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活动总结 时间:2020-02-16

【www.myl5520.com--活动总结】

公司在采购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公司采购治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

法 摘 要:

基于采购管理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日益重要的背景,通过对xx公司采购管理的现状的实际调研,分析探讨了公司采购管理中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采购管理问题的思路及方法,并通过供应商管理、策略采购和电子采购给公司带来采购理念的转变,为公司节约成本,提高了竞争力。

关 键 词:采购管理 供应商管理 策略采购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合作伙伴关系、信息技术进步以及管理思想的创新,使得企业之间竞争的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采购领域的变革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企业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为指导,使采购从以交易为基础的战术职能上升为以流程为导向的战略职能从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经验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增强成本控制、高效利用资源、改善服务和增加收益起到硕大的推动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信息化网络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步形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产品的交货期、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改进服务等多方面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对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做出快速反应,因此许多企业推出了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21,用定制的个性化产品去占领市场,赢得竞争的胜利。

xx 公 司 也正是面临着这种竞争环境,为既能满意顾客个性化需求,又能满足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而采取了准时制生产、灵敏制造生产经营方式。然而,定制生产模式也存在着不可回避的问题,如:生产批量小,产品品种多.设备利用率低等。随之而来的是这种生产经营方式在采购环节上也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难题,多品种、小批量的准时制采购难以形成批量采购,产品质量难以控制,交货期难以保证等。 本文正是结合xx公司在采购工作中理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解决对策,从而在企业的理论采购管理活动中增加产品采购批量,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交货期,保证准时制采购活动的实现。 2 xx公司采购管理面临的问题

理论工作中,xx公司为适应准时制生产模式管理活动的要求,采取以销售订单驱动生产订单,以生产订单驱动采购订单,供应与需求双方都围绕订单运作的生产运行方式,企业的采购方式与生产方式是并行的,也就是要求企业的采购方式必须实现准时化、同步化运作。当生产部门在接到供应部门根据销售部门所签订订单所制定的生产计划后,开始安排生产;同时,采购部门在接到供应部门根据生产部门所反馈的

物料需求计划后制订采购订单,当采购部门产生一个订单时,供应商即开始着手物品的预备工作。与此同时,采购部门编制详细采购计划,制造部门也进行生产的准备过程,当采购部门把详细的采购单提供给供应商时,供应商就能很快地将物资在较短的时间内交给XX公司。当需求发生改变时,制造订单又驱动采购订单发生改变。企业的生产目的是为订单生产,而不是为库存生产;企业的采购目的是为订单采购,而不是为库存采购。准时制采购使企业适应了多变的市场需求,增加了供应链的柔性和敏捷性。

但由企业自身所生产产品、生产管理方式以及与其相结合的采购管理方式的特点所决定,HC公司在采购管理理论工作中存在着一些皿待解决的难点问题,这些难点问题假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将影响企业采购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

2.1 供应商交货及时率低影响准时制采购的实现

交货及时率是准时制采购所强调和考察的主要指标。XX公司的供应商交货及时率低的影响因素很多。首先,在XX公司的供应商中,有一部分供应商由于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根本没有意识到交货及时率对采购方以及整个的供应链运营运作的重要影响,另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落后,在生产计划,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运输各个生产环节中存在问题,无法保证交货及时率。其次,XX公司的小批量订单使供应商无法保证交货及时率。每个供应商都有生产计划,当XX公司反复的给供应商下单,由于供应商的生产任务量大、生产计划安排得很满,供应商会按照自己企业的理论情况来制订生产计划和安排生产,这样,缴获及时率无法保证。

2.2 多品种、小批量准时制的产品采购方式采购工作量大

准时制生产系统是在自动化、电算化的情况下,合理规划并大大简化采购、生产及销售过程,使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出厂进人市场能够紧密的衔接,尽可能减少库存,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综合经济效益目标的一种先进系统。为了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销售订单需求的不同,XX公司目前采用的正式这种先进的准时制生产系统,多品种,小批量定制的安排生产,结合这种生产方式,公司在采购管理工作中推行的是准时制采购,以用户需求驱动生产订单,以生产订单驱动采购订单,最大限度地降低采购成本,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库存,最大限度地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速度。

