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工作报告 时间:2020-03-25

【www.myl5520.com--工作报告】

“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
篇一: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农业机械化实现程度”调研报告

目录

一、前 言------------------------------------------第3页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背景-----------------------------第3页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第4页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市场规模-------------------------第6页

五、XX市推进农业机械化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第7页

六、怎样解决农业机械化所出现的问题-------------------第9页

七、发展农村机械化的意义----------------------------第12页 附录:调查问卷--------------------------------------第16页

“农村机械化实现程度”

调研报告

一:前言:

农业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农业各部门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各种机械代替手工工具进行生产。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之一。如在种植业中,使用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动力排灌机、机动车辆等

进行土地翻耕、播种、收割、灌溉、田

间管理、运输等各项作业,使全部生产

过程主要依靠机械动力和电力,而不是

依靠人力、畜力来完成。实现农业机械化,可以节省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强克服自然灾害的能力。 关键词: 农村机械化 机械装备农业 农村生产经营条件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背景:

农业机械化起始于资本主义侵入农业以后,其发展在欧美各国一般地经历了三个阶段:①半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19世纪中叶到末叶。特征是在农业生产上广泛使用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②基本机械化阶段。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特征是主

要作物的主要作业普遍采用拖拉机牵引的农业机械。③综合机械化(或称高度机械化)阶段。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特征是在农、林、牧、渔各业的各个环节上,及其产前和产后部门,都广泛地使用更为先进的农业机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在农业中的应用的增多,农业机械化正在向自动化发展。第三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只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使用农业机器。但受政治、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制约,迄今多数国家(地区)的机械化水平还较低。

三: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2013年1月21日我们的调研小分队前往XX市农机局,在那里我们了解到一些有关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些情况。

(一)旧中国时期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极端落后,是当时农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建国初期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随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和农业合作化的实现,农业机械化事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取得了显著成就。迄今虽然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生产仍是以人力畜力操作为主,但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改革开放以来

1978年以来,中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在形成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其基本点是:

①农业机械化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不仅重视增加产量和节省劳力,也重视农业机械化为农民增加收入。

②根据国情、国力确定农业机械化的

发展速度,与工业、能源、科技、资

金和劳力安排等方面的状况相适应。

③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农业生产

应实行人力、畜力、机力、电力相结合以及改良农具、半机械化机具和现代农业机器相结合。

④农业机械化为实现农业全面发展和农工商综合经营服务,其范围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牧、副、渔各业,以及各业的产前(如种子加工、饲料调制)、产后(如农产品加工、冷藏、装仓、包装、运输)诸环节,还包括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等方面。

⑤农业机械化的作业项目不急于求全,要优先选择增产增收效果显著,能减轻农忙劳动紧张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环节;在地区上不强求一律,支持条件好的地方先走一步。

⑥农业机械化要与其他农业技术的政策相结合,既要为推广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又要与继承优良传统技术相适应,从而创立中国自己的农业机器体系。

⑦农机产品以小型为主,大中小型相结合,以价廉、质优、耗能少、使用和修理方便为原则。

⑧重视农业电气化,特别重视农村小水电站的发展。

⑨妥善安排机械化过程中节约出来的劳动力的出路。

⑩农业机械的所有制与经营形式多样化,以适应实行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经济的新形势。农业机械除由集体、国家所有外,还可归农户个人所有。在经营形式上可以家庭自营、农民合伙经营、农户承包经营,以及由国家或合作经销组织设立农机服务(队、站、公司)经营。重视农业机械化的智力投资,培养出大批适应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的人材,等等。 我国农业在集体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机械化,是发展农业生产力的根本途径。

四、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市场规模

不同时期农业机械的发展模式不同,集体化时期由于人民公社形式的生产合作组共有生产资料,大中型农业机械发展较快;而土地承包责任制开始生产资料也私有化,该时期小型拖拉机由于其灵活性和低成本出现快速的发展。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业人口的减少,大中型农业机械的生产率优势开始显现,农业机械也逐渐朝着大型化发展。

