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自我介绍 时间:2020-02-17

【www.myl5520.com--自我介绍】

贵阳介绍
篇一: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贵阳 贵阳是中国贵州省的省会,位于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和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工业基地及商贸旅游服务中心。贵阳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被中国气象学会评为“中国避暑之都”,良好的气候资源,尤其是在夏季让人感到凉爽和舒适,非常适宜旅居和外地客商避暑。

中文名称:贵阳

外文名称:Guiyang Municipality

筑城,林城,中国避暑别名: 之都

行政区类省会,地级市 别:

所属地区:中国西南,贵州省

下辖地区:三县一市六区

政府驻地:金阳新区 林城东路

电话区号:0851

邮政区码:550000

地理位置:贵州省中部偏北 面积: 8034平方公里 人口: 4324561人(2010年) 方言: 西南官话-昆贵片-贵阳话 气候条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 件: 著名景黔灵山公园,青岩古镇,花溪公园,甲秀楼,点: 文昌阁,天河潭 机场: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 火车站: 贵阳站,贵阳北站(贵广高铁) 车牌代贵A 码:

简介

贵阳市位于贵州省中部,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上,川黔、贵昆、黔桂三铁路交点,大西南川、滇、黔、藏四省中距出海口最近的省会,属全国东部向西部高原过渡地带(东经106° 07′ ~ 107°17 ′,北纬26°11′~ 27°22′之间)。地形、地貌走势大致呈东西向延展,地势起伏较大,南北高,中部低。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大量分布,既有高原山地和丘陵,又有盆地和河谷、台地,海拔最高为1762米,最低506米,市区中心海拔1071米。东、南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瓮安、龙里、惠水、长顺4县接壤,西靠安顺市的平坝县和毕节地区的织金县,北邻毕节地区的黔西、金沙两县和遵义市的遵义县。

1

市名来历 城在林中

贵阳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山南水北为阳)而得名,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古代贵阳盛产竹子,以制作乐器“筑”而闻名,故简称“筑”,也称“金筑”,别名“林城”、“筑城”,素有“避暑之都”之美称。古称矩州(唐)、贵州(宋)、贵州行省(明)、贵阳府(隆庆三年 1569年)、黑羊箐、金筑司等。 市花

兰花、紫薇

市树

樟树、竹子

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

地标

甲秀楼、贵阳国际会展中心、筑城广场、贵阳大剧院、贵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凯宾斯基酒店、亨特金融中心、贵航喜来登酒店、金阳世纪城

城市名片

贵阳是一座“山中有城,城中有山,绿带环绕,森林围城,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化城市,享有“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的美名。 中国避暑之都

2011年“中国十大美丽城市”榜首

2011年“中国十佳最具开发潜力城市”

贵阳之夜

2011年“中国十大最具潜力会展城市”

全球避暑旅游名城

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首个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舞蹈之都

全国双拥模范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

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

中日环保示范城市

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城市

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

全国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

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首

2006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2008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2011年“中国十佳宜居城市”

2011年“投资环境十佳城市”

2011年“十大休闲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

历史沿革

东周以前:贵州为荆州西南裔。属于“荆楚”之一部。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牂牁国之辖地;春秋末期,牂牁北部领土,仍以夜郎邑为中心,定国号为“夜郎”战国时期 归属南夷夜郎国。

汉时期:由牂牁郡所辖。

唐朝时期:属于矩州,宋朝时期称贵阳为“贵州”。

元时期:至元十六年设立八番罗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设立顺元等路军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顺元、八番两宣慰司合并,设立八番顺元宣慰司都元帅府于贵阳,仍然称作贵州,但元朝统治者称顺元城。

明时期:设立贵州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于贵阳,贵州正式成为明朝的第13个行省。 清时期:设立贵州巡抚驻贵阳军民府、后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

民国时期:1914年设立贵阳县,属于黔中道。1920年贵阳县直属贵州省长公署。1936年贵阳县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37年贵阳县直属省政府管辖。1941年7月1 3

日,贵阳市正式成立。1944年 贵阳市设九个区,其中一至五区为城区,六至九区为郊区。

1949年:贵阳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4月24日贵阳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修文成立。

1950年:贵阳市划分为七个区。一至四区为城区,五至七区为郊区。 1952年:贵阳行政专署撤销,设贵定专区。

1954年:贵筑县划归贵阳市管辖。

1955年:贵阳市人民政府改称贵阳市人民委员会。

1957-1958年:撤销贵筑县,将原贵筑县大部分地区划入贵阳市,将原安顺专区的清镇、修文、开阳三个县及原属黔南州的惠水县划归贵阳市管辖。1958年2月接管贵筑县辖区。

1963-1967年:1963年10月开阳县划归遵义专署,修文县、清镇县划归安顺专署,惠水县划归黔南自治州。1967年3月成立毛泽东思想贵阳市革命委员会,同年8月,改称贵阳市革命委员会。

