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自我批评要点

自我鉴定 时间:2020-09-09

【www.myl5520.com--自我鉴定】

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一:自我批评要点

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形式。图为中共陵川县委常委民主生活会现场。

我们为什么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因为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和交往,处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对于人来说具有实质意义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砥砺,而自我批评则是人的自我超越。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矛盾得以揭露和解决的方式,是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不断优化的机制。社会生活不能没有必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无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社会生活是否正常和富有活力的重要标志。保持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社会进步的长效机制。

社会生活:人与人的相互作用

人是在群体中生活的社会存在物。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方式。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才能生存,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延续的物质前提。生产和交往的实践是人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每个人都是实践的主体,都在一定程度上以他人为实践客体,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同样作为主体的他人实践的对象。社会生活中实践着的人们不可避免地处于彼此相互作用之中。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实践的自由,但这种自由应当以不妨碍他人同样的自由为条件。因此,在社会共同体中,个人的自由实际上是有多种限制的。各种有形无形的“社会契约”,包括法律、道德以及各种规则甚至整个文化,都以不同方式规范即制约着人实践的自由。对于人的实践的制约不仅来自实践外部,而且在于实践本身。现实的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为实现目的又要有一定的手段,包括运用手段达到目的的方法。这种目的与手段、方法是否适当?运用这种手段、方法能否达到目的?这种实践有怎样的结果或后果?对自己、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如何?所有这一切,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不能不关注的。

受到他人实践作用的人,有权利就这种实践对自己乃至社会造成的影响予以评价,特别是对不良的负面作用加以批评。从哲学上讲,这就是对人的实践的批判。考虑到自身的行为、行动对他人乃至社会的影响,负责任的实践者会自觉地反思自己实践的问题,寻求改进的方法。这就是自我批评,从哲学上讲即对自己实践的自我批判。完整的彻底的实践批判,是外在的与内在的实践批判的统一,是借助于外在批判而实现的自我批判。

在社会生活中,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方面,就特定的批评对象而言,对被批评者的批评与被批评者的自我批评,两者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在正常情况下,他人的批评会引起、促使自我反思即自我批评,通过实践的改进而导致问题的解决或状况的改善。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具有二重性,既是批评者,又是被批评者。作为批评者与自我批评者的角色不仅相互关联,而且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事实上,批评与自我批评在社会生活中始终存在。参与社会生活,就意味着参与批评与自我批评。区别只在于,这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正常的积极的,还是扭曲的消极的。在当代中国,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社会作用需要更为自觉的认识。

人与人相互砥砺与自我超越

社会以人为主体。在社会共同体中,作为主体的人与人之间,从根本上说是平等的。“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11页)人与人的平等是权利与义务的平等。社会是一种公共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者。在正常的社会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批评别人的权利,同时也要准备听取别人的批评。面对别人的批评,人应该反省自己的问题与不足,进而都有自我批评的义务。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负有社会的责任,应该负责任地批评别人,同时也负责任地接受别人的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触及灵魂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人与人的相互砥砺和人对自我的超越。

平常我们所说的批评是批评别人。批评的实质在于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不足。如果这种批评是实事求是的,能够使被批评者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那么就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受益者是被批评的人。相对来说,真诚的批评者是情感与理性的付出者、奉献者。被批评者只要通情达理,就会由衷地感激批评者。每个人都有缺点,因而是不完善的。如果我们愿意使自己更接近于完善,那么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而要能够克服缺点,首先就要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人贵有自知之明。”如果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缺点,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批评、自我改进达到自我完善,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了。但要做到这一点很难。人们常常自以为是,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点。所以,能够从别人的批评中发现自己的缺点,对于改正缺点、完善自己至关重要。自我批评要点。

