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王宝寨讲座

心得体会 时间:2020-05-28

【www.myl5520.com--心得体会】

心得
篇一:王宝寨讲座

学习“新八德”心得体会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思想发展到现在已2500多年,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有着指导和推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现实意义。新“八德”指立志、孝亲、尊师、友学、诚信、仁爱、守法、谨行。“新八德”依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赋予了新的内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孩子们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弘扬传统美德是未来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新的环境、新的要求,要有新的发展平台,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自然成了切入点。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向上的心理,使他们知爱懂礼行孝,形成这种好的品质,使之受益终身,从这一点上讲,我们开展的仁爱教育,是对新课程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是为学生人生的宽度奠基的工程。

今天教育偏失了很远。今天更多的是教孩子知识、技巧、而忽略了对孩子道德的教育。什么是道呢?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必然要遵守的秩序,这是道的部分。我们要以道立术,而不是以术立道。很多人分数不高,能力不强,但是他有道德心,有责任心,也被社会认可。望都县教体局王宝寨副局长的“新八德”教育智慧和实验成果录像讲座,给我们谈了教育的迷茫、破迷的清风、实践的收获。谈到教育的迷茫时,罗列了诸多教育问题,例如家长的困惑、教师的困惑、

学生的困惑,事例真实,原因分析到位,句句都说的我们心坎上了。特别是新八德实施的具体做法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方法指导。通过学习我感慨良多,亦引发了我们对感恩与孝亲更深入的思考,还有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反思。感恩、一种朴素而深广的伦理,感恩的情感是很朴素的,感恩的内涵又是非常的丰富,感恩的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集体、国家乃至天地自然建立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在危难之际能得到他人救护,那么他很自然地会对那个救他的人感恩戴德,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感。同样、一个人常常得到某人的帮助,那么他对这个帮助自己的人必然有着一种感谢之心。然而事实上,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无数的恩惠,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首先是父母之恩。我们的生命是籍由父母而生,父母给予我们以宝贵的生命,又费尽心血将我们养育成人。为了保护孩子,父母甘愿牺牲自己。其次是师长之恩。父母给我们以血肉之躯,而教师和长辈给我们以知识、经验的传递和人生的教诲。没有师长的教导和引领,我们将何以成人。如果没有人传递知识和人生智慧,人类可能将永远停留在蒙昧的原始社会。其三是,国家之恩。我们在祖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所食之物在这片土地上长成,所用之物取之于斯。因此,我们要感念国土之恩。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安定、人民要和睦,这有来赖于政府的管理,有赖于人民军队的护卫,因此我们理应感念政府的恩德,并在自己岗位上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其四是大众之恩。我们每日生存所必需的粮食是农民所种,所穿之衣、所用之物是工人所制造,还有赖于商人的流通之功,等等。因此,我们理应尊重所有的

劳动者,还要惜福、节俭、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回馈大众。通过报刊电视,我们能够看到有些青少年不顾父母勤苦和家境贫寒,贪图虚荣、恣情享受,让父母伤心落泪,有些学生不知尊敬师长、虚心求教,但炫己能,有些贫困学生接受了他人的资助而不知感谢,其内心的冷漠令人心寒,有些人整日怨天尤人,不去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总认为国家、单位亏欠自己很多。还有一些人为了一己之私,置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贪污腐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样一种自私、不知感激的局面,实值得我们教育界人士和广大家长的深思。首先,我们要从学校自身找原因。目前就普遍的情况而言,学校还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的,而且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几个学科。“三好”本来是以德为先,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事实上在“三好生”的评比中却总是将学习成绩摆在第一位,甚至只看学习成绩。学校有意无意之间在鼓励学生之间的竞争而不是相互的支持。在这样一种崇尚个人奋斗与竞争的环境中,孩子当然很难学会感激和体谅他人。其次,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也很多。问题之一,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总是尽其所能给予满足,未加节制。不加限制满足孩子的欲望,结果只能是增长孩子的自私和贪欲。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感恩,自私的孩子怎么懂得体谅他人。是故,古人才有“宠子不孝”之感叹。问题之二,家长望子成龙之心本无可厚非,但现在家长将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孩子的学科学习上,认为孩子只要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就会有好的前途。问题之三现在的家长不像从前那样对老师有尊重之心了,当然这与媒体过多的负面报道也有关系。如果说

