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7-19

【www.myl5520.com--其他范文】

腱鞘炎与腱鞘囊肿
篇一: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腱鞘炎与腱鞘囊肿

腱鞘炎

人的每一只手有28块骨头,24条从前臂来的长肌腱和18块手内小肌肉,借助韧带、关节和皮肤联成一个整体。在手部某些肌腱的外面包着一层纤维组织,称为腱鞘。肌健是指把肌肉连至骨骼或其他肌肉的部份,而腱鞘则是指包绕肌腱的鞘状结构,将肌腱固定在骨膜上,防止肌腱弹起或向两侧滑移,腱鞘具有维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动的功能。

腱鞘炎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它是腱鞘与肌腱共同的炎症。腱鞘是包绕(套在)肌腱的鞘状结构(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

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外层为纤维组织,附着在骨及邻近的组织上,起到固定及保护肌腱的作用。内层为滑膜可滋养(润滑)肌腱,并分泌滑液有利于肌腱的滑动,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

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反复)、过度活动时,使肌腱和腱鞘之间经常发生摩擦,引起肌腱及腱鞘发生炎症、水肿、纤维鞘壁增厚(纤维性变)形成狭窄环(内腔狭窄),由于肌腱的纤维化和增粗造成肌腱在鞘管内滑动困难,从而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这就是腱鞘炎,又有狭窄性腱鞘炎之称。若不治疗,便有可能发展成永久性活动不便。

腱鞘炎的原因:可以是受伤、过份劳损(尤其见於手及手指)、骨关节炎、一些免疫疾病,甚至是感染也有可能引起。

一些需要长期重复劳损关节的职业如打字员、货物搬运或需要长时间电脑操作的行业,香烟厂的女工、包装工、装订工;缝纫工、缮写员、家庭妇女、画家等。都会引发或加重此病。

常见患处有手腕、手指、肩部等位置。女性及糖尿病患者会较易患上这病。病人会感到关节疼痛,晨僵,通常关节晨僵的感觉在起床后最为明显,而症状并不会随着活动频繁而明显缓解。受影响的关节肿胀,甚至弹响,关节活动障碍。 分类: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以手腕部的桡骨下端外展拇长肌与伸拇短肌的总腱鞘,以及第一掌骨头的屈拇长肌腱鞘两处。常见的腱鞘炎有以下两种。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作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当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这一“隧道”时,拇指在屈仲时,会发生响声,对此又有“弹响指”之称。

2、屈指肌腱腱鞘炎: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枪机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或“弹响指”之称。

3、手指腱鞘炎:

病因:手指腱鞘炎常发生在手指的掌面,每一手掌面的肌腱都有一鞘,当腱鞘受伤破损而使细菌侵入鞘内,就会发生腱鞘炎。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因刺伤、挫伤、倒刺或剪指甲过深等损伤而引起。

症状:常发生在手指的掌面,患指出现红、肿、痛、热征象,呈屈曲状,因为手指伸直就会引起疼痛。如不及时处理,化脓性感染后,肌腱坏死就会使手指丧失活动功能,脓液还可流入邻近的手指腱鞘和手掌间隙,造成全手残废。病人有全身不适感,恶寒高热。

腱鞘炎是屈拇及屈指肌腱,狭窄的部位在掌骨颈的掌侧。拇短伸腱及拇展长腱同在此处的鞘管内,发病时握拳位尺偏手腕时,引起患处痛,并有压痛。

腱鞘炎在指、趾、腕、踝等部均可发生,但以桡骨茎突部和第一掌骨头部最为常见。由于腱鞘积劳损伤而发生纤维变性,使腱鞘变厚,引起鞘管狭窄,肌腱在鞘管内活动受到限制,所以称为腱鞘炎。腱鞘炎的一般症状大体如下:

一、患者屈指不便,尤以早晨最为明显,但活动几下即见有好转。

二、局部有压痛和硬结。

三、严重时可产生弹响,患指屈而难伸或伸而不能屈。

四、在桡骨茎突处有疼痛、压痛和局部性肿胀,有时可触及硬块。

五、指活动困难,以早晨较为明显,偶尔有弹响。

早期减轻手指的活动,使局部得到休息;充分休息3周左右,特别要减少引起疾病的手工劳动。

患处可用热疗、按摩、推拿、针灸有一定疗效,局部封闭治疗,可使早期腱鞘炎得到缓解,每周封闭一次。用醋酸氢化考的松、醋酸曲安奈德或醋酸强酌松龙0.25毫升注入腱鞘内进行局封,有较好疗效;

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时,应做腱鞘切开术,可切开狭窄部分腱鞘,并行部分切除,使腱鞘不再挤压肌腱,能达到根治的目的。术后应早期做屈伸手指活动,防止肌腱粘连。术后1个月内免手工劳动。

放血疗法治百病图解
篇二: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放血疗法治百病图解:

“放血疗法”相信很多人对这种古中医自然疗法不甚了解,但是从《皇帝内经》流传至今,无不感叹临床所治愈的无数疑难杂症,也不得不佩服先人的伟大创举。那么放血疗法可以治疗哪些常见的疾病呢?下方图解详情查看

放血疗法治颈椎、颈椎增生、颈椎压迫肩周引起臂丛神经痛、椎体肩胛骨严重变形的患者。

放血疗法治腰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膨出。

放血疗法治面瘫,口眼涡斜,面部麻木,颈部僵硬。

放血疗法治骨质增生。

放血疗法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正式对外宣布:中医“刺络放血疗法”是唯一能够使高血压患者摆脱长期吃药的唯一方法“

放血疗法治头晕、头痛、失眠、感冒。

放血疗法治静脉曲张、脚手抽筋。

放血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中风。

放血疗法治网球肘,手臂抬起无力等症状

放血疗法治眼科疾病:继发性青光眼、虹膜受损、视网膜脱落症状。

放血疗法治颈部良性肿瘤手术后遗症,导致的身体各种疼痛酸软胀麻木冰凉等症状

带刃针 1
篇三: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帯刃针技术

技术持有姓名:黄枢

技术持有人身份(单位、职务):北京黄枢微创骨伤中医医院、北京黄枢微创骨伤中医医院院长

一、帯刃针技术来源与基础

概念:“黄帝针”(帯刃针)即是应用传统中医针法,融合现代解剖学、生理病理学、影像学、生物力学、智能金属材料学等5大学科,对患者实施创口小于2毫米的中医微创针法外科手术。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源流:“人文初祖”黄帝为疗救民疾,遵岐伯为师,中医得以发轫,并以玄铁衍生九针,即著名的黄帝九针,后人著书《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内记载: 黄帝问:“我哀怜万民生活尚难自给,还为疾病所苦。我想不采用服药物的治法,而是用微针,以通经脉,调气血,以医百疾。”岐伯答曰:“共可做九针,形态不一:第一种鑱针,长1.6寸;第二种圆针,长1.6寸;第三种提针,长3.5寸;第四种锋针,长1.6寸;第五种铍针,长4寸,宽2.5寸;第六种圆利针,长1.6寸;第七种毫针,长3.6寸;第八种长针,长7寸;第九种大针,长4寸。九针功用各不同,需根据病情不同加以选用。凡用针之前,必先诊察脉相,观脏器虚实,方可进行治疗。

理论依据:1、改变压强差。通过改变压强,使椎间盘压力转向,解除对神经的直接作用力,达到解除或缓解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2、神经转位。使椎间盘和神经相对移位,解除压迫。 3、堤坝效应。黄枢研究发现,对着神经一面的椎间盘时微环境下“堤坝“工程,开刀手术正是损坏了“堤坝”,加剧了压强差,是开刀手术后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黄帝针在不破坏椎间盘的结构和稳定的前提下,通过“椎间盘再利用”了堤坝,消除了复发因素。 4、适应性生长:经过西安交大研究发现,伏案人员椎间盘内的压强差会造成向椎间盘后方的作用力,可诱导细胞组织的生长方向;长期的积累下,椎间盘髓核向后缓慢移动,这种移动的力量之大,最后可以突破后方的纤维环,脱入椎管内。如果椎间盘向后突出1cm,10年中每天突出仅2.73微米,这就是力学作用下的适应性移动。(以颈腰椎为例) 使用历程:1991年初初步形成针法微型外科理论框架