中国古代复杂而又“有常”的社会生活,使人们早就意识到批评对于行为改进和完善的意义。据说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因为他知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闻过则喜,这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之道;而闻过必文,则是与此相反的小人之道。孔子说:“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文过饰非,不仅不能认识缺点、克服缺点,反而会造成新的过错。“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在这个特定的问题上,过而能改,一减一等于零;过而不改,一加一等于二。可见,能否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关系到是使过错归零还是翻番,这个账不可不算清楚。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与亲情、爱情能够三足鼎立的是友情。没有谁会否认朋友对于生活与事业的意义。朋友的一个重要价值是劝善规过,即古人所说的“朋友有劝善规过之谊”。“劝善规过乃益友。”这样的益友是一种诤友。孔子说:“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孝经·谏诤》)诤字从言从争,即以言争之,直言是非。所谓“诤友”是敢于当面指出朋友的缺点和错误,为其发热的头脑降温的人。这样的诤友是真正的朋友,这样的批评是真正的帮助。

从积极的意义上看,批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砥砺,是通过思想交锋,分清是非,改过向善。由批评引起的自我批评,如果确实发自内心,带来明显的进步,无疑是人的自我超越。以理性地接受别人的批评为契机,敞开自己的胸怀,从善如流,是情感和思想上的升华。一个襟怀坦荡的人,是乐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虚心之所以使人进步,就是因为能够接受批评、听取意见、集思广益,把事情做得更好。具体的批评意见即使不一定都正确或可行,也不应拒绝,而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

社会矛盾揭露和解决的方式自我批评要点。

由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社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1956年底,毛泽东在给黄炎培的信中说:“社会总是充满着矛盾。即使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也是如此,不过矛盾的性质和阶级社会有所不同罢了。既有矛盾就要求揭露和解决。”“解决的方法,就是从团结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团结这样一种方法。”“我希望凡有问题的地方都用这种方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64页)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进而推广到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和人民内部,是揭露和解决社会矛盾行之有效的方法。

早在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就指出,“共产党的矛盾,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去解决”“如果党内没有矛盾和解决矛盾的思想斗争,党的生命也就停止了”(《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311、306页)。1942年延安整风时,毛泽东特别倡导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并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讲详细一点,就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或者斗争使矛盾得到解决,从而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团结。按照我们的经验,这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正确的方法。”(《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10页)“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中的“批评”,是包括自我批评在内的。因而这个公式实际上是“团结—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就是说,从团结的愿望出发,经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进一步团结的目的。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有利于解决矛盾而不是增加矛盾。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革命的批判的本性规定的。革命即意味着批判,批判不仅包括对象批判,而且包括自我批判。马克思说:“无产阶级革命,例如19世纪的革命,则经常自己批判自己,往往在前进中停下脚步,返回到仿佛已经完成的事情上去,以便重新开始把这些事情再做一遍;它十分无情地嘲笑自己的初次行动的不彻底性、弱点和拙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474页)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永不骄傲自满、勇于自我批评的阶级和政党,才能永远得到人民拥护,立于不败之地。

能否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是衡量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尺度。列宁说:“一个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郑重,是否真正履行它对本阶级和劳动群众所负义务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公开承认错误,揭露犯错误的原因,分析产生错误的环境,仔细讨论改正错误的方法——这才是一个郑重的党的标志”。(《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67页)一个政党如果不能郑重地对待自己,就不可能郑重地对待别人,也就不可能得到别人郑重的对待。这当然是关涉其政治生命的大事。

在社会生活中,包括在网络和媒体中,各种形式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存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事实上是一种社会机制,它的作用在于揭露和解决社会矛盾。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消极的态度是回避、掩盖或放任矛盾,积极的态度是正视、揭露和解决矛盾。矛盾不断发生而又不断解决,推动着人和社会向前发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促进人和社会把缺点变为优点,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优化机制。它使人们的认识与实践活动受到评判、选择和改善,因而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世界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从“团结—批评—团结”这个公式,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公式:“团结—批评—进步”。所以,我们需要批评与自我批评,如同生命需要新陈代谢。

按照“三实三严”要求_查摆问题自我批评
篇二:自我批评要点

首先我在工作中积极性还不够,工作计划性不强、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工作上存在得过且过,随大流,领导安排了工作就做,不安排就不做,对待工作不能精益求精,没有真正做好做细。还有工作中不能根据业务的实际早做准备,早做打算,考虑问题片面,经验不老练,只满足考虑当前需要,不能根据时态发展,长久考虑。

其二:对于新的业务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还有待提高、缺乏经验。表现为:今年我我已经在接手除遗属外的其他工资工作,在以往的知识积累上面虽然有进步,但是知识储存量还不够