教学生孝敬父母是学校的责任,那么教孩子尊敬老师无疑是家长最应当重视的事情。都说现在孩子难教,这与我们家长的身教和言谈有绝大的关系。其实孩子天性是向善的,感恩的意识和习惯应当从小就开始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份信念和坚持。 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道德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感恩与孝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一个人的道德发展奠定一种坚实的情感基础。我们应鼓励学生为家庭尽责、为报效祖国立志,而这也要从感念父母之恩、国土之恩、大众之恩开始。或有人言,这些与学习成绩有什么关系呢?我只要成绩好就行了。其实从大处着眼,从根本抓起,必将事半功倍。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学习不自觉、不认真吗?如果是为了自己学习,那么当他累了,不高兴了,或有其他更好玩的事。他就会偷懒、懈怠,不然何苦呢?反之,如果他懂得感恩,他就会自觉约束自己、努力学习,也能够尊敬老师、友爱同学。因为不这样做就对不起父母、对不起老师,乃至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天下百姓。 其实,感恩的道理很朴素,感恩的教育也不难。如果我们能够多启发孩子对父母和老师的感恩之心。多鼓励同学相互之间的支持和协作,相信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定会生机勃勃、气象一新。因为在相互支持和感激之际,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就有了心灵的交通。在这种充满支持和感激的气氛之中,学再多的东西可能都不会觉的累。是故,我们也应当反省,也许并不是孩子们的功课太多,而是我们没有发现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精神力量。三、孝应当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中华道德文化是“以仁为本”的、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修身立德的根本是内心之仁。但如果没有内心的

仁慈与恭敬之心。外在之“礼”行为习惯,就徒具形式,毫无意义可言。然而这个人人本具的仁性良知,常常被自私和物欲所遮蔽。因此,如何唤醒或开显这个仁性良知就成为道德发生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儒家的德育思想正是这样的一个理路,即从“孝道”开始,再由“悌道”拓展至他人,终能泛爱大众,四海之内皆兄弟、天下大同。 一个不知孝敬父母的人,我们很难说他能够真爱他人,更不用说去爱集体、爱祖国了。因此孝的教育应当成为学校德育重要的内容

总之,通过学习活动,今后我要将“新八德”落实到学校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心中,让“新八德”伴随着学生茁壮成长。

学习体会4
篇二:王宝寨讲座

听了王局长就“立志、孝亲、尊师、友学、常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等八德方面的教育内容,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与道德教育课,王局针就日常教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孝亲和法治教育,讲述了道德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并从司法理论与实践的视角研究现代青少年成长方向目标、素质培养和道德与法制教育等问题。王局长全面透彻的讲解在会上大感人心,深受启迪和震撼。

听了王宝寨和王起顺局长视频讲座后我校依据教育局2013年重点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深入落实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和落实弟子规“新八德”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师幼的文明形象,结合我园实际,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 以学习落实“新八德”为具体内容,广泛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让新八德内容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之中。从《弟子规》吸取营养,并结合我园实际情况,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及家园共育等方式让校园、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融入“新八德”教育思想,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王启顺及王欢著《道德与法制教育——183创新模式指导教程》及《成才之路,必由之路》,使我园教师深刻理解和认识学习实践“新八德”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加强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通过学习活动,全园师生提高了道德意识和增强了法制观念,收获极大。今后我校将“新八德”落实到德育教育中,使法律、道德根植于教师的心中,让“新八德”伴随着幼儿的茁壮成长。

孝行天下(心得体会)
篇三:王宝寨讲座

"孝行天下,和谐龙岩"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心得体会

11月28-29日,公司组织学习了"孝行天下,和谐龙岩"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