1993年9月凹刃针注射针头“黄帝针”荣获技术型专利、科技成果转让博览会金奖

1995年7月29日黄枢发明的“黄帝针”系列,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995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题《利用“黄帝针”不开刀能治顽症中国首创微型外科学》

1998年6月黄枢《针法微型外科学》出版

1998年7月9日中国针灸学会针法灸法分会聘:“黄帝针”发明人黄枢为委员 1998年中央电视一台《健康之路》栏目专题报道神奇的“黄帝针”

199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出版社》海外报道《走现代中医之路—记中国针法微型外科专家黄枢》

2002年4月在胡熙明老部长的关心下,中医外治分会成立,黄枢任主任委员。

外治分会隶属于中华中医药学会,时国家二级学术组织。

2003年2月在印尼泗水黄枢“黄帝针”诊所成立

2004年3月通过德国卫生部门技术鉴定,黄枢教授获取德国西医行医资格和工

作许可证。

2004年8月印尼雅加达“黄帝针”仁爱针灸中心成立

2010年5月,医院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10年12月,医院获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科研开发交流中心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2011年12月,医院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单位

2012年4月,医院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疗“微创类”技术协作组组长

单位

二、 方法组成

手法:?

仪器:凹刃针、推切针、平刃针、斜刃针、剑形针、侧刃针、圆头针、圆尖针、转位器等。

三、 所治疗的病症

(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狭窄性腱鞘炎、各种周围神经卡压征、斜颈、臀肌挛缩症、马蹄足等慢性软组织伤病,骨伤,骨病痛症,畸形等)

1、项痹病(颈椎病)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般原则:

(1) 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一致可确诊。

(2) 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影像学正常,应除外其它疾病方可作出诊断。

(3) 仅有影像学表现而无典型临床症状,诊断不成立。

分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

诊断要点

眩晕,常在颈部转动时发作,可有猝倒史,且能除外眼源性及耳源性眩晕。

个别病人出现自主神经症状。

旋颈诱发试验阳性。

X线片显示椎节不稳及钩椎关节增生、环椎钩环等颈椎病

颈椎病为: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

[病史采集]

(1)年龄:多发生于40岁以上;

(2)病史:缓慢,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

(3)症状:头、颈、肩疼痛;上肢放射性麻木或疼痛;下肢乏力,行走不稳;大小便功能失常;体位性眩晕或曾有猝倒发作;眼花、耳鸣、心动过速或心前区疼痛。

[体格检查]

(1)颈、肩部压痛点;

(2)压颈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旋颈试验阳性;

(4)四肢肌力减退,皮肤感觉障碍;

(5) 神经系统病理反射阳性:霍氏征、巴氏征;

(6) 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髌阵挛或踝阵挛。

[辅助检查]

摄颈部X线片、CT、MRI、肌电图、椎动脉B超等。。

(二)鉴别诊断

1.耳源性眩晕

即Meniere综合征,系内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本病有三大特点:发作性眩晕、耳鸣、感应性进行耳聋。而颈性眩晕症与颈部转动有关,耳鸣程度轻。

2.眼源性眩晕

可有明显屈光不正,闭眼后眩晕症状可缓解。

3.颅内肿瘤

第四脑室和颅后窝肿瘤可直接压迫前庭神经及其中枢,患者转头时也可突发眩晕。但颅内肿瘤还合并头痛、呕吐以及血压升高等颅内压增高征。头颅CT可鉴别。

4.药物中毒

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的应用可对内耳前庭神经造成损害,多在用药后2-4周出现眩晕症。除眩晕外常伴随有耳蜗症状、平衡失调、口周及四肢麻木,后期可有耳聋。必要时作专科前庭功能检查可资鉴别。