以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设备为例,其保有量在公社化后期和土地承包责任制初期的低迷后,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联合收获机也在2000年前后增速明显加快的趋势。

2011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随着“十二五”规划中“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政策方向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0%左右”政策目标的提出,我国的农业机械产业将面临着更

农业机械行业调查报告
篇二: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农业机械行业调查报告

基于国内拖拉机市场

一、农业机械行业

1.农业机械: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所适用于的生产环节:耕、种、管、收、后处理。

2.中国的发展背景:·农业收入偏低

·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

·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上升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抛荒”现象严重

·人多地少(用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人口)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3.政策的鼓励:A.农业补贴政策:·农机购置补贴

·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原良种补贴、粮食直补

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

B.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

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C.土地新政促进规模经营: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等。

4.农机行业的关键指标:·粮食产量62144万吨

·中央农机购置补贴236.45亿元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63%

·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4283.68亿元

·农业机械总动力11亿千瓦

·深松整地作业2.05亿亩

·城镇化率56.1%

5.农业机械的分类:据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业机械分类》可将农业机械分为15个大类,49个小类(不含“其他”), 257个品目。 图1.1 农业机械分类

二、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计划期间实施和落实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得到发展,农民收入迅速增加,作为农业三要素的土地、劳动力、资金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2000-2008 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7.6%。2007 年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机生产国,2008 年我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995 亿元,同比增长31.5%,2009 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农机生产企业实现农机产值约480 亿元,同比增长近21%。(资料来源: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

图2.12013年全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

1.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① 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

截止2008 年我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 亿千瓦,2000—2008 年农机总动力保有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5.5%。我国近年田间作业机具发展较快,2008 年水稻插秧机保有量20 万台,比上年增长27.95%,近7 年复合增长率18%;联合收割机2008 年保有量71 万台,比上年增长12.27%,近7 年复合增长13.5%;耕整机年复合增长率9.8%。农用汽车增长率5.9%。2008 年我国拖拉机拥有量1,900 万台,近7 年拖拉机拥有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4%。

② 农机作业水平不断提高。

我国1957-2003 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0.7%,2004 年以后年均增长

2.7%。2007 年我国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达到25

亿亩,耕种收综合机械

化水平达到41%。2008 年我国机耕、机播、机收的总面积为26.5 亿亩,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61.8%、35.3%、32%,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5%。从作业环节来看,耕整地环节机械化水平高于种植、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 ③ 区域差距不断扩大

我国不同区域之间农机化水平差距不断扩大,北方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较高,南方丘陵山区机械化还处于起步阶段,2007 年该地区耕地、播种和收获等机械化水平仅为31.10%、1.42%、10.85%,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其中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20%以下的有云南、贵州、福建、重庆、广西、四川等。

三、国内拖拉机市场

据统计,2014年拖拉机保有量2334.8万台,大中型拖拉机572.0万台,小型拖拉机1762.8万台。受利好政策及市场刚性需求等因素的拉动,大中型拖拉机市场最近十多年实现了高速发展,而且自2010年开始已进入到成熟期,增速逐步放缓,结构调整特点突出,而2014年拖拉机行业的运行走势就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发生的。虽然2014年的农机补贴资金较之2013年明显增多,但由于刚性需求不足,大中型拖拉机全年需求较之前几年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有鉴于此,在新常态下2015年的拖拉机市场将往何处去?已成为目前业内人士共同关注的焦点。根据资料分析认为,2015年我国拖拉机市场或小幅上扬,并将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特点一:市场饱和,结构性调整成为推动市场的主要动力

我国拖拉机保有量巨大,市场早于多年前即已饱和。一项研究结论显示,全国各区域每公顷耕地上至少都有1千瓦的拖拉机动力,拖拉机的利用率十分低下,没有一个区域每千瓦动力完成耕地面积达到0.5公顷。