论坛,大家知道现代人心肠通常比较硬,不太容易被感动落泪的,但看了视频

不易落泪的我也被其论坛感动了,泪不止一次滑落。

此次在岩举办的公益论坛为期2天论坛,主办方邀请了北京大学教授张洪

泉、海南省司法厅原副厅长张发、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专家王宝寨、健

康饮食专家罗光升等多名全国著名的传统文化老师授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寻根》、《播撒中华文化种子,扎下守规矩的根》、《圣贤文化与家庭教育》、

《饮食与身心健康》等内容为演讲主题,以自己血和泪的教训史真诚地奉劝世人

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实实在在触动了人们柔软的灵魂,唤醒了人们

的纯善之心。其文化精髓之根本《弟子规》,被它所蕴藏的深厚内涵而打动,由

于自己的无知,错误地理解了很多圣贤的教诲,我甚至叛逆地将一些传统文化也

曾一度看成为封建糟粕。 以前,我从来没有真正感到过“我们是骄傲的中华儿

女”,觉得那是一句空口号。而此时我才明白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真正原因;

中华民族让世界人民喜爱的真正原因:因为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

的文化传统!造就了一代代贤良的中华儿女!王宝寨讲座。

看着视频感悟颇深:其一,懂得感恩。“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

基本要求,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能让父母为我们而感到自豪,做到

这些也算是给父母的一种报答吧。

其二,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人生

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大

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自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

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所

以不用羡慕别人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获得多少财富,过多么奢侈的生活,而自己

要把“努力学习,积蓄力量,努力工作,贡献社会”做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把自

己的梦想和对工作的热情献给热爱的工作事业,做有用的人。

我已为人父母,更应该看清世事,既然认识到在现代的家庭教育中缺少中华

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就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己的教育抓起,弥补上。以便

让我们的孩子在走上社会后,不会因为道德的欠缺而遭受挫折和失败。

蔡礼旭《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六讲
篇四:王宝寨讲座

蔡礼旭老师《做孩子一生的贵人》第六讲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二)

尊敬的王局长、诸位领导、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大家上午好!

回想九年前,2004年,也是7月份。当时,我们在海口办了“第一届幸福人生讲座”,为期五天,7月13到7月17号。当时,我们海口市教育局局长亲自来参与课程。那节课结束,我亲自送局长,当他的车子缓缓离开,我实在很激动、很感动,局长能亲自来关心传统教育,我一时激动就哭起来,就蹲下来哭了。男人哭,不大习惯被人家看到,就蹲下来。结果我们同事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都很紧张,我说没事,我是太感动了。因为在《德育课本》当中常常看到很多爱民如子的官员,有时候我们读着读着都泪流满面,可是非常喜悦,这种神交古人的感悟特别痛快,也以他们为榜样。而当看到海口市教育局局长亲自来听,感觉这些官员身上都有圣贤的风范,特别感佩。

这次又有幸见到我们王宝寨局长,他确实是我们教育界的榜样,确实是不辞劳苦在推展圣贤的教诲。尤其刚刚吃饱饭,看到我们望都三位干部走过来看到自己的领导,彼此的那种亲切,可以感受到他们是上下一心。所谓二人同心,其利可以断金。《中庸》又讲:“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我们国家民族将兴,必从知识分子、必从教育界承担起历史使命开始。而我们教育界的历史使命又从我们望都,我们王局长带头,又这么多干部,确实是竭尽全力的支持配合,一定可以在教育界做出一个非常好的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做事原则,就是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一个成熟的因缘,把它做成功。因为人力、物力、财力假如分散了,很可能到处都有机会,最后到处都做不成。我们这一次,有幸还可以听我们王局长,他们在望都推展的这些实际的经验。而诸位校长、诸位教育界的同道,你们很多人教育的爱心,教育的经验、智慧、能力都很高,我想我们这个班可谓是卧虎藏龙,所以也祈请诸位有经验的校长跟老师,我们不分彼此,都到望都来奉献我们一份力量。

跟大家谈到第四个重点,我们讲到“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我们要树立家风、班风、校风,以至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国风,以至于中国人要带领世界潮流,一定要从教学下手。而这个“教”字,“上所施,下所效”才叫“教”。父母也好,老师也好,长者也好,他首先要有正确的教育的理念、观念,他才有可能引导正确。