5.神经官能症

患者有头痛、头晕、头昏及记忆力减退等一系列大脑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女性及学生较为多见,主诉多而客观检查体征少,且症状变化与情绪波动密切相关。

6.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也可出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和体征。但其患侧上肢血压较健侧低,桡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患侧锁骨下动脉区有血管杂音。行血管造影可发现锁骨下动脉第一部分狭窄或闭塞,血流方向异常。

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1.颈部症状常不明显,但动作笨拙,细小动作失灵,协调性差。胸部可有束带感。

2.步态不稳,易于摔倒,不能跨越障碍物。脚底可有踩棉花感。

3.肢体肌张力升高,可出现踝和髌阵挛,腱反射亢进,可出现Hoffmann征及Babinski征阳性。早期感觉障碍较轻,重症时可出现不规则痛觉减退。感觉丧失或减退区呈现片状或条状。

4.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5.MRI检查示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或呈念珠状。还可显示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骨化等,脊髓可变细或有信号改变。

(二)鉴别诊断

1.脊髓肿瘤

可同时出现感觉和运动障碍,病情呈现进行性加重,MRI可资鉴别。

2.肌萎缩側索硬化症

以上肢为主的四肢瘫痪是其主要特征,易与脊髓型颈椎病相混淆。本病发病年龄较脊髓型颈椎病早,且很少有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症状,其发病速度快,而脊髓型颈椎病病程缓慢,且多伴随有自主神经症状。此外,本病肌萎缩范围较颈椎病广泛,可发展至肩关节以上。

3.脊髓空洞症

多见于青壮年,病程缓慢,早期影响上肢,呈节段性分布,其感觉障碍呈现感觉分离现象,以温、痛觉丧失为主,而触觉及深感觉则基本正常。而颈椎病无此现象。关节可因失神经保护而损伤,出现夏科关节,皮肤也因痛温觉丧失而出现增厚或溃疡。CT或MRI可资鉴别。

4.颈椎过伸伤

是颈椎外伤中的一种,过伸伤常发生于高速行驶的车辆紧急刹车时,头颈呈挥鞭样损伤或跌倒后面额部受到撞击性损伤。导致颈髓中央管周围损伤。临床表现为最先累及上肢的神经

传导束,故上肢症状明显,呈上肢重下肢轻,感觉障碍明显且表现为感觉分离现象。X线表现受伤的椎间隙前方增宽,椎前阴影增厚。而颈椎病表现为颈椎退变、骨赘增生、椎管狭窄。

5.脊髓前中央动脉综合征

本征又称Beck综合征,Davison综合征。是因脊髓前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多见于中老年人,急性起病,以表现剧烈的神经根痛或弥漫性疼痛为首发症状,随后症状可在数小时内达到高峰,出现肢体对称性,少数可不对称的迟缓性瘫痪,脊髓休克期过后转变为痉挛性瘫痪,病灶平面以下发生传导束型分离性感觉障碍(痛温觉障碍,而深感觉存在)及两便障碍。其急性起病的特点与颈椎病的缓慢病程不同可资鉴别。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1.具有典型的根性症状,颈肩部酸痛,并沿神经根分布区向肩、背、上臂、前臂及手指放射,轻者酸、胀;重者痛如刀割、针刺;皮肤可过敏,抚摸如触电;麻木或感觉减退。

2.脊神经根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多为阳性。

3.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侧位片颈椎生理前曲弧度减小、变直甚至反弓,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形或变小,有骨赘形成。伸屈动力位片显示颈椎不稳。