2014年与2013年相比,除南方低缓丘陵区和西南丘陵山区的拖拉机利用率略有上升外,全国其他地区的拖拉机利用率均下降。

从机耕率分析,2013年我国机耕率达到76%,2014年机耕率已直逼78%,这个数据意味着在我国可机耕的范围内,已经基本实现耕作机械化。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由结构性调整带来的更新。

2.特点二:增速放缓,需求升级

随着土地流转以及购机补贴政策的引导,终端客户构成发生明显的变化,以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为代表的大客户比重明显上升。由此决定了客户需求快速升级,小拖发展至中拖,水田作业马力升级至70~90马力,中原区域客户向120马力、四驱机型发展。这些变化进一步诠释了我国未来拖拉机市场需求的新变化。产品需求结构进一步升级,100马力及以上大拖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以合作社、农机大户、种植大户为代表的大客户比重明显上升。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从区域市场判断,“三北”作为我国大中型拖拉机的主流市场,近年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如果有变化,也只是内部之间的随机性调整。从2015年市场分析,东北区域或将出现反弹,中原区域由于拖拉机作业功能单一化,拖拉机收益下降,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产品动力升级较明显;以新疆为代表的西北区域或将出现小幅滑坡。

3.特点三:竞争加剧,洗牌加速

竞争是推动行业进步的第一动力,是实现行业升级的关键要素。2015年,拖拉机市场竞争呈现的新特点是竞争进一步加剧,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洗牌加速。

品牌竞争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随着市场消费的理性化,消费者由过去关注价格将进一步向品牌转化,随着中国一拖、福田雷沃、常州东风、约翰迪尔等企业推出大型动力换挡拖拉机,大中拖市场需求格局或将进一步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企业及用户对产品品质、技术含量、服务保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消费回归理性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是市场竞争层次进一步提高,高性能、创新产品将成为大品牌竞争的利器。 三是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随着农机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市场竞争将变的更加充分,部分中小企业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成为必然。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竞争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企业的发展机遇正被压缩在狭小的空间里,留给企业的只有一条路:拼实力、拼管理、拼创新,最终体现到拼产品质量与品质上。

4.特点四:高位运行,小幅反弹

从2015年拖拉机市场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市场需求或将呈现出需求量保持高位运行,增幅小幅反弹的特点。

中型拖拉机市场主要受市场周期性需求影响,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预计2015年或将出现小幅反弹,基于其坚实的基础——1800多万台的小型拖拉机的梯度更新。销量或将达到25万台左右,增幅徘徊在5%上下。

大型拖拉机从需求量判断,今后几年增幅会在12万台左右徘徊,内部需求结构继续向大马力方向发展,由于大马力拖拉机的增量有限,同时又消化了部分70~100马力段之间的数量,决定了未来几年或将呈现出企稳走势。预计2015年或将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并逐年递增。

根据我国大型拖拉机基本发展现状及所面临的环境,预计2015年10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市场销售或将达到5.5万台左右,以4%左右的增幅小幅反弹。

笔者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原因是:第一,随着农村土地流转的加速,将不断为大马力拖拉机拓展成长空间;第二,农业、农机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的快速崛起,将为2015年的大马力拖拉机市场发展培植肥沃的土壤;第三,以大中拖为主的巨大保有量的更新将成为大马力拖拉机需求的主要动力;第四,深松作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型拖拉机市场带来发展机会;第五,周期性需求和区域市场(如黑龙江市场)为市场反弹提供机会。

由于小型拖拉机市场在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小拖销售同比下降12.24%),因此受整体环境的影响,2015年或将出现小幅反弹,达到175万台,增幅在3%~5%之间徘徊。

之所以会如此,其理由是:第一,小型拖拉机早已进入衰退期,尤其是小四轮拖拉机,随着农村土地结构的变化,大中型拖拉机将进一步挤压小四轮拖拉机的生存空间;第二,手扶拖拉机(包括微耕机)近年在农机补贴的刺激下,出现了较快的发展,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市场日趋饱和,在机耕水平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其下滑趋势亦将逐渐显现。

