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行政公文 时间:2020-09-13

【www.myl5520.com--行政公文】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篇一: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目 录

摘 要 ................................................................ 1

关键字 ................................................................ 1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现状 ............................................ 2

1、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特征 ........................................... 2

2、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取得的显著成就 ................................... 3

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存在的不足 ....................................... 4

4、 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 ...................................... 5

二、当代中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 ........................................ 5

1、政府即为改革主体又为改革客体 ..................................... 5

2、复杂的利益关系难以协调 ........................................... 5

3、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具有较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6

4、政府职能转阻力重重 ............................................... 6

三、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 7

1、探求解决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处理对策 ................................ 7

2、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 8

3、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9

4、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 .............................. 9

5、 健全行政运行机制及政府职责体系 .................................. 10

6、提高政府效能完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 ................................. 11

7、深化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建议 ................................... 11

【参考文献】 ............................................................. 13

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点与对策

【摘 要】为分析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现状,研究行政改革的难点,找出促进我国行政改革发展的对策,撰写本论文。本论文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领导科学、行政管理学、政治学概论、中国行政史、公共政策、行政组织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等知识。纵观当代中国行政发展历程,可以发现,行政改革的任务往往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提出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是行政改革的出发点和主要动力。横向比较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各项措施,从现状、难点和对策三方面进行分析。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很大作用,目前的政府管理,无论从组织架构、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与计划体制下相比,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在充分肯定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如果政府依然强势不改,继续扮演经济建设型政府的角色,忽视或者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甚至继续把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投资于竞争性领域,继续强化政府的行政审批色彩,其结果,不仅会导致市场作用和行政权之间的扭曲,引发政府行为的紊乱,助长权力行使的非理性,而且还有可能引发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使政府的公信力大大下降。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国实际,认识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与矛盾,认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特点,学习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和做法,强调为我所用,不能照抄照搬。探索行政体制改革的前沿理论成果,总结各地改革的基本经验,预测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走向,对于推进当前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突破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体制障碍和瓶颈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落实科学发展观,就需要完善相关保障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合理设置行政机构,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建立起一套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绩考核标准和执法责任制等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克服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难点,推动我国行政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难点;对策

行政改革是指政府为了适应社会环境,或者高效公平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调整内部体制和组织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过程。70年代末起 ,伴随着国家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的行政改革全面展开 ,主要是针对传统的权力过分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同时 ,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把转变政府职能作为关键 ;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同步推进。

中国的行政改革始终坚持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国情出发 ,“摸着石头过河”,勇于探索 ,开拓进取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在过去的20年里,政府改革曾几度启动,但结果皆不尽人意。行政改革涉及到行政体制内部、外部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因此,行政改革遇到来自国家行政机关内部及外部因素方面的阻力,当代中国行政改革还存在很多困难。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发展现状

1、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特征

行政改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改革主要是指政府行政体制和机构的改革。广义的行政改革泛指政府行政部门为追求行政效率的提高而对行政体制、行政方式方法及重大原则等的变革。在我国,行政改革一般是指在政府行政管理领域内,为提高行政效率,规范行政责任,改革落后的行政方式,并建立合理的行政体制的行为,它涉及的主要内容有:

(1)中国行政改革的理念。在改革的初期,当时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下来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问题,精简机构和人员成为当务之急。而随着我国几次比较大的机构调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人员的“精简”已不再是主要问题,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做好现有部门、机构之间权力关系的理顺,“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这体现出一种理念上的变化,从注重机构、人员数量的比较表层的改革转向注重提高现有人员工作效率,协调部门之间权力等深层次的内容。

(2)中国行政改革的目标。中共十五大提出“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共十七大提出“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反映出政府高层越来越将行政体制改革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对待。

(3)中国行政改革的重点。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健全金融监管体制,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