(二)鉴别诊断

1.尺神经炎

尺神经由C7、C8和T1脊神经根组成。易与C8脊神经受累的症状相互混淆。两者均可造成小指麻木和手内在肌萎缩。但尺神经炎多有肘部神经沟的压痛,且可触及索条状变性的尺神经。而且两者感觉障碍分布区亦不尽相同。C8神经根支配区域较大,常有前臂尺侧麻木,而尺神经炎没有前臂麻木。

2.胸廓出口综合征

由于臂丛、锁骨下动静脉在胸廓上口或胸小肌喙突止点区受压,可引起上肢麻木、疼痛、肿胀;锁骨上窝前斜角肌间隙有压痛并放射至手,Adson试验阳性。X线片可见颈肋或第七颈椎横突过大。

3.颈肩背部肌筋膜炎

可引起颈肩背痛或上肢麻木,但无放射症状及感觉障碍,也无减反射异常。如在痛点局部封闭或口服抗风湿药物可缓解,而颈椎病局部封闭则无效。

4.肌萎缩性側索硬化

一般首先出现两手明显肌肉萎缩,而且病程进展较快,逐渐上行发展至肘及肩部,但无感觉障碍,神经纤维传导速度正常。

5.锁骨上肿瘤

肺尖部的原发性肿瘤或转移癌,与臂丛神经粘连或挤压,可产生剧烈疼痛。X线拍片和活检可以诊断。

6.腕管综合征

为正中神经通过腕管时受压所致,其特点为:1)于腕中部加压或叩击,可产生1-3指麻木或刺痛,而颈椎病无此征。2)腕背屈试验阳性,即腕背屈持续半到1分钟,则出现1-3指麻木或刺痛。3)封闭试验有效,而颈椎病则无效。

7.心绞痛

第七颈神经根受压可引起同侧特别是左侧胸大肌痉挛和疼痛出现假性心绞痛。检查胸大肌有压痛点,局部封闭有效。而真性心绞痛常有心电图变化,局部封闭无效,但口服冠状血管扩张药物有效。

颈型颈椎病的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要点

1.颈、肩及枕部疼痛,头颈部活动因疼痛而受限。常于晨起发作故易于误诊为落枕。

2.颈部肌肉紧张,有压痛,头颈活动受限。

3.X线片上显示颈椎曲度改变,动力位片显示颈椎不稳。由于颈部肌肉痉挛,头偏斜,故侧位片上可出现双边双突征象(椎体后缘重影及小关节重影)。

(二)鉴别诊断

1.颈部扭伤(落枕)

系颈部肌肉扭伤所致,其发病与颈型颈椎病相似,多系睡眠体位不良造成,主要鉴别如下: 压痛点不同:颈型颈椎病压痛点见于棘突部位,程度较强;落枕压痛点在损伤的肌肉,急性期疼痛剧烈,压之难以忍受。

落枕可摸到索条状压痛肌肉,而颈椎病仅有轻度肌肉紧张压痛。

对牵拉反应:对颈部牵拉时,颈型颈椎病症状多可缓解,而落枕则症状加重。

对痛点封闭的反应:颈椎病对封闭效果不佳,而落枕效果明显。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2.肩周炎

多见于50岁左右,好发年龄与颈椎病相似,且多牵涉颈部,两者易于混淆。其鉴别要点在于:

肩周炎有明显的肩关节活动障碍,而颈椎病一般不影响肩关节活动。

疼痛部位不同,肩周炎疼痛部位在肩关节且有相对固定的几处部位,而颈椎病疼痛多以棘突为中心,肩部疼痛为放射性,范围模糊,局部压痛点不明确。

X线表现:颈椎病可见颈椎相应明显退变征象,而肩周炎为普通退变表现。

肩周炎对局部封闭治疗有效,而颈椎病无效。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一)诊断要点

患者主诉多而客观体征少,有相当一部分头痛、头晕、视物模糊、耳鸣或心动过速,诊断可遵循以下原则:首先,除外与交感型颈椎病有相似症状的脑、眼、耳和心脏的器质性病变,如青光眼、美尼尔氏征以及神经官能症;其次,拍颈椎伸、屈侧位X线片,有颈椎不稳则支持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再次行高位硬膜外封闭和颈部制动,有效者也支持交感型颈椎病的诊断,其中,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是一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诊断措施。