但由于订单驱动下的采购管理需求是离散的,耗费是不稳定的,频繁按需求批量生产,造成了日常采购工作任务繁杂。

2.3 多品种,小批量采购造成公司采购成本增加多品种 , 小批量准时制采购对供应商的交货期有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使得供应商无法整合采购商的采购订单,造成供应商送货频繁,同时也会造成公司由于收货造成的关务整理费用,仓库检验,收料费用。

2.4 供应商管理的不足

制造业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的筛选,资信评估,合作评估及合作制度等.现在本公司并未重视这项工作。通常的情况是,采购大权由某位负责人独掌;对供应商缺乏评价,即使采用招标制,考察的内容也局限于价格,从而导致不能选出合格的供应商,并在日后的合作中遭受损失;对供应商的合作状况没有记录和评估,产品及服务得不到改进。与现有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且不易发展新的供应商。即使是以招投标方式的采购,也同样面临地域限制,流程不透明,过程烦琐,人力与资金耗费硕大等限制。上述因素均造成了企业整体采购成本的居高不下,难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形成规范高效的采购管理。采购管理成为企业在发展中的瓶颈。

3针对XX公司采购问题提出的对策

结合 H C 公司采(gong1 si1 cai3)购管理工作的理论情况Inc公司应该通过对采购物品及其供应商的战略地位,完善对供应商的开发、选择与评估体系来加强供应商管理,通过实施策略采购,电子采购等一系列具体可行的采购管理战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工作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加强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最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1 策略采购的大力运用

传统的采购是:用合适的价格,适当的时间,适合的数量和质量的物料输送到适合的地点。采购活动是短期的和零散的,在市场竞争、硕大的价格压力和考虑供应商关系等种种因素下,都要求企业用更加策略性的方式去购买产品和服务。策略采购〔3]就是针对某一特定物资或服务,通过内部客户需求分析,外部供应市场、竞争对手、供应基础等分析,在标杆比较(benchmarking)的基础上设定该物品的长短期的采购目标、达成目标所需的采购策略及行动计划.计划内容包含采用何种采购技术、与什么样的供应商打交道,建立何种关系,如何造就与建立对企业竞争优势具有贡献的供应商群体,日常采购执行与合同如何确立等。策略采购现己被世界500强的1/3企业采用,通过策略采购,企业一般可以降低采购成本10%15%

3.2 实施年度采购,增加采购批量,降低采购成本

由于销售订单驱动下的多品种、小批量采购,需求是离散的,耗费是不稳定的,频繁按需求批量补给生产会造成因无法形成经济采购批量而使采购成本增加,而且极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因此,在理论的采购管理工作中,XX公司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采购批量,平抑采购产品价格,降低采购成本。首先 , 采 购部门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销售部门的信息沟通,得到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通过与生产部门的信息沟通,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计划,通过这些措施确定一定时期内的采购需求量,然后根据猜测的采购需求量,整合采购订单,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协议,实施年度采购来增加采购批量,即用承包年采购量、分期交货来代替常常性的小批量采购,以形成产品的经济采购批量,降低产品采购成本。其次 , 通 过分析主要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市场长期价格走势,结合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与供应商先期签订订购合同。要确定这些原材料的长期价格走势,然后与使用这些原材料提供相关零部件产品的供应商,针对价格波动较大的产品,与供应商签订跨年度长期订购合同,旨在减小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稳定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3.3 加强对供应商的过程控制

按照 XX 公司现有的采购工作流程,在对供应商正式下达批量采购订单之前,需要对供应商提供的样品进行检验,测试;样品合格后,再进人小批量验证阶段;小批量验证合格后,XX公司才正式给供应商下达正式批量采购订单。对正式订单的产品验收只是在产品送达工厂时才进行质量检验。可见,XX公司目前在采购管理方面缺乏的是对供应商的过程控制。