四、外资品牌与自主品牌的竞争

图4.1 前十名拖拉机品牌

关于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三: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农业机械化调研组

一、基本情况

随着我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农机化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据调查统计,截止2006年,我市农机总动力达76.65万kw,单位耕地平均拥有动力8517kw/万亩,农机化综合生产水平达63%(耕、种、收三大主要生产环节按4:3:3计)。农机的保有量和机械化综合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尤其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的示范推广在全省遥遥领先。具体情况如下:

农机化作业水平

农机保有量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始(小型化)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农民开始积极购买小型拖拉机,并于90年代初得到迅猛发展和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实现了耕作和农业生产运输的机械化。二是快速发展(大中型化)阶段。90年代末,随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机械化联合收割技术的推广及跨区作业的开展,掀起了我市农民购买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的背负式联合

收割机的高潮,从1998年的7台套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猛增到2001年的1500多台套各种类型的收割机,三年多时间就基本实现了稻麦联合收获的机械化。三是由量向质转变(高新化)阶段。近几年,随着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向高性能和新式机具倾斜,加快了我市农业机械的更新步伐,一大批自走式、全喂入和半喂入联合收割机正逐步取代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特别是插秧机和小麦免耕条播机的推广运用,正逐步实现我市粮食栽(种)植的机械化。

近十年我市农机化发展较快有五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市政府十分重视农机化工作,推动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机插秧技术和小麦免耕机条播技术的推广工作。二是项目资金的拉动。近五年,市农机局共引进农机化项目资金600多万元,补贴推广了各类农机具2000多台套。三是市场化运作的带动。机耕、机播、机插、机收等市场化服务,既提高了农业机械的利用率,又增加了收入。四是随着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农业机械已成为许多农民致富的重要手段。五是中低产田和农业基础实施的不断改造,有利于农业机械的作业。

二、存在问题

1、小型农机利用率低。小型拖拉机占保有量的95.6%,而大中型拖拉机仅占4.4%,小型化十分严重,形成了农民家家办农机,户户小而全局面,其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闲置浪费。此外,动力机械作业单一,也严重制约了我市农机化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我市小型拖拉机有14200台,都是在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购买的,机具老化,油耗高,动力性能低。

2、社会化服务程度低。除了联合收割机的社会化服务程度较高外,我市农民的小型机械多是自用,农机化规模效益差,组织化程度低。

3、机械化插秧水平较低。我市小麦耕、种、收三大环节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水稻耕、收也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机械化栽插才刚进入起步推广阶段。虽然今年我市插秧机的拥有量达458台,占滁州市的3/4,全省的1/3,机插水稻4.5万亩(含大圹圩农场),但仅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不到5%。由于农村劳动力十分紧张,年轻女性已基本上不再从事高强度的栽秧劳动,全面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已迫在眉睫。目前,该项技术已十分成熟,只是一些农民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有些地方受到水利条件的制约,使水稻机插秧推广进度不快。

4、高新机具少。如收获机械,我市拥有量是2490台套,其中背负式联合收割机1125台套,占拥有量的45%,且多是桂林6号、常柴3号、上海向明Ⅲ型等,已明显属于淘汰机型,接近报废的背负式联合收割机就有280台套。小型履带收割机有1365台套,其中高性能的洋马、久保田等只有210台。

5、水稻收割价格高。今年水稻收割价格高达150元/亩,导致农业丰产丰收不增效。造成水稻收割价格高的原因一是由于水稻倒伏较为严重,且田块较潮湿,许多普通背负式收割机难以下田作业,履带全喂入式和高性能收割机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二是由于柴油紧缺,价格太高;三是价格管理不到位。

此外,农机管理服务体制不顺,农机推广经费缺乏,农业机械供求信息不对称等也是制约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三、意见和建议

1、利用购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购买大中型及高性能农机具,变小而全为少而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及政府配套部分补贴资金,并积极引导,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向高性能机具和新机具倾斜。