(二)鉴别诊断

1美尼尔氏病:它是发源于中耳的原因不明的耳科疾患,症状有头疼、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脉搏缓慢、血压偏低。其发作与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波动有关,而不是因为颈部的活动而诱发。行耳科检查可鉴别。

2耳内听动脉栓塞:患者突然发生耳鸣、耳聋及眩晕,症状严重且持续不减。

3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这类患者发作时常有心前区疼,伴有胸闷气短,且只有一侧上肢或两侧上肢尺侧的反射性疼痛,而没有上肢其他节段性疼痛和知觉改变;心电图、平板运动实验等检查多有异常,服用硝酸甘油酯类药可缓解症状。

4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多,但体检无神经根性或脊髓受害体征,神经内科用药有一定疗效,减轻精神压力症状可明显缓解。

5青光眼:可有同侧偏头疼,眼眶部酸疼和恶心、呕吐,眼科检查可以发现视力减退,还可出现红视。

6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与交感型颈椎病类似的症状,二者有时可同时存在。行高位硬膜外封闭无效,严重者可行椎动脉造影加以鉴别。

2、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熏蒸
篇四: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中医熏蒸中华医药手指腱鞘炎。

用中药煎煮外治疾病的文字记载有:

·《礼记》: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黄帝内经》亦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邪可随汗解。 ·《五十二病方》随马王堆汉墓出土,明确提出用中药煎煮的热药蒸汽熏蒸治疗疾病,其中有熏蒸洗浴八方,如用骆阮熏治痔疮;用韭和酒煮沸熏治伤科病症等。

·东汉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亦记述了用苦参扬熏洗治疗狐惑病蚀于妇人下部的药方与手法。

·晋朝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述了用煮黄柏、黄岑熏洗治疗创伤与疡痈症;

·唐宋时期,熏蒸获得较快发展。在熏蒸阴部,熏蒸足部的基础上,又提出熏眼,熏发等方法。医药大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则记述了用大剂黄芪防风汤熏蒸治疗柳太后中风不语使其苏醒的方药与手法;中药熏蒸疗法用于皇宫深院救治皇太后的中风重症,足可窥中药熏蒸疗法在当时的作用和影响之一斑。

·元明清时期熏蒸疗法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日趋成熟完善。清代的《急救广生论》和《理瀹骈文》是中药外治分支科学体系的成熟与完善;尤其是《理瀹骈文》宏论之精辟、之辨证、之颠扑不破更是将中药外治从实践到理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其中融会贯通了外治宗师吴师机“余学外治十余年、逮亲验数万人,其治愈不胜计”的艰辛实践。在唐代宫廷皇妃就用温泉、鲜花浴身。元代《御药院方》记载了

皇帝、皇后的熏蒸药方及治疗关节痛、痔疮、阳痿、阴囊肿痛等多种熏蒸药方。尤其在清代,熏蒸在清宫方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慈禧光绪医方选仪》中就曾收载慈禧光绪常用熏蒸65首。其中熏身方20首,熏头方16首,熏面方3首,熏眼方15首,熏蒸四肢方7首,坐熏蒸方4首。可见熏蒸疗法在宫廷中的运用是受到了高度重视。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科技的进步,亦有一批很有影响的专著如《自然疗法大全》、《实用中医独特疗法大全》、《当代中药外治临床大全》、《中国医学疗法大全》等以及《宝欣疗法》等十余种有关中药熏蒸洗浴疗法的单行本相继出版,师承前人,推陈出新,为中药外治和中药熏蒸疗法的不断发展推波助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出现的宝欣疗法(又称定向药透、热雾熏蒸)。他的发明人是被评为中华名医的武警总医院中医骨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脊柱专业委员会理事宋宝欣大夫。他经自身多年实验室和临床反复实验而形成的中药定向药透组方,该组方主要由藏红花、大黄、乳香、五灵脂等10余味中药材组成,这些药材经过特殊工艺提取后,制成特殊的药帖,通过特制的定向药透仪,雾化激活成分子微粒,在局部活化器涡流动力的作用下,将药物分子驱动透入体内深部直达患处。