我们冷静的来看,几千年来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教育的内容是哪些重点?教育所要掌握的精神又是什么?首先,教育的目标。教学者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代表教学者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为家庭培养人才。而我们冷静观察一个现象,值得我们省思,每一年有这么多大学以上毕业的学生,可是企业界却说找不到人才。学校不断的培养学生交给社会,可是社会这些企业团体却觉得没有人才,那代表我们所培养的学生似乎跟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是很相应。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当然需要懂得做人、做事的栋梁之才。请问大家,你们有没有遇过哪个企业界的说:我要的人才就是学历很高的人才;我要的人才就是很会考试的人才。您有遇过这样的企业团体的负责人的请举手?所以我们是为孩子一生往后的家业、事业来努力,把影响他一生家业、事业最重要的做人做事的德行、态度教给他,就给他一生幸福了。所以从古代讲,几千年来都没有变。“为天下得人”,这是教育者的使命感。你“为天下得人”了,你教出一个范仲淹,利益了千千万万的人民。所以教育的目标:“为天下得人”,得人才,培养出人来。

从学生个人来讲,是“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这是我们《礼记·学记》的一句很重要的经句,可谓教育的核心点,增长他的善心。学生的恭敬心有没有不断增长?他的孝心有没有不断增长?他助人的心有没有不断增长?“救失”,他的坏习惯,他懒惰有没有改善?他傲慢有没有改善?他的贪心有没有改善?两个最重要的核心点:“长善”、“救失”。这是对教学者来说。因为老师也好、父母也好,假如没有抓到教育这个核心点,很可能耗了一辈子、耗了十多年的时间,培养不出人才出来。

诸位教育界的同道冷静观察一个现象,成绩第一名、第二名的孩子,毕业之后可能在路上遇到我们,远远看到我们,就从小路走掉了。反而是那个被我们骂得最凶的,甚至还被我打过的,可是我是为他好,一百五十尺左右,他手就举起来了:“老师好!”有没有?你说哪个孩子的心善?告诉大家,现在这社会当中有出息的,绝大部分都不是成绩第一名、第二的。成绩普通、中等,但是尊重老师,然后友爱同学,人际关系特别好的,以后有出息。成绩一、二名的,最多干什么?做一个专业技术人才,他很难成为一个领导者。也有,但不多。所以这些现象让我们冷静去思考,我们当老师、父母的,有没有时时能体恤到孩子内心的状态?他得善在下降,还是在提升?

我常常问社会大众,我说现在的人是小时候的德行好,还是成人的时候德行好?我们花了十几年培养人,最后他的德行越来越差,那不是值得我们思考?再问一个更细的问题,请问:学生是大一的时候德行好,还是大四的时候德行好?大学是神圣的殿堂,怎么变成堕落的地方?所以当我们不知道是“长善救失”的时候,事实上我们以为在利益孩子,很可能是在摧残孩子的悟性。

大家冷静去看看,小学生的眼睛非常亮,你给他讲什么故事,他感动得流眼泪。结果去大学,你讲这些同样可以感动人的故事,他听不进去。

我们就曾经观察到,一些比较调皮的孩子,但是很有感情。你给他讲孝道的故事,他流眼泪,然后一下课了跑过来,“老师这些故事真感人,真好听,你多给我们讲。”结果那个第一名、第二名的,你讲这个故事讲到一半,他说:“老师,你讲这个考试又不会考,不要讲了啦。”他的感受能力一直在下降。为什么?大家要了解一个重点,人为什么越来越麻木?因为他生命的动力就是“利”跟“欲”,他就慢慢麻木了。都用利欲来刺激他,而且那个刺激的强度要越来越高。

读书什么时候乐?边读边乐。现在的孩子读书,好像一直给他压压压,压到最后,考完试了,他好像就一定要去发泄一下,去跳舞、去玩乐,这样的现象其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好。甚至于大家冷静看一下,高考最后一科考完,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书从三楼、从四楼就扔下来。真正有教育敏感度的人,看到的不是书掉下来,是看到什么?看到孩子学习的心提不起来了。事实上,大学以至于他往后步入社会,都是他学习的黄金岁月。这段时间他不好好学习,他有什么智慧、他有什么学问,能够去经营他的人生?最关键的学习时光,却已经是提不起他学习的心,这样父母、老师以后会有操不完的心。