其三: 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与群众联系不够。其主要表现在:(1)有时候面对来访群众太以主观情绪主导自己的服务质量(2)没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来访者的诉求

以上是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深深明白这些问题可大可小,我会努力逐渐加以改正缺点,虚心接收来自领导、同事、党员同志及群众对我的批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做好工作。一、尽快熟悉工资工作的各项政策文件二、对待来访者应尽可能倾听他们的倾诉三、通过大量工作不断的磨练自己的耐心及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正确开展批评的十大要领
篇三:自我批评要点

正确开展批评的十大要领(上)

批评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开口批评之前应慎重考虑:怎样表达批评意见?怎样才能收到积极的效果——既能使对方获益,又能增进双方的感情?考虑的要点包括批评内容和批评过程。

在确定批评内容时,你首先必须检查一下自己的批评观念:是为了“挑毛病”还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是前者,请免开尊口;如果是后者,那就请进入实质性程序:解决什么?同样的意见,不同的表达方式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意见,也应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因此,批评者在确定批评内容之后,一定要同时考虑选用何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才更准确,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积极的建设性的批评包括以下十个要领:

要领一:

批评哪种行为

“你工作怎么老是这么马虎?”“你根本不把我的建议当回事!”这类批评虽然使用频率很高,但很少能奏效,原因是这些批评过于笼统,并未指出某种确应受到批评的具体行为,对方除从中可以听出你的不满与愤怒之外,并不能明白他错在哪里,应该怎么办。这就极易使对方误认为你是在故意“找茬儿”,除了因反感而无视你的批评意图外,常常会予以申辩、反驳。

人们常说批评要“对事不对人”,这确实指出了批评的一个要点:批评是针对对方的某种行为表现的,而不是针对对方的所有行为。批评者在决定批评内容之前,应该静心自问:“我想批评的是对方的哪一种行为?”有了明确的批评目标,就不至于把话说得含糊不清,也不至于将对方的所有行为都笼统地囊括到批评之中。在批评中也不会像上述几例批评那样常用“总是”“从来”“根本”之类笼统、绝对而又不公平的词句。指明了被批评的具体行为,被批评者就不会怀疑你故意挑刺,也就无法回避批评。以下两例批评内容具体,对方比较乐意接受:

“稿子脱手前,如果反复核对一下所引用的事实,这次报道失实是可以避免的。”

“如果多征求一下专家的意见,就可能避免这次决策的失误。”

要领二:

是否可以改善

批评是为了让对方改进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你所批评的事情是对方根本无法改善的,那批评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我们在明确了批评目标之后,还必须考虑清楚:这件事是能够改善的吗?他有这种能力吗?他具备所需的客观条件吗?他能够按照你的意见去做并达到你要求的标准吗?如果结论都是否定的,那就说明你所要进行的批评是不客观、不公平或毫无意义的。比如,如果批评你的职工不能在体育比赛中战胜世界冠军,或批评普通职工没有工程师那样多的技术发明,那只能是徒劳无益的抱怨,不会有任何结果。

要领三:自我批评要点。

应该怎样改善

如果你所要批评的行为确实是应该和可以改善的,那就请你在批评之前想清楚:你要对方怎样改善?改善到什么程度?

负责的批评,不仅要指出对方的错误,还应提出建议,为对方提供一个改进行为的方案——一个你认为是最好的方案,也是对方完全有能力办得到的方案。对批评者来说,批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随意的、脱口而出的。对被批评

者来说,由于受对方诚恳的态度、负责的精神的感染,会更加重视批评,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认真考虑对方的建议。这样的批评无疑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许多人的批评常常以后悔而结束。他们的批评只把重点放在对方的错处上,并不指明对方应该怎么去改善,这种半截子批评当然难以收到积极效果。 要领四:

对谁有益

批评应有益于相互沟通,改善相互关系。因而,在一个批评作出之前,批评者应该再三权衡:我是为谁而批评?批评对他有益处吗?