宝欣疗法经卫生部主持召开的由各大临床科技评估单位的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方面的专家参加的咨询会上,被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的有关专家认定为椎间盘突出症、后韧带骨化症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一种无创伤、无痛苦、

复发率低、近期和远期疗效均较好的创新疗法;药物配方合理,具有科学性。专家建议尽快将此疗法推广开来,造福更多患者。宋宝欣大夫给予宝欣疗法开创了中医无伤痛治疗骨科疑难疾病新方法。 1、 风湿类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2、 骨伤类疾病:腰椎间盘脱出症、肩周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各种急慢性软组织损伤。

3、 皮肤类疾病:银屑病、硬皮病、皮肤瘙痒症、脂溢性皮炎等。

4、 内科:感冒、咳嗽、高脂血症和高蛋白血症、糖尿病、失眠、神经官能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慢性肠炎。

5、 妇科:痛经、闭经等。 熏蒸疗法的十大功效: 疏通经络 可放松筋骨,打通人体经络,促进气血循环,对各种风痛有效。

净血排毒 可改善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及肝肾毒素,对各种水肿有特效。

清毒杀菌 可深入皮下组织,杀菌消毒,清除污垢,帮助去死皮,使肌肤美白。

清除疲劳 可使全身放松,缓解压力,心情愉快,恢复活力。 活化细胞 可使全身细胞活跃,有效改善体质,增强免疫能力。 强化机能 可刺激人体微循环系统,改善人体各种机能。

减肥瘦身 可帮助排汗,消除多余热量,燃烧多余脂肪,使身体苗条,凹凸有形。

美容除斑 可调节内分泌,预防妇科病,消除色斑。

改善睡眠 浴20分钟,相当于40分钟的剧烈运动,浴后可进入深度睡眠,醒后倍感轻松、精神。

预防冻疮 可改善四肢微循环,缓解手脚冰凉症状,预防治疗冻伤。

1、痹症导致的关节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等。痹症亦即风湿和类风湿疾病,其病程往往迁移、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用1号方加减熏蒸,可收显著效果。

2、腰酸背痛症:常见于腰肌劳损、腰背软组织挫伤、腰部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用1号方加减熏蒸。

3、肩周炎、颈椎病、落枕等,此类病常因风寒和病弱、劳累及韧带退行性病变所致,用1号方加减熏蒸。

4、骨关节炎、肌腱炎、筋膜炎、腱鞘炎、脉管炎等均适用于熏蒸法进行治疗和综合治疗,主用1号方熏蒸。

5、慢性劳损、骨伤科急症期(48小时)后的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骨折固定解除后功能康复过程的熏蒸康复治疗。

6、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常造成肢体功能障碍,用熏蒸既可加快患肢血液循环,增加营养供应,促进组织再生,防止废用性萎缩,又可刺激外周传入神经反馈信号至大脑相应功能区,促进大脑功能缺失区联络的沟通与觉醒,产生积极的康复效果,可用8号方熏蒸。

7、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中药熏蒸治疗。中药熏蒸可发汗利水排毒,使体内积聚的氨质代谢及尿酸等经皮排出体外,对非重症病,往往通过中药熏蒸的“皮肤透析”,结合内服汤药等综合治疗,即可有效控制症状。对重症病人,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缓解尿中毒症状后,继

用中药熏蒸法结合汤药治疗,可视病情逐步停用其它透析,而仅用中药熏蒸法和汤药后的治疗、调理。中药熏蒸发汗不但操作简单,费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14656.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