所以看到这个“长善救失”,给我们很多的省思。什么时候“长善”?什么时候“救失”?比方考试,考了试以后发考卷,就是最重要的“长善”跟“救失”的时候。假如这个时候老师不懂得“长善救失”,很可能在这种考试的氛围之下,学生的心都生病了。请问大家,成绩好的学生病得重还是成绩不好的?很难讲。每次暑假前夕,都有很多大学生跳楼自杀。这样的现象没有减少,因为我们没找到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他的心已经偏颇很久了,没有人

发现。王宝寨讲座。

我上一次在新加坡坐车的时候,一位女士她就跟我讲,她说我的一位邻居,晚辈,19岁自杀了。他的父母说,他的孩子“突然自杀”了。我就跟这位女士讲,这一句话不合逻辑。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昨天还觉得人生很美好,然后突然明天觉得不想活了,有没有可能?可是大家有没有看到他的父母用什么词?“突然自杀”了。

我们现在世间的人,几个人很清楚问题出在哪里?有没有冷静去思考?甚至于一出现问题,第一个反应是先怪别人,先推卸责任到别人或者是环境上面,因为我们缺乏传统文化“反求诸己”的人生态度。而更让我们吃惊的是什么?父母跟子女本来是连心,怎么现在孩子都已经走上绝路了,父母完全没有感觉,说“突然自杀”了。王宝寨讲座。

2011年,有一个最美的女孩,孟佩杰同学,她在山西临汾读师范学院。她的养母在她8岁的时候终身瘫痪,8岁的女孩,她的母亲是她的两倍重,养母,她的两倍重。她每天帮她翻身,帮她运动,就这样十几年,我们很难想象她的日子怎么过的。而她的养母不想连累她,积累了很多的止痛剂,打算一次吃下去自杀。她马上感觉到,跪着哭,“母亲,只要你活着就是我的心劲儿,有妈的孩子就有家。”她妈妈很感动。后来她真的很孝顺,上了大学还带着她母亲去大学附近租房子,感动当地的医院帮她母亲治疗,现在她母亲都可以坐轮椅了。

所以父母跟子女连心,为什么我们在整个社会现象当中,变成父母跟子女之间已经完全不知道对方的心了?那到底父母在乎什么?他考试几分?他的钢琴学到哪儿了?有没有给我丢脸?当我们所在乎的都是这些名利的东西,当然慢慢内心就会麻木了。今天,多少孩子的病都是出在考试考完之后,他的心偏掉了,没有人知道。其实,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所以我们当长辈、从事教育的人,我们后来的孩子别再走我们的弯路、冤枉路了。

诸位同道,你们的人生快乐吗?有一个女士二三十岁了,她母亲尤其每一次吃完喜宴回来,就跟她讲:“赶快嫁人!我去吃喜宴,每个人说,哎,你女儿怎么还没嫁?”到处问她。“我这个脸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你赶快给我嫁!”结果她女儿给她讲,“妈,你又不幸福,干嘛叫我嫁?”她妈妈愣住了,想了一下,“对哦,我常常跟我丈夫吵,干嘛叫她嫁?”过了一分钟,“反正你就是嫁就对了!”请问大家,我们的理智持续多久?因为我们太浮躁了,不知道人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其实这个故事让我们冷静思考,就好比今天你走在路上,掉到坑里面去了,幸好祖上有德,没有骨折,还爬得出来。请问你从这个洞爬出来,下一个动作你会做什么?对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那个洞太大了,要一下子填起来不行,先在前面五十公尺立个牌子,“前方有坑洞”,是不是?再慢慢把它填起来。因为这个洞太久了,两三代人忽略了,所以要补起来,还要两三代人锲而不舍,拿接力棒。