“如果你总是疑心重重,我们就无法共事了。”“你再不改掉迟到早退的毛病,只好另请高就。”有的人常常这样以威胁、命令、指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这类批评,目的在于强迫对方改进自己的行为。但它给被批评者的感觉是:你是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要求他改正缺点,这就很自然地激起一种逆反心理。

千万不能单纯出自本人的利益而批评对方,也不能给对方造成这种错觉。要使对方明白:改正错误、改善行为首先会给他自己带来好处。(当然,这种好处也不单纯是有益于对方,而是可以反过来影响到批评者自己,即批评对双方共同有益;如果你所批评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对方也可能会认为你“多管闲事”。)人们的行为都是受动机支配的,而动机不外乎是期望行为之后能得到报偿。积极的批评之中应含有报偿的承诺,使被批评者相信按批评的要求努力改进之后,会得到有益于自身的报偿。批评确实对被批评者有益,而对方也确实理解了这一点,就会乐意采纳你的意见,也就不会产生为自己申辩的抵触心理。

要领五:

他是否理解

我们的语言是十分丰富的,同样一句话,不同人在不同场合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语言交际中,有些人可能更注意弦外之音,接收到的是非说话者本意的语言信息。在批评时,被批评者对弦外之音异常敏感,因而常常不能准确理解批评者的本意。

批评的本意不被理解,就难以达到批评的目的。因而,批评者必须考虑到:对方懂了我的意思没有?他同意我的看法吗?如果被批评者不能正确理解批评者的本意,他就会把批评当作耳旁风,甚至会产生误解和反感。

判断对方是否理解了自己的本意,从对方的表情或言谈中可以得到答案。但如果对方不动声色或不置可否时,那就必须采取其他办法来找到答案,最简便的方法是问一句:“你听懂了我的意思吗?”或“你同意我的看法吗?”然后听听对方说出的是否是你的本意。

(作者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江金权。摘自《怎样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5年1月版)

要领六:

何时何地合适

在你决定要批评对方时,一定要慎重地选择批评的场合和时间。

党内批评可分三种场合,一种是党内生活会上;一种是在工作(劳动)、社会生活的大众场合;一种是个别场合,即只有批评者和被批评者的场合。对错误严重、影响较坏或屡教不改者宜在前两种场合下提出批评,而大多数的批评则宜在第三种场合下进行。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人,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受到批评,被批评者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严重刺激,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绪,通常的举动是极力辩解以图挽回面子,或反唇相讥,

总之,“你让我丢丑,我也叫你不自在”。结果,批评可能会变成争吵,互相揭短,而批评内容本身反而不为被批评者和在场其他人注意和重视。在两个人的场合下,被批评者首先是没有“丢丑”之虞,相对说来比较能够冷静地对待批评,也比较能心平气和地倾听批评意见,对正确地理解批评者的意图少了一层心理障碍,因而能够有利于达到批评的目的。

时机的选择也绝不可漫不经心。某种错误行为一般总要经过萌芽、发展、极盛等阶段。萌芽阶段,这种行为只具有造成危害的潜在可能性,且这种行为尚未养成为一种习性,比较易于纠正,因而是批评的最佳时机。如能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就可能将错误及早改正过来。当然,由于这种行为尚未造成危害,当事人可能意识不到其危害性,甚至会认为批评者是在小题大做。批评者一定要晓以利害,善于说服,并注意批评后的跟踪观察,坚持不懈地帮助其纠正。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发现对方某种错误行为时,这种行为已发展到极盛阶段,失去了批评的最佳时机,但那也不应丧失信心,一旦发现及时指出就是了。

合适的批评气氛也很重要。当进入正题之前,双方不妨找一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一番,造成一种和谐的气氛,再渐入正题。此时,气氛融洽,对方心情舒畅,就比较容易以积极的态度来听取你的意见。如果你与他近来感情不太融洽,心存芥蒂,话不投机,贸然提出批评,肯定是要碰壁的。这时,最好请你们共同的朋友出面转达批评,首先当然是以你们的朋友的意见提出,当对方完全理解了批评意图、赞同批评意见之后,再由朋友说明这是你的意见,对方肯定会为这种善意所感动,你们的关系也许会因此得到改善。当你发现对方情绪不稳定、阳火正盛时,请勿匆忙开口,耐心等待对方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后再进行交流。 要领七:

体会对方的感受

任何人在受到别人批评的时候,都可能不高兴,可能有不愉快和反抗的意念。可是反过来批评别人的时候,又希望人家全部欣然接受。推己及人,你会发现这种想法确实差强人意,也是很不现实的。因此,在确定选择何种批评方式时,一定要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反躬自问:我这种说话的方式是否表示了我能够理解对方的感受?