首先,协助供应商建立并完善符合XX公司要求的质量控制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供应商对所提供产品的质量控制能力。只有拥有了完善质量控制体系的供应商才能从原材料采购,工艺准备,人员准备,生产加工,质量检验,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其供应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与供应商密切配(qi2 ci4 _yu3 gong1 ying1 shang1 mi4 qie4 pei4)合,制定积极有效的供应商质量目标以及相应的条款以促进供应商持续改进其产品和服务质量。此目标应该包括产品技术参数、公差范围、应用材料以及产品性能等关系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所设置的质量目标的考核与评估,进而达到促进供应商持续改进其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产品合服务质量的目的,加强对供应商的过程控制后,设立考核评估目标的约束激励机制。为提高供应商的合作积极性,保证所设立的质量和成本目标的实现,XX公司还应与(gong si hai ying yu)供应商设立双方认可的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相应的约束机制包括:减少订货批量,供应商赔付因其产品质量问题所造成的损失,甚至终止双方的合作协议等;相应的激励机制包括:增加订货批量,对质量稳定的产品实行质量免检,延长双方的合作期限等。所有这些约束激励机制的设立都应建立在进一步巩固XX公司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基础上,而不是破坏彼此间的合作关系[,]。以上 采 购 管理的解决对策(guan3 li3 de0 jie3 jue2 dui4 ce4)力图实现XX公司缩短采购周期,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物料质量,快速适应企业所面临的现代采购管理多样化目标。

工程竣工验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一、工程竣工验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是互相“提携”、“护短”,确保工程竣工验收顺利过关。有人说“工程要顺畅,攻关紧跟上;舍得去投入,各种手段上;确保都满意,成功就有望”。在当前的建筑市场中,这话中含着很多的现实与无奈,作为参与工程建设的各方,要想顺利地参与其中,既会有一些合理合法的做法,也会使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否则,就会在工程施工中步履艰难,因为从工程投资立项到招投标、从施工到结算,每一个环节就如同一道关卡,即便是在工程竣工验收时也不例外。有权负责工程竣工验收的部门和人员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左右工程竣工验收的结果,无权的单位和个人想让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有时候会不择手段地用金钱等违纪违法手段来进行“投资”,打通“关节”,把和自己一同参加施工、设计、监理的单位一起联合起来,在工程竣工资料上互相“帮助”,甚至在发包方、参加工程验收的建设管理部门等的共同参与下,互相“提醒”、互相“护短”,大家心照不宣地按照要求让工程竣工验收顺利过关;即便是发现一些问题,也是大而化小,或是作为遗留问题善后处理,不影响到验收的通过。这种私下的“权”和“钱”的交易行为,就容易滋生竣工验收中的腐败和不正之风。很多人都不会忘记1998年那场发生在长江沿线的特大洪水,8月7日,被一些人称为“固若金汤”的九江防洪工程大墙发生溃堤,大堤被撕开50多米的口子,江水直扑城区;更出人意料的是,在倒塌的防洪墙里,竟找不到一寸钢筋,这个投资上亿元的“钢筋水泥工程”竟是一个“豆腐渣工程”;要知道,九江作为华东重要交通枢纽,可是被国家防总列为1998年长江防汛“死保死守”的重点之一。“固若金汤”的承诺在溃堤的事实面前显得是那样的不堪一击,不知在施工的时候,发包方和监理在施工现场没有看到钢筋怎么就能闭上眼睛签上自己的名字,不知一些检测机构是否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进行过检测,不知当时的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盖章的单位和个人是怎样互相“护短”,让工程通过了竣工验收,但肯定做了这样的共同努力,才得以让这样的工程通过了验收。

二是工程竣工验收被作为工程项目建设中的最后一道关卡,用于最后的权力寻租。工程竣工验收这个环节一通过,一项工程基本上就可交付使用,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各方就基本上完成了使命,因而工程竣工验收既可以看作是对工程质量检测、把关的最后一道“门槛”,也可能被一些人利用来作为权力寻租的最后一次机会。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如果留下质量隐患,或者变更设计、追加投资没有充分理由,或者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评定等级,设计、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或者相关人员就会在竣工验收阶段想方设法弄虚作假,主要的手法就是贿赂验收人员或者通过各种渠道给验收人员施加压力或影响。一是建设、设计、施工单位行贿质监机构的管理人员或者通过更高层单位和领导对他们施加影响,使其对工程质量不认真查验,让质量不合格的工程通过验收;二是参与验收工作的有关人员明知工程质量不合格,按规定应令有关单位返工后再次验收,但由于收受贿赂或者受到更高层单位和领导的压力与影响,而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者“忽略、淡化掉”一些问题,使工程通过验收;三是参与验收的人员明知设备不符合国家或者行业技术标准,但因收受贿赂或者受到更高层单位和领导的压力与影响,故意隐瞒事实真相或者“忽略、淡化掉”一些问题,使不合格的设备通过验收;四是参与验收的人员收受贿赂或者受到更高层单位和领导的压力与影响后,故意或者不得不提高工程验收等级。