(4)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一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二是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展和改革委)。三是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四是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五是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组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5)中国行政改革的特点。一是着重优化组织结构,整合组织功能。本次改革明确界定和规范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分工,着重调整归并业务相近的机构,联系密切的机构和因分工过细导致职责交叉、关系不顺的机构。如将原来分散在几个部门中的对国有企业的指导和领导干部管理职能、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等整合起来,设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二是优化政府人员结构。调整和改善机关人员结构,着力充实和加强市场监管部门和基层一线的执法力量。三是强调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和调整。这次改革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定位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从机构改革的方案来看,政府职能的转变与调整体现在以下方面:加强宏观管理与监督;健全社会管理与监督;重新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能;加强服务职能。

2、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取得的显著成就

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十七大提出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观察行政体制改革的多年努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已迈出重要步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所加强;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行政管理方式不断改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日益提高,行政监督、行政问责显著增强。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基本建立。国务院颁布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5件专项预案、80件部门应急预案和31个省、区、市的总体预案,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已经形成,政府处置突发事件、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今后十年,将是我国推进科学发展、转变发

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历史时期。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将对党和国家事业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要保证党和国家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通过深化改革特别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着力破除制约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存在的不足

应该看到,我国过去行政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2011年前的行政改革,从我个人的观点出点,至少有三个方面是值得反思的:九次大规模的行政改革在某种意义上讲陷入了改革目标的“低效率重复”。也就是说,过去我国的行政改革,几乎每次都有裁减人员,转变职能,政企分开等目标,但多数都不很成功,若干年下来我们才发现,尽管我们改革的初衷都很美好,费事费力,但成效并不显著,我国的改革陷入改革目标的低效率重复。1987年以后的行政改革没有和事业改革整体推进,而是孤军深入,以至于后来,在一些地方把行政体制改革、裁减行政人员,甚至变成了“行政编”和“事业编”的数字游戏。我认为,政府管理的行政层面的问题,是可以通过行政管理体制来解决。但是行政体制改革只能解决行政层面的一部分浅层次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可能和政治层面发生了内在联系。光有行政层面的改革,没有政治层面的深入,行政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几乎一个也解决不了。行政改革涉及到整个的政治体制改革,有较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中国政治体制分为上端和下端,过去主要在政治体制下端进行改革,五次主要是集中在政府治理这个层面上,而政治体制上端改革则相对滞后。以去年的宏观调控为例。经济过热,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推动起来的,而地方政府之所以有能力推动经济过热,就与政治层面的问题有关。比如目前对政府官员的选拔考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那种看重经济指标、做表面文章、注重政绩工程等不良倾向。许多干部片面地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有政绩,就能提升。正是在这种思想下,一些地方政府盲目上马了许多新项目。可见,如果改变对官员的选拔体制、考核机制,就可能对改变地方政府的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述题
篇二: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论述

试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其一,一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领导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一党领导,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最根本的特征之一。

其二、议行合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法定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其三、区域自治和民族自治二位一体的自治制度。中国目前主要在两个领域推行自治,即民族区域和基层社区。

其四、独特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即国家只拥有一个主权机关,中央政府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国家拥有统一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最高国家权力有中央政府掌控,全部国家政治生活实行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其五、一国两制。为了顺利实现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和国家的统一,考虑到大陆与港澳台长期实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补贴社会制度的实际情况,中国推行“一国两制”,即允许台湾、香港、澳门在回归祖国后保留其与大陆的社会的社会主义制度截然不同的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 试论当代中国政党制度的主要功能。

答:1、政治稳定功能。在我国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一党执政,能够发挥共产党员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2、社会整合功能。在我国党政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内集中了大量的民族优秀分子,组织的十分严密和广泛,有科学理论作指导,具备很强的领导能力、社会动员力和号召力;

3、政治参与功能。政治参与是社会成员通过各种方式参加政治活动,并试图影响国家决策的行为。政党制度是现代社会实现民众参与的有效制度保障。

4、民主监督功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民主党派成员以参政党的身份参与到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机关和司法机关,就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产生进行协商,就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执行和实施情况以及中共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履行职责、遵守法规等情况,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或批评,这实际上就是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一种监督,是一种同共产党内部监督相区别的党际监督、异体监督。 试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

答: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适合中国的国情,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主要特点是:

1、这一制度充分贯彻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体现了最广泛的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好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能够便利人民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能够便利人民参加国家的管理,便于人民经常的经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的管理。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从而得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人创造性。根据法律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我国公民(除规定的以外)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人民有权选出自己的代表,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行使国家权力 ,参加国家管理。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我国的各政党、阶级、阶层、地区、民族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广泛的人民基础,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行,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第二,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内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各级性和主动性的原则。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因而能够保证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使其他国家机关按照各自的职权开展工作。

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一院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我国国情出发,实行人民代表大会一院院制,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各级国家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选举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

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制度。党对国家事务实行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又一重要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家的一切重大问题,都是由党首先提出建议,再由人民代表大会或它的常委会讨论决定。二是党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到国家机关去工作,这是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的组织保证。这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大优势。 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今后行政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答:1、转变政府职能,实现行政的规范化。首先,改变政府的管理方式,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单一的行政指令式的管理为法律、经济、政治与行政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管理。其次,在实现结构和职能配置合理化以及管理方式多样化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监督、服务等各项职能。

2、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实现纵向行政权力结构的合理化。今后要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着两个基本的前提性问题:一是政企关系问题。二是党政关系问题。

3、规范行政行为,完善行政运行机制。今后深化行政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立法,建立健全规范行政行为的法律、法规和工作规则,实现行政组织设置的法制化、行政权力配置和划分的法制化,从而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政府与社会各基层单位之间的关系,逐步纳入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

4、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规范行政人员管理。推行公务员制度,可以造就一批政治与业务素质高、事业心强、结构合理的行政管理队伍,从而使中国各级政府具有活力、效率和积极性。所以推行公务员制度即是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我国行政发展总目标的重要人才保障。

试论我国立法制度的特点。

答:1、立法制度基本健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2000年立法法的颁布,使用权我国基本上形成了包括立法主体、立法权限、立法程序、、法律解释、立法监督在内的基本完整的立法制度,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设。可以说中国以宪法为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

2、立法权限的划分呈现出中央统一领导与适度分权相结合的特征。在我国立法权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统一领导,国务院行使相当大的权力,这种中央统一领导和适度分权相结合是我国现行立法权限划分体制突出的特征。

3、立法体制具有多层次、多类别协调并存的独特特征。我国存在多种立法权,包括国家立法权、行政法规立法树方性法规立法权等,它们分别由不同行政机关行使,而不简单是同一个立法权由几个政权机关行使。并且这些机关由于其在政权中的位置和层次不同而构成我国立法体制中的不同层次和类别。多层次并存,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国家法律,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一般地方的国家政权机关和政府制定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多类别协调并存,指的是上述立法主体根据各自的立法权限所制定的法律文件,在类别上有一定的差别。

4、立法制度走向完善的发展过程中,还有有待完善之处。首先,立法法所确定的立法主体还没有完全在宪法中得到明确规定。其次,现有立法权限的划分还有待于进一步细化。再次,重视立法技术、通过程序设计,克服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起草法案的部门利益趋向,完善包括立法听证在内的立法程序。最后,进一步明确立法监督的重要性,形成对立法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贯性监督,保证立法质量,确保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 试论当代中国监督制度的特点。

答;1、坚持了“议行合一”的设置原则。我国的监督体制是以权力机关监督为核心的有机的监督体系,权力机关监督是一种法律监督,具有法律效力。立法监督、行政监督与司法监督并不属于制约关系,行政与司法完全从属于权力机关,受权力机关单向监督。

2、重体制内监督,轻体制外监督。从横向的体制内和体制外两方面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体制外的监督相对较强,而体制内的监督相对较弱。简言之,在政府与社会方面,侧重政治系统的监督,而社会监督力度较小,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淡薄,政治参与热情不足。

3、实行事实上党政合一监察体制。在我国,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政党监督、公民监督和社团监督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进行的,都受中国党政关系的硬性制约。因此,中国实行的监察制度是是以党政合一监察体系为中心,以其他监督体制相配合的监督制度。

4、监督权力的配置表面分散,实则集中。中国监督制度拥有众多的监督主体:人大、政协、行政监察机构、党内监察机构、司法机构、公民、舆论和社团组织等。从表面上看,中国的监督机构过多且权力分散。然而,从实质上看,这些监督主体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作用的。