其实,要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不难,你可以变化一下角色:“如果把我换成他,听了这话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听了同样的话会生气、愤怒、不平,就该检讨一下自己在语气和措辞方面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应该设法找到另外一种较为合适的表达方式。

有相似经历,看问题的方法比较一致,体会对方的感受并不难。比如,如果你遭受过诬陷,你就能体会别人遭受诬陷或受到误会时是一种什么感受。但是,如果你缺少与对方相似的经历,或者看问题的角度与对方有很大差异时,你就可能不大体会得到对方的感受。比如说,那些只善工作、不善交际的人在见到领导或其他人时除了谈工作外便无话可说,甚至显得拘谨,那些善于公关的人就会感到不可理解。由于这类差异的存在,批评者往往不大容易体会得到被批评者的感受。因此,当你决定批评别人时,即便你经过换位体验确认对方可以接受也还是不要匆忙开口,你还应反问一下:假如他与我的看法不同呢?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强加于人,这是很难沟通的。其实,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场景的办法来体验对方的感受。来一个换境体验,你就会更能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就会在选择批评方式时会更加慎重。

要领八:

如何准确措辞

言为心声。你所批评的事实,你的建议,你的良好愿望都必须通过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在批评时你还必须考虑如何消除对方对批评的本能的反感,让他比较乐意来听取你的意见。这主要靠你运用语言的艺术,用平和的语气、中听的措辞使对方心甘情愿地来恭听你的批评。

批评别人的时候,不应用专横和不容置辩的语气,否则对方会觉得你盛气凌人,一开始就产生反感,哪还听得进你的批评呢?!正确的批评语气,应当是表明你说的话纯属你个人的看法,绝非是什么绝对的真理。用“我想”或“我觉得”开头,就使你的意见变成了只是你个人的看法,别人一听就感觉到你是为了沟通而不是为了教训人,因而有兴趣听下去。如前所述,我们的批评必须基于客观事实,而不是主观臆想,但对这件事作出评价时,却总是依据自己的看法和标准,因而很难说它是绝对正确的。如果以一种绝对正确、绝无探讨余地的语气说出来,对方会认为你是在强加于人,本能的反感会使他迅速作出反应,他会针锋相对反驳。 说话时别忘了用“我”字,就把批评变成了纯属你个人看法的意见。这样做还有一个优点:批评者因此不得不对说出的话全部负责。所以在开口之前就会更加仔细地斟酌词句,以免说错了话自己下不了台。

心中的不愉快不可在语言或态度中表现出来,尽管你对你所批评的行为很恼火。表示心中的不快,通常会选用一些讽刺和挖苦的语言,这是批评的大忌。“你似乎总是对的”“你太叫人失望了”“你真让人不可理解”“你的想法怎么总是与众不同”,这类在批评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言,实际上是最不成功的,因为其中隐含着明显的嘲笑或威胁,最令对方反感,他或许认为你在威胁他,或许认为你已对他失去了信心,因而自然会产生一种消极的反应:“既然如此,那就听其自然吧。”

滔滔不绝、无休无止的批评,常常使对方反感。批评者一定要在批评前认真考虑批评语言,尽可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来明确表达自己的意见。比较成功的做法是,开始只把中心意思讲出来,而将一些解释性的话、阐述理由的话放在双方讨论时讲;若开始讲话稍长,中间应有停顿,给对方思考的余地和插话的机会。这样有助于形成一种沟通的气氛,而不至于使对方觉得你在教训他。 要领九:

自我批评要点。

对自己的批评负责

无论你批评对方何种行为——重大原则问题或生活细节,无论你用何种语气——严厉的或和缓的,你都必须表现出你是严肃认真的,必须为你的批评负责。 在决定进行批评时你应该把以下问题想清楚:我是否能担负起这意见的责任?对这次批评我是否严肃认真?这种批评能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在批评中你应该表示出你对这次批评的认真和重视。这倒不是指你要表情严峻、措辞严厉,而是应该表现出你的诚恳和慎重,表明这一批评在你心目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表示出自己的话绝不是随便说说的意见,而是肺腑之言,并期待自己的批评能够发生影响而使对方的行为有所改进。还必须表示出你对这个问题的真心关切,而且乐意帮助对方解决它。在批评中,你不妨问一问对方:“是这么回事吗?”或“你同意我的意见吗?”之类,并应冷静听取对方的解释,同对方共同探讨改进的措施。这样,对方就能相信你是认真的,是在真心帮助他。 既然你的批评在你心目中占有相当重的分量,你就应该在批评之后继续关注这一问题,并随时准备帮助对方改正错误。比如,对方有了改善时就及时给予鼓励或赞许,对方改善不力或不当时就及时提醒,提出新的建议。

信口开河,漫不经心,笼统指责,说说而已,不管下文,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批评缺乏负责精神的表现,不会收到任何积极效果。

要领十:

给对方以鼓励

既然你坚信对方完全有能力改善他的行为,那就请你把自己的信心告诉对方,给对方以鼓励,帮助对方鼓起纠正错误、改善行为的勇气和信心。有些人苦口婆心地批评别人,满心希望别人改正错误,可批评时开口一个“你真叫我失望”,闭口一个“我看你不可救药”,殊不知这些话极大地打击了被批评者改正错误的自信心。你要真心希望别人纠正错误、改善行为,就应该为其鼓劲而不应泄气。 积极的、建设性的批评一般都包括上述十个要点,忽视了某一点,或在某一要点上有细微失误,就可能导致一次批评的全盘失败。

按照“三实三严”要求 查摆问题自我批评
篇四:自我批评要点

按照“三严三实”要求 查摆问题自我批评

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兰考县调研指导教育实践活动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党员干部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后,我们居委班子对照要求,一一就目前在工作作风、工作效率、服务意识、四风问题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查摆,会议始终保持了一种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揭露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积极解决问题的氛围。以下是鄙人在工作中自查的问题,不足之处望各位领导、同志们加以批评指证。

首先我在工作中积极性还不够,工作计划性不强、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为:工作上存在得过且过,随大流,领导安排了工作就做,不安排就不做,对待工作不能精益求精,没有真正做好做细。还有工作中不能根据业务的实际早做准备。早做打算,考虑问题片面,经验不老练,只满足考虑当前需要,不能根据时态发展,长久考虑。

其二:在工作中缺乏创新开拓的意识和专研好胜的精神、缺乏动力。表现为:在居委工作两年来,认为居委工作存在,机械式、重复性、没有上升的空间。这样长期一来就养成了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的习性。我的工作条线是宣传统战、关工委、电子台账等,在工作中没有自己的特色,不懂得开拓创新,没有具体的工作创新思路。

其三:对于新的业务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还有待提高、缺乏经验。表现为:今年我接手文体条线工作,在文体工作上还不知道要做些什

么,有时还要去请教有经验的同事,记得有次文化中心通知——各小区秧歌队报名,结果因我对业务不熟悉,没有考虑周全,只询问一个团队的意见,结果照成其他团队成员对我有质疑。

其四:性子较为倔强,主观意识较强。表现为:记得刚进居委的时候,听不进领导和同事们对我批评。记得有次领导说我工作没有做到位,而我又认为自己是对了,但由于自己的口才不好不太会解释,结果越解释越遭,造成给领导印象不好。

其五: 在开展“四三五融六必访”群众工作法中与群众联系不够。其主要表现在:这一环节是我最最深刻体会到的不足之处,对于居委干部来说,与群众联系是所有工作重重之重。这一点我深深不如其他几位同事。我深深反省造成我对群众联系不够原因,(1)因为工作大多以电脑为主,平时居民来时,我也无暇去跟居民沟通、(2)也许是因为年龄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找话题去与居民联系,尤其是年龄较大的居民,没有共同的语言。(3)性格的问题,我是一个还比较内向的人。这点我以后会逐渐改正。

以上是鄙人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深深明白这些问题可大可小,我会努力逐渐加以改正缺点,虚心接收来自领导、同事、党员同志及群众对我的批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做好工作,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联系群众,发扬一位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先锋模范精神。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22205.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