三是互相推诿、责任不清,在工程竣工验收中蒙混过关。在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建设速度过程中,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干快上,一些“献礼工程”不讲科学或者无视科学,大大压缩工期并放松质量要求,导致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等各个环节赶进度、挤时间,最后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工程竣工验收根本不做或者仅仅是走个过场,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责任或者难以分清责任。如,2005年,按照一般的建筑设计要求使用年限本应该在100年左右的中国体育博物馆,在投入使用不到15年时,因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将被拆除,这个1983年决定筹建、被列入1990年北京第11届亚运会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计划的工程项目,

于1990年9月竣工;9月22日,即第11届亚运会开幕的同一天投入使用;1991年,该工程获得国优特别鲁班奖。后来,其地基出现不均匀下沉,85%以上的地板与墙体出现贯通性开裂,承重钢梁断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出于安全考虑,体育博物馆于2002年就基本上停止承办展览和接待观众。曾有记者在北京城市建设档案馆内查到了当年体博馆的施工建设档案,发现老体博馆的质量问题属于“先天不足”。档案中的竣工总结报告这样写道:“由于开工较晚,设计也仓促,开工后问题较多,给施工带来了许多困难,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出现修改,因而设计变更洽商较多。在使用功能方面也存在着较多的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有些属于考虑问题不周全,有些属于个别专业不熟悉,有些属于漏洞忽视,有些属于各专业衔接不够。”由此可见,在工程竣工验收之前,很多问题都已经出现或者被发现了,但在特定的情况和背景下,可能就被逐一忽略、淡化掉了,出现问题时责任也就难以追查和分清了。

二、解决工程竣工验收问题的基本对策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首先,应该切实加强分部分项工程尤其是隐蔽工程的检测,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过程控制。一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属下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应做到跟踪监督、过程控制,将工程竣工验收的很多工作分步实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之中,防止、纠正发包方、代建方、设计、监理、总承包商、分包商甚至是现场实际施工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出现问题,确保工程建设过程可跟踪、可控制,工程竣工资料真实可追溯,发现问题及时追究问责、及时整改。二是在工程项目验收中切实增加科技含量和定量分析。全面应用科学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实地取样检测或者全面检测,发现检测不合格或者达不到质量要求、合同要求的分部分项工程不应该放任不管或是任其蒙混过关,为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安全应从严要求、整改到位。

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和制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有权力就可能滋生腐败,因而应该通过完善法规和制度来科学配置权力,把相关的建设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掌握的行

政审批权、许可权、验收权等等权力压缩到合理的限度,并通过权力的制衡设置来监督或者约束权力正确、公开行使,应明确建设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权限和职责,完善审批、检查、检测程序,并向社会公开,增加透明度。通过科学配置权力,规范程序,从源头上制约公共权力对工程建设领域过多的干预,减少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的机会,防止权力部门化、个人化,防止以权谋私。

再次,应该建立工程建设领域廉洁准入制度,推动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在工程建设领域设置廉洁准入门槛,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对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具有明显成效。几年前,检察机关为了遏制工程建设领域严重的行贿犯罪,通过将工程项目立项、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监理、资金支付、材料和重要设备采购、竣工验收等过程中发生的个人或者单位行贿犯罪情况,录入数据库,形成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又称“黑名单”),并协助建设管理部门探索建立廉洁准入制度。今年,最高人民检察院正式在全国检察系统联网行贿犯罪档案系统,做到全国可以联网查询、资源共享,这将对一些喜欢采用不正当手段承揽工程、干预工程建设的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和人员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在投标中,建设管理部门或者招标单位一方面可以要求投标单位提供行贿犯罪档案查询证明,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检察机关档案系统自主查询,对有行贿犯罪记录的个人和单位,限制其在一定期限内进入相应的工程建设市场,利用法律和市场规则治理行贿犯罪。去年7月,中纪委出台《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意见》,已经受到各级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纪检监察部门和检察机关的高度重视,从事建筑行业的各类从业机构、企业也是高度关注,这将进一步推进建设工程领域诚信体系建设,打击各类职务犯罪,对工程竣工验收也将起到积极作用。