1973-1982年:1973年6月建立白云区。1982年8月将贵阳市革命委员会恢复为贵阳市人民政府。

1992-1993年:1992年清镇撤县设市。1993年6月撤销花溪区小河镇、南明区小河街道办事处,成立市辖副县级小河镇。

1996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原由安顺地区管辖的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划归贵阳市管辖。

2000年4月开始建设金阳新区。

2001年设立小河区。

地理环境

环境

花溪河畔

贵阳市环境保护工作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地方性环境法规体系。“十 4

二五”期间确保单位GDP能耗继续下降;清洁能源使用率提高到6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和省的要求以内,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5%;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以上,切实加强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森林覆盖率达到45%。 2004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贵阳“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007年,贵阳市森林面积达到427.2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1.78%,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5148.04公顷,绿化覆盖率41.12%,绿地率39.88%,人均公共绿地9.45平方米,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5.15平方米。2008年,贵阳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已达42.1%,荣获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总面积132万亩的第二环城林带已经形成。再加上原先建成的长70公里、宽1-7公里,总面积13.6万亩的一环林带,无疑为贵阳的生态环境装上了“双保险”。

贵阳城区绿化走上了“绿化、美化、彩化”协调发展的道路,形成了以公园、市区主干道、滨河、广场绿化及环城绿带为主体,各次干道绿化及机关、学校、企业、住宅区庭院绿化为补充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园林绿化体系,达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标准。贵阳步入了中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行列,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贵阳还拥有全国卫生城市、中日环境合作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

气候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市中心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处于费德尔环流圈,常年受西风带控制,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气候特点。冬季常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易出现连阴雨天气。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低温度为-7.3℃,其中,最热的七月下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均仅为11.3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尤其在夏季,贵阳夏季平均温度为23.2℃,最高温度平均在25-28℃之间,最 5

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篇二: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立足遵义市情

不断推动增比进位突破取得成效

——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遵义市统计局课题组

(2011年7月)

课题组负责人:宋义松

课题组成 员:文正华、冉隆祥、王 莉

执 笔:文正华

市委课题要求: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1、系统分析遵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研究提出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的工作目标

3、研究提出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的工作思路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4、研究提出实现增比、进位、突破的政策建议

立足遵义市情

不断推动增比进位突破取得实效

——遵义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分析与研究

遵义市统计局课题组

2011年7月

解放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遵义发生了翻天巨覆的变化,一代又一代的遵义人经过不懈努力和顽强拚搏,已经在一穷二白的黔北大地上完成了工业化初级阶段的任务,正在向工业化更高阶段和全面小康的目标迈进。

但是,走出遵义,走出贵州,走出西部,遵义与外面的差距随处可见,尽管我们取得了遵义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骄人成就,但和全国及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遵义仍是欠发展、欠开发地区,所以,新来的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遵义提出了“增比、进位、突破”,“创业、创新、创优”和“加快发展、提速赶超、实现跨越” 的要求,明确提出遵义要在打造贵州发展“金三角”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省委、省政府对760万遵义人民发出的新的前进号角,是新形势下遵义加快发展的新要求,更是全市上下必须努力奋斗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一、遵义经济发展与全国、全省及西部地区的比较

1、遵义经济发展与全国比较

——经济总量比较

遵义国土面积30762平方公里,占全国的0.32%;2010年年末户籍人口764.16万人,占全国的0.57%,常住人口612.70万人,占全国的0.46%;生产总值908.76 亿元,占全国的0.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1.84亿元,占全国的0.22%;财政总收入141.30亿元,占全国的0.17%;地方财政收入57.59亿元,占全国的0.14%;地方财政支出194.20亿元,占全国的0.26%;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157.00元,占全国的0.1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98.16亿元,占全国的0.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0.25亿元,占全国的0.12%;进出口总额2.01亿美元,占全国的0.01%;旅游外汇收入0.04亿美元,占全国的0.01%。

——人均水平比较

2010年,遵义人均生产总值14799元,为全国的49.8%;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07元,为全国的43.3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940元,为全国的31.0%;人均财政支出3170 元,为全国的57.7%;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8884元,为全国的35.2%;人均金融贷款余额9763元,为全国的27.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37元,为全国的57.2%;人均进出口总额33美元,为全国的1.5%;人均旅游外汇收入0.61美元,为全国的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2918元,为全国的88.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79元,为全国的80.0%;农民人均纯收入4207元,为全国的71.1%。

——经济结构比较

2010年,遵义市生产总值的构成比例为15.4:41.8:42.8 ,全国为10.2:46.8 :43.0,遵义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

重为84.6%,比全国低5.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5%,比全国低5.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财政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4%,比全国高2.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7%;比全国低9.2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7.3%,比全国低53.1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8%,比全国低54.5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9%,比全国低7.5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比全国低48.1个百分点。2010年,遵义市单位GDP能耗 1.755吨 /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0.7倍,单位GDP电耗1868千瓦时/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5.3%(2009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026吨/万元,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1%。

从以上经济统计数据比较中可以看出,遵义市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人均占有情况与全国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还很艰巨。遵义经济发展水平与遵义在全国的知名度很不相称。

