为能否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学习型组织或知识创新型组织。所以从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来看,区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将成为提升开发区发展层次的重要力量,能激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因素就是增强开发区竞争力的源泉。

(四)社会文化作用力——区域发展的整合力

个人和组织的学习和创新活动总是根植于特定的地方环境中的。这种环境不仅是物质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生产活动等经济方面的,

更重要的是社会文化和制度方面的。个人和组织作为区域经济活动运营的主体,不仅是知识、信息、技术的载体,同时也是各种社会文化要素的载体。因此个体和组织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在营造区域的学习和创新氛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促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促进开发区加快建设,加快开发区土地建成投产,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

督促各开发区加快区内土地开发建设力度,加强招商引资,使符合开发区功能定位的入驻企业按期建成投产和不符合开发区功能定位的企业转型,同时为入驻企业和转型企业尽快建成投产服务。通过加快建设,大多数开发区的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普遍有所提高,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开发程度。

(二)对已供地按标准严格监管、验收,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对已出让未建成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土地容积率和建筑密度等用地强度标准应按供地时设定的规划标准对其进行有效监管,严格进行竣工验收,并对验收未达标准的进行处理,确保各开发区出让后的土地能按规划标准进行建设,不能因建设达不到规划标准要求而降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通过加强对已供应未建成土地的监管,严格按照规划标准进行建设,提高开发区土地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强度。

(三)设立用地企业入区门槛,有效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

对开发区内的工业用地应严格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规定的指标体系和开发区功能定位审查供应。此外,在招商引资、指导开发区产业布局时,对申请入区的用地企业设立“入区门槛”,综合考虑将企业用地数量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工业用地产出强度等挂钩,吸引占地少、产值高的企业,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利用效益。

(四)建立土地供应总量控制制度,有效地实现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重庆市坚持每年年初制订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根据地区产业政策及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预测年度用地总量,做到按计划供地,不超计划用地。做到不浪费一分土地,高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五)区县地方政府及土地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绩效。

区县地方政府及开发区土地管理部门,严格执行土地管理制度,积极处臵到期项目用地和闲臵土地,严格执行土地有偿使用和土地招拍挂制度,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开发区土地利用管理绩效。

四、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重庆市早期设立的开发区,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其设臵和管理不规范,导致布局与规模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节约集约用地上存在一些问题。

(一)开发区土地利用相对粗放

重庆市的地势地貌特征,决定了其可有效使用的土地资源较少,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24039.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