2、推广芦龙农事合作社的经验,以村为单位,整合农机资源,组建农机服务组织,走农机产业化、专业化道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充分发挥农机行业协会的作用,协会要尽快向民间化转变,让农业机械专业服务人员真正做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

3、农机与农技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大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宣传、培训、示范、推广力度,同时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和水利基础实施建设的步伐,适应机械化的需要。

4、农机部门会同物价部门进行干预,制定统一、合理的农机作业指导价格。政府尽快出台政策,根据各镇、村的耕地面积和农机总动力,合理、优先安排农业生产用油,并给予适当补贴。

5、健全农机管理体系,切实解决我市农机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农机管理与服务人员的经费问题。保证我市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力争早日实现我市的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调查报告
篇四:针对金华市某一农村机械化程度调查报告

新农村机械普及率调查

Heynimo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全面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坚持科

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现代化的农机装

备作为先进的劳动工具,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它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根本物质基础,也是实现村容整

洁的重要条件,农机安全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发展的保证。暑假来临,我们

决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机械化展开了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不仅将学到的东西

应用到农村生产中,了解到现代化农村发展情况,并且分析了机械化对农村发展

的影响。

一 基本概况

(1)调查概况

我采用走访座谈的方式了解新农村,学习新农村,平均每天走访六七户人家,

时间为三天,这样共走访约三十多户,占到新兴村人口的二分之一,达到调查的

目的,从村民购买机械的能力收入到机械化给村民带来的好处说起,对待村民对

农村的发展,生活的进步,和村民对农村机械化生产想法和意见做了详细的记录

和整理。

(2)新兴村概况

东营市是一座以石油生产和加工为依托的城市,但是我所调查的新兴村却没从

中受益。新兴村位于黄河入海口,其离黄河最近处达一千米。 该村人口357人,共74户,基础设施完善 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完善,

已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水、通电话、通电视,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

发展迅速。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土地,如棉花玉米果树小麦等,近几年收入方式有

所转变,由耕地面积较大,传统式的农耕习俗使耕地处在粗放经营的状态,开始

转入以农业种植为基本,各种副业全面发展的方式。

二 新兴村机械化普及率

2000年以前村里农业基本处在靠天吃饭的基础上,村里只有五六辆农用机

械,传统式农耕基本靠牛等家畜,生产和生活很不方便。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进

步,农村的生产状况大有改变。截止2010年,新兴村具有劳动能力的共74户(不

包含60岁以上户主),拥有主要机械拖拉机和农用三轮车,其中三轮车共有74

辆,,普及率达100%,共有拖拉机40辆,普及率达54.5%。此外还有各种配套的其他农用机械如收割机,播种机,旋耕机。大部分农用方面基本机械化,大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各种机械设备较全。在农忙季节农民能够方便快速安全的将庄稼收获,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也大大提高。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对机械化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进行了一下研究,机械化普及率升高从小方面来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社会发展进步,农用机械价格降低,人民的购买力加强,被调查者普遍表示可以接受目前商品价格,机械成了农业及副业生产的必需品,如十年前马力较小的三轮车8000元,而现在20马力的三轮车才一万元,一般村民都有能力购买。

二 本村位于沿河地区,适宜种植水果。80%村民的村民都有自己的果园,以前每到秋天果树收获的季节,交通不便,运输车辆较少,大量苹果积压卖不出去,致使经济有重大损失。近几年农民为了能在收获季节及早运出,获得更大的利润,大部分村民购买三轮车以作运输,农民收入大为提高,苹果也成了新兴村收入的主要支柱。

三 现在农民思想有所改变,不再像以前仅仅依靠土地种植,而是寻找各种方式,增加收入,如夏天运输买卖西瓜等时令水果蔬菜,冬天买卖棉花,这些都大大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这在有的家庭甚至成了主要收入。为此需要购买大量的运输车辆,这些车辆大部分为两用的,忙时可运输庄稼,闲时可经营运输贩卖生意。