2、遵义经济发展与全省比较

——经济总量比较

遵义国土面积占全省的17.5%;2010年年末户籍人口占全省的18.2%,常住人口占全省的17.6%;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17.3%;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10.8%;

地方财政支出占全省的11.8%;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全省的15.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全省的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19.6%;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6.4%;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的3.2%。

——人均水平比较

2010年,遵义人均生产总值为全省的111.9%;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全省的98.2%;人均财政总收入为全省的82.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全省的61.2%;人均地方财政支出为全省的67.1%;人均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全省的89.1%;人均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全省的59.0%;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全省的111.0%;人均进出口总额为全省的36.3%;人均旅游外汇收入为全省的16.7%;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全省的10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全省的108.0%;农民人均纯收入为全省的121.2%。

——经济结构比较

2010年,贵州省生产总值的构成比例为 13.7:39.2 :47.1 ,遵义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4.6%,比全省水平低

1.7个百分点;遵义规模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4.5%,比全省水平高7.8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5.5%,比全省水平低5.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比全省水平低5.3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4%,比全省水平低14.3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7.3%,比全省低33.0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5.8%,比全省低59.3个百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
篇三:黔南州单位gdp能耗

存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检

高二地理试题

命题人 蒋玉华

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答案。) 下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若某直升飞机从乙地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是

A.向正西方向 B.向正东方向

C.先西南,后西北 D.先东南,后东北

右图为“某区域简图”,读图完成3题。

3.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最可能自流入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4~6题。

4.该岛位于( )

①东半球 ②西半球 ③北半球 ④南半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

A.东部高,西部低 B.西部陡,东部缓

C.南部高,北部低 D.北部陡,南部缓

6.据图判断该岛南北宽大约是( )

A.0.7千米 B.1.6千米 C.2.5千

米 D.3.6千米

读我国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7--9题。

7.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是长江水系与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B.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C.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D.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8.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的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①处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B.②处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③处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D.④处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

9.图中①②③④地形区发展农业的条件及面临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水土流失严重,陡坡应退耕还林还草 B.②处地势平坦,红壤广布,土层贫瘠

C.③处灌溉水源充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 D.④处土壤盐碱化严重,多中低产田

中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

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

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

图(图5),回答10—11题.

10.若a为12℃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

能是

A.8℃ B.6℃ C.9℃ D.10℃

11.若m、n年两条纬度线相距55千米,则甲乙

丙丁四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4题。12.

图示区域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 590米 B. 650米 C.500米 D.450

13.图中湖泊的面积约为 A. 50平方千米 B. 30平

方千米 C. 20平方千米 D.80平方千米

1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有可能发生泥

石流灾害的是 A.甲 B.乙地 C.丙地 D.丁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15~16题。

15. 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16. 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

答下面17~18题。

17.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

最高点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18.若甲、丁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0千米,

要在边长为2米的图幅中完整绘制该区域图,所

选用的比例尺应为( )

A.1:40000 B.1:20000 C.1:4000 D.1:200000

下图是沿106.5ºE经线的地形剖

面及1月、7月均温和年降水量曲线

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北部山地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大约位于A. 山顶2800米处

B. 南坡海拔2000米处 C. 南坡海

拔2500米处D. 北坡海拔2100米处

20.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下面的图甲是某同学到野外旅游

时绘制的当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

米),图乙是他沿图甲中某线路(图中

四条线路路程均为6千米)行走的路

程、速度变化图。据图回答21~23题。

21.图甲的比例尺为( )

A.1:10 000 B.1:30 000

C.1:100 000 D.1:

300 000

22.该同学行走的路线及方向分别是

A.A1B1 东北方向 B.A2B2 西南方向

C.A3B3 东南方向 D.A4B4 东北方向

23.当该同学走到图乙中的M点时,其出发点

到M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

A.190米 B.140米 C.120米 D.100

图4是“我国某地区1978—2012年农业产值结构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长江三角洲

25.该地农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城市化快速发展

C.粮食政策调整 D.灌溉技术的发展

下图为“我国区域产业二氧化碳减排

效果比较示意图”,完成26~28题。

26.我国节能减排任务最紧迫的区域

A.京津地区 B.东部沿海地

C.中部地区 D.西北地区

27.南部沿海地区减排压力较小,这

是因为

A.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B.高耗能的重工业比例小

C.科技水平高,减排效率高 D.能源结构以清洁能源为主

28.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的比重 ③增加森林面积

④提高单位GDP能耗 A.①② B.①③ C.②

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A地区近年来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酒

粮造业原料生产基地,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

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30.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我国的第四座航天发射中心将“落户”海南。我国已建成使用的三座

航天发射中心是:酒泉、西昌、太原。航天发射中心的选址,要考虑水源、

气候、气象、交通、地球自转等因素。读图2,回答31~32题。

31.与前三座航天发射中心相比,我国第四座航天发射中心最突出的区位

优势是①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快 ②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③海上运输方

便④大气能见度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我国的四座航天发射中心中,同时位于外流区和西部经济地带(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海南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310.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