5、从纵向上看我国监督体系的监督力度的层次差别比较大。在我国权力结构中,监督机关所进行的监督效力是单向的,监督与被监督机关的地位具有特定性,不能工巧匠随意设定。

6、重视事后惩戒,缺乏有效的事前监督机制 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答:首先,从公务员的界定和分类上看,我国按照各种机关的类别分类。在我国公务员法中,所称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作福利的工作人员。范围应当包括中国共产党机关、人大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民主党派机关这七大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一界定,表明在政府机关中从事公务和政务人员也可以互相转任。

其次,从对公务员法律调整上来看,我国实行统一的法律调整。我国的公务员法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促进鄞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的法律,是我国基本的公务员制度。

第三,从对公务员的管理上来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项具体管理制度是按照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来制定的。各级政府组成人员和其他重要干部由各级党委管理,他们任免由党委组织部门考察,党委讨论决定,依法,上各级人大选举产生或由政府任命。

第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还体现在公务员的来源和职务晋升上。在公务员的来源上,我国法律除规定通过“招录”这种基本的方式外,还在公务员法第六十四条作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群众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可以调入机关担任领导职务或者副调研员以上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的规定,这体现了公务员法律建设上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在公务员的升降上,我国法律规定,无论是从事政务工作还是从事西方类似于事务工作的人员,都可以通过选任、委任、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形式逐级长迁。这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的开放性。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篇三: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 模拟题1-3综合

一、填空

1、政府的一般特征是公共性、普遍性、强制性和_。

**2、中国的参政党包括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建国会_、中国农工民主党、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中国致公党、中国民主促进会、九三学社、中国民主同盟。(写全称)

3、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___。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任职资格要件包括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资格、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年满_45_周岁。

5、中央军事委员会由___选举产生。

**6上级人民检察院___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7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 以及动态可变性。

8、审批省、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地的迁移属于___的权限。

*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层次包括自治区、____和____。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由总理、副总理、___、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 秘书长 组成。

*11、____ 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首次提出了转变政府职能;2008年的机构改革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和理顺部门职责关系,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___体制。 **12、国务院总理的“三权一责”是指___、___、___、___。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13、当代中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包括的监督,司法的监督,政党的监督,公民和社会的监督以及___的监督。

*14、政策议程可以分为。

**15、按决策问题所处的客观条件和后果的确定程度不同,政府决策的类型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

*16、我国政府决策权力主要体现在权力机关的决策、____和____。

*17、我国政府财政投资的形式曾经以___方式为主,现在主要以___方式为主。

18、我国设立____级预算,采取___式预算编制类型。

*19、政府采购的主要方式按采购的性质可分为___和___。

*20、我国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包括公安部、地方公安机关、___公安机关和___。

21、国家的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单一制和___。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___。 22、构成政府文化环境主要有三大结构:政治意识形态、___、___。 23、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___。 24、我国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___负责。 25、审批直辖市的设立、撤销、更名属于 26、我国《预算法》规定,预算收入包括:___,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___和其他收入。

2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在补选以前,由__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28、人民法院的领导体制是下级法院的审判工作受上级人民法院的___。

29、从实际情况看,目前中国行政区划的普遍层次是___级。

30、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属于___的审批权限。

31、我国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类别包括办公机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____、_____、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议事协调机构和____。

32、国务院的主要行政方式包括___、___、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直接命令、收集信息和要求地方政府报告工作、审计和行政监察、行业管理和部委联系企业、专项拨款、设立派出机构或代表、垂直管理等。

33、我国政府决策权力主要体现在权力机关的决策、____和____。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34、我国分税制改革之前的财政体制是___。

35、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可以分为___和___。

36、我国设立____级预算,采取___式预算编制类型。

37、公安行政处罚中最重的处罚是___。

二、名词解释

1、政府

2、分税制

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外交特权与豁免

5、行政监督

三、简答

1、当代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本身的产生、组织、职权和行使职权程序的一套规定和制度;二是关于人民代表大会与公民和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关系的一套规定和制度。这些关系包括:与人民的关系(由人民选举产生,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产生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后者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我国特别行政区有哪些特点?