鉴于新兴村的机械化发展,我又从网上查看了近十几年中国农村机械化发展,从小处着眼,从新兴村乃至中国农村来看,阻碍农村机械化主要有以下原因: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得地块过于零碎,现代化的机械耕作方式很难推广,因而导致小农经营的原始耕作方式仍在很多地方保持,这极大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阻碍了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

一是经营规模狭小,不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要求农业与其相关产业,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结合起来,在有关技术、经济参数上相互协调,实行一体化经营。这就需要农业机械化服务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从种植业的翻、耙、压、种、中耕、植保、收获到饲养业

的工厂化养殖、现代化温室建设,直到农产品的保鲜、贮藏、加工运输等,对农业机械品种需求大大增加,是现代农业的经营方式。分散的小手工劳动是形不成产业化的,妨碍了农业机械的使用。

二是规模狭小也有碍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将使农业生产结构由从单一的一元结构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发展,使农业生产由过去主要追求产量转变为在总量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追求多样化高品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和追求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目的对农业机械的采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农产小规模经营是无法适应这种结构调整的。

在发达国家,情况恰恰相反。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早已实现区域化、专业化、社会化,机械化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美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是家庭农场,75%的土地集中在少数大型农场和特大型农场主手中,大农场的经营规模一般在600公顷以上,且人员较少。人均经营面积高达144公顷,少的也达110公顷:农作物的各个生产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澳大利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的农场从50年代起就使用飞机播种、施肥和喷洒农药。加拿大平均每个劳动力拥有动力147千瓦左右,人均负担1120公顷土地、368头牲畜。法国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5%,平均每个农产拥有2台以上的机械设备,耕整地作业已经全部实现机械化,并且,为了扩大农场的规模,还专门成立国家土地整治公司,购买小块分散及农民自愿出售的土地,整治后再以适当的价格卖给一些具备发展条件的农户。可见,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三 机械化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机械化的升高对农民的影响最大,在调查过程中大部分农民都对农村机械化带来的好处表示感谢,他们都有自己对机械化的看法,有些看法甚至很具有代表性,为此我特意选出两户,表达一下当代农民的心声。

李德生,年龄46,有三轮车和拖拉机以及相配套的耕种设备,06年仅种植棉花一项就收入5万元,他也是我们村机械化开始的带头者。他在采访时说:“虽然我们是农民但是我们也懂得科技,没有科技,没有机械,人民收入是不会提高的。就像今年我种了一百多亩棉花,要是像以前仅播种一项,如果靠人力的话,成本将大大提高,现在用机械播种,不仅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大大节约劳动时间,这样的话我可以省下更多的时间去干别的,去赚更多的钱。还有现在种地再也不

是”等天吃饭“,我们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旱涝保收,这样我们农民才能干活更有劲。

郭道合,40岁,同样拥有三轮车拖拉机,属于在农村中的“能人”,比较善于发现各种赚钱机遇而且敢于去干。他首先敢购进三轮车而且用于蔬菜瓜果等各种农产品的贩卖,比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他说:我虽然是初中毕业,但是我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我们要敢于接触新式物,敢于学习,才能有进步。农用机械虽然是科技,但是这是给我们农民使用的,我们就应当去买去用,这样才能发展。还有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出去闯一闯,农村机械化就是用更少的人去种更多的地,那些闲下来的人去干别的,去创另一片天地。

听到这些人的话,我不禁佩服,在农村也有很多农民有自己开明的看法,他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去更好的生活。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机械化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小环节。在未来的社会中,农村机械化还需要近一步的发展和调整。农村机械化应对应农村和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把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和区域化布局结合起来,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区域,建立起规模、结构、布局合理的农业机械化发展体系。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继续稳步发展小麦、水稻生产机械化,为粮食稳定增长和粮食安全服务。二是大力研制开发蔬菜生产、畜禽水产养殖和特种经济作物生产精深加工机械,为外向型农业服务。三是积极推广有利于减少污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机械设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服务。

综上可以看出,我们国家的农村机械化虽有一定进步,但是仍有很多不全面的地方,与欧美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农村机械化的路还有很远要走,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还有很远要走。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273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