可是现在是什么?是掉下去以后,爬起来,然后躲到旁边的草丛里,“只有我掉下去,太不公平。”下一个人掉下去,“啊,太好了,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掉下去。”幸灾乐祸。现在真的有这个倾向。比方说人家失恋了,在那里流眼泪,然后你说,“啊,安慰一点了,不是只有我失恋,他也失恋了。”所以应该是时时想,自己的痛苦不愿意别人再受了。你一直在推你女儿赶快嫁,你又不知道那里是幸福还是坑洞,怎么拼命要推呢?所以人生常常天平要

拿出来,女儿的一生幸福比较重要,还是面子比较重要?幸福?标准答桉。标准答桉只会在考试卷上面出现,不会在人生实际情况出现。

那请问大家,天平又拿出来,孩子一生健康的人格、人生的幸福重要,还是他眼前的分数重要?标准答桉又出现了。但是我告诉大家,有中华文化就有方法,他同时可以人格健康,而且成绩会越来越好,而且是一辈子都好,因为他从根本解决问题。可是我们现在逼呀逼呀,他的成绩是什么?是一次好、两次好,小学好,或者初中好,或者高中好,总有一天他会不好。大家相不相信?为什么?因为他没有用功读书的根本动力。其实这些问题并不难思考,只是没人提醒,所以教育界的人一定要提醒父母,一定要从“长善救失”开始。

我父亲那一代的人,读书、工作、组织家庭、夫妻相处、教育子女,从来没让我爷爷奶奶操过一点心。我在我爷爷奶奶的脸上,从来没看过他们为我父亲皱过眉头,这离我们上一代而已。为什么?因为他们从小就懂得孝道,那是我们中华文化还有承传。五个兄弟姐妹,我父亲那一辈,我父亲71岁了,他们几个大学生,还有一个博士。我们家很穷,小时候都被人家瞧不起。所以这些兄弟姐妹很有志气,我有一个叔叔是博士,读书下课了,还跑去种田,帮忙,并不是拥有比人家多的时间读书,可是很珍惜每一刻,不敢浪费。然后边在那里插秧边提醒自己,以后好好读书,赶快有成就,父母就可以休息了,不要辛苦了。所以我爷爷好像是五十岁左右就退休了,因为他的孩子们孝顺。父亲和兄弟姐妹读书读得比较晚,我爷爷要去睡觉了,下令:全部去睡觉。孝顺,父亲一发号施令,全部躺下去了。然后我爷爷就去睡觉。我爷爷一睡着,他们听到声音了,全部再爬起来读书。

你看以前那兄弟情感很好,没钱,一支雪糕五个人一起吃,好不好吃?好吃。现在一个人吃三支还不好吃,有没有?还:“不要了,丢掉。”所以我们都走入一个误区了,好像有钱才会幸福;事实上有爱才会幸福,有天伦才会幸福,而不是有钱才会幸福。你看现在兄弟姐妹一想起五个人吃一支冰棒,那大家不是都笑开怀。那种兄弟之情,溢于言表。

所以读书不用人家操心,我父亲上大学都是吃牛肉汤面,从来没吃过牛肉面,因为牛肉汤面就是一块牛肉都没有,只有汤头而已。不忍心吃。父亲一个学期所有的钱拿到手上,就这么一点点,省吃俭用。所以后来经济好了,掉在地上的饭粒,父亲还是把它捡起来,那都是从小养成节俭的态度。

所以学习的根本动力就是责任心,就是孝心。请问我们的孩子增长这个善了吗?因为他有这种责任,事业跟家庭他决定不愿意让父母操心,都在哪里?《弟子规》,“亲所好,力为具”,“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他夫妻吵吵闹闹,父母要担心多久?包含“居有常,业无变”。现在的年轻人动不动就换工作,父母的心非常的担忧。

我们前天听王希海老师分享,您看那孝子的心多么的细腻!孝子心中只有父母,他时时能感觉到他父亲的需要,真的是同体。父亲舒服了,他舒服了;父亲难受了,他马上能知道,甚至连作梦都可以感应到。父亲烧了好几天找不出病因,你看他念念在想,感通了,作梦梦到爬梯子掉下来了,就想掉下来一定这个脚出问题,马上就去细细查看父亲的脚,果然在脚上找到了一个发炎的包包。所以《孝经》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孝经》又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真正爱父母的人不会对别人傲慢。为什么?因为孝心一开,人的仁爱之心就开了。仁爱之心是我们本有的明德,是被自私自利障住了,现在他念念只有父母,他没有自私自利了,他的仁爱心一出来,大家有没有看到,视天下的