答:(1)“一国两制”:特别行政区根据宪法的规定建立,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其政权性质是爱国主义者为主体的政权,采取与爱国主义者为主体的政权性质相适应的政治体制。(2)高度自治:实行高度自治,享有广泛的自治权。(3)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机关、立法机关由当地人组成:即“港人治港”、“澳人治澳”,中央人民政府不派遣干部到特别行政区担任公职。(4)特别行政区不再下设任何政权单位,市政局(港)、市政厅(澳)以及区议会等机构,都是“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

3、当代中国政策合法化正式和规范的形式是什么?

答:(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其他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定的最具权威性的政策合法化机构;

(2)中国共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政治局会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书记处会议等(各级党委及相应的代表大会、会议)。实际上共产党的各种高层会议所通过的决定,就具有公共政策的性质,而且往往是最基本和核心的政策;

(3)国务院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各级政府的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一般比较具体、涉及范围较小。

4、 简述中国参政党性质的历史变化,以及其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

答:性质的变化: 1949年前,独立政党;1949年后,统一战线组成部分;1989

年后,中共领导下的参政党。中国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形式: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协商;民主监督;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民主党派的成员被举荐担任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的一定职务。

5、 改革开放以前当代中国政府对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控制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答:政府对主要社会资源进行直接垄断;通过“单位制”组织形式对个人进行控制;通过“身份制”限制户籍、职业、社会地位等社会流动;通过各种“政治运动”使得社会高度政治化。

6、 当代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

7、当代中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答:(1)政治统治职能:指政府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控制被统治阶级,镇压被统治阶级的反抗,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利益关系,以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

(2) 社会管理职能:指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包括两方面:对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如组织社会生产、发展经济、规范经济秩序、协调各经济实体(法人)之间的关系等;对社会共同性事务的管理,如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供公共福利、管理公共交通、公共医疗、邮政以及环境保护等。

8、 外部环境对我国审判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职能的影响有哪些表现?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答:(1)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各级政法委员会统一领导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政法委职责:统一领导本地区的法制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工作,研究、处理、协调本地区重大案件的处理,管理本地区政法系统干部。是非常具体和事务性的领导。

(2)地方政治机构对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影响:两院按行政区划设立,司法管辖区域从属于该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区域;除最高法院是由中央设置并由政府财政拨付经费以外,其他各级法院组织关系、人事管理、办案经费、物资装备均由地方负责供给和管理。在宪法规定中,两院与行政机关处于相同地位,实际上远远低于其宪法地位。

9、 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

答: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能源短缺、森林资源锐减、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垃圾成灾、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众多方面。

当代中国政府与行政重点
篇四:论述当代中国行政政策

题型有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那具体对应哪些题目,大家就自己猜了。

1、党组(p10)

2、行政监督(p62)

3、货币政策p(130)

4、财政收入p(141)

5、根据《宪法》规定,我国的行政区划是p(27)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区)——乡(镇) 二级制:直辖市——区 四级制: 省(自治区)——市(较大)—— 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

6、根据《选举法》的规定,我国的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p(17)

7、我国经济特区政府的四种行政管理体制模式p(51)

(1)深圳是副省级特区地方政府全面管辖特区和一个非特区县的模式。

(2)珠海、厦门是隶属于所在市人民政府统一管理的模式。

(3)汕头是相对独立的特区管理委员会管理模式。由省授权,不隶属汕头市人民政府管辖。

(4)海南是省级地方政府管理大特区的模式。

8、我国党管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主要原则和措施p(92)

9、我国政府采购的特点、原则、(p147)法律依据和存在的问题

10、单一制 p(4)

11、行政区划的管理幅度 p(27)

12、行政关系 p(101)

13、财政管理p(132)

14、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类别p(44)

15、检察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的特点 p(67)

16、中国财政政策的基本手段p(129)

17.我国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关系p(14)

1. 党的执政地位要通过对人大的工作的领导来实现 2. 党的领导方式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3. 改善党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18、当代中国政府包括哪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19、中国共产党的中央组织p(8)

20、党的领导具体体现p(11)

21、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p(17)

22、我国的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23061.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