父为自己的父母,他谈到多少老人痛哭流涕,他拿真正子女的心在看待这些老人。包含老人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他马上懂得他们的意思,这是人本有的仁慈心。在医院看一个老人脚稍微缩起来了,谁都不懂,他马上懂。老人不好意思,没帮他穿好裤子,老人也要尊严。所以我们的孩子孝心开了,都能像王希海老师这样的存心,我们这个国家、民族、每一个家庭,那都是幸福的未来。

我们再拉回来,冷静想一想,我们现在孩子学习的动力是什么?大家不要小看《弟子规》,学习的根本动力《弟子规》教了:“孝”;再来,“凡是人,皆须爱”,我要有更好的学问跟能力,我才好去爱护我们中国的人民,他会努力,这也是他的动力呀;他“亲仁”,他亲近老师,“我怎么报老师的恩?我要好好学习,不能让老师失望”,又是他的动力。

读书习惯,“余力学文”都有教,“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我们现在孩子学历越高,很可能越傲慢,那这句话就可以调伏他的傲慢,从小让他懂得“知行合一”。“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学习要专注的态度,现在孩子二十分钟都静不下来,太浮躁了,不专注,心散乱,都要教。“方读此,勿慕彼”,要专注,不要心猿意马。而且学东西,一步一步好好下功夫学,不要今天翻翻这个,明天翻翻那个,“此未终,彼勿起”。

再来学习的方法,“宽为限,紧用功”,他就懂得读书要计划,做任何事要计划。包含班级里面办一个活动,让同学们分工去负责。其实一个班里面,不就锻炼他如何当下属,如何服从,慢慢到如何做领导,如何规划事情,全部在一个班级里面可以锻炼。所以老师会不会教做人做事,差别非常大。懂的,这个孩子训练得非常懂事、会做事;不懂的,几年的岁月这样过去了。所以老师为什么不断的提升自己?因为他体会到,我早一有智慧,早一天有能力,我的学生早一天得利益。这个时候,每一个教育界的人都会不断的精进提升自己,他希望他的学生早一天得利益,对得这份信任,对得起这个因缘。所以“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现在的孩子几个人形成这个态度?一有不了解,好学、好问,马上去请教。一个学生只要好学好问,绝对有出息。

再来,学习的环境要清净,“房室清,墙壁净,几桉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一个人的环境杂乱,他的心很难定下来,而且他决定是考试的机器而已,他没有长善。一个人真正把课本的东西领纳在心上,他一定会恭敬人、恭敬事情、恭敬一切物品,他不会把房间搞得这么乱。圣贤教育不就是教我们真诚恭敬吗?那他有真诚恭敬心,怎么会房间是这样呢?而且你看,他做每一个动作都是定的。“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写字,写字也是“长善”,现在孩子的字都很乱,而且都斜一边。我现在看学生很厉害,不是这样笔握正写字,都是这样斜斜写,而且那个纸还是歪一边的。我很佩服他们的笔怎么这么厉害,歪着写可以写正。所以要练毛笔字,要方方正正。“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每一个动作都在修养自己,包含写字也是一样。他写得歪,心先病;他写得急,心先病。

后面还讲,“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他懂得自我保护,保护自己的清净的心、善良的心,这一点太重要了!现在的孩子看多少染污的东西,他的整个思想统统被这些东西障碍,邪念一大堆,心定不下来,没办法读书。在彭鑫博士的演讲当中就有提到,一个都是名列前茅的孩子,因为看了色情的书,最后就摧残身体。本来是足球队的骨干,最后瘦如柴。二十五岁左右去找彭医师的时候,看起来像个老头子,因为他的整个肾脏功能完全就快毁掉了。所以教《弟子规》有可能救了孩子的一生。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8037.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