当然,还应该时刻注意加大反腐宣教力度,增强反腐防腐“免疫力”。在工程建设领域,不论是政府和建设管理部门,还是检测机构,抑或是发包方、设计、监理和承包方,都应该

通过廉洁从政(或者廉洁从业)教育,提高各自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促使本部门(机构、企业)及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遵章办事,增强抗击腐败的“免疫力”和自觉性,确保工程验收合法合规地进行。

关于明确物资采购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篇三: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关于明确入厂物资验收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部门、车间:

根据财务部下发的关于费用报销的补充规定要求,为明确入厂物资验收的范围、主体、验收办法等问题,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望认真遵照执行。

一、物资验收范围

凡是有公司出资及以公司名义购买的,单笔价值在100元以上的物资和劳务,均在检验之列。

本处所谓“单笔”,指同类物资的单次采购总价。

二、验收主体

1、生产用入厂物资的验收,以品质部和使用部门(含车间,下同)共同验收为主,使用部门和提报部门并非同一部门时,提报部门参与验收。

2、需要检验、但公司内部限于检测手段,无法对入厂物资做出有效检验的,应及时提请公司,委托检验。委托检验方须有相应的检验资质。

3、外协劳务,由公司经办人员,决定单独或联合其它部门人员验收质量,并对验收结果负责。被邀请的部门不得拒绝。

4、必须参与验收的人员,因故不能参加验收时,须委托他人参与验收,受托人的意见与委托人的意见具有同等效力。

三、检验标准

1、硼酸、硼砂、氢氧化铝、工业盐等毛坯管原材料,要求供应商至少每月提供一份检测报告。

公司每季度应至少对上述原材料进行一次委托检验,由品质部和窑炉车间负责。

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2、靶材、吸气剂、支承件、包装箱、泡沫板的入厂检验,客户没有特殊或明确标准的,以公司制定的检验标准为依据;客户有特殊或明确标准的,以客户标准为依据。

3、其它入厂物资的检验标准,依次以采购合同(协议)约定、国标、行业标准为依据。

4、上述标准均缺失的,由品质部和使用部门直接验收。无法直接验收的,在使用过程中以实际效果检验。

四、检验流程

1、提报部门在提报《采购计划单》时,应写明规格型号。公司有明确的质检标准的,可不填写质量(技术)要求,公司没有质量验收标准的,应当主动写明,必要时可在单子后附带书面说明。无法出具该方面要求的,按照第三条规定的办法执行。

2、采购部与供应商签合同时,必须将质量标准在和通报给载明;没有采购合同的,需提前将质量验收标准以书面形式发给供应商。

3、物资运抵仓库后,库管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品质部组织验收,品质部接通知后,会同使用部门或提报部门进行验收。

4、物资到厂后,采购人员携带验收标准,本着“即到即验”的原则,组织验收。到厂时已下班的,须先妥善保管,次日一早验收。

5、验收合格的,各验收主体会签结果,交采购部,对于不合格的入场物资,由销售部根据记录事项,反馈给供应商,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

6、采购物资的性能、质量只能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检验质量的,由使用部门在《验收单》上注明时限,第2联交库管员,原件由采购人员处理账务用。

7、库管员根据《验收单》上注明的质量反馈的时限,到期后,及时敦促品质部组织验收,并签署验收结果。

五、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山东耀国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采购失败常见原因分析
篇四: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采购项目失败常见原因分析

一、采购人主观的因素

(一)提出的供应商资格条件过于苛刻。

1.采购人提出过于苛刻或有针对性的资格条件排斥了其他潜在供应商,造成有效投标供应商不足。如某个精密空调招标项目,采购人要求“投标人必须有同样精密空调项目业绩,且该项目必须取得具备国家计量认可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在采购信息预告期间已经有不少供应商提出异议,但采购人拒绝修改,最后造成只有一家供应商符合资格条件, 导致有效投标人不足三家而废标。

2.采购人由于不了解供应商市场情况而提出不合理资格条件, 提出过高的注册资金、资质或资格要求,或附加不必要的认证范围要求等。如有个采购项目预算仅30万元,采购人竟要求供应商的注册资金达500万元;又如二级以上资质就能承担的项目要求必须具一级资质的供应商才可投标,诸如此类的限制容易导致参与竞争的供应商不足造成项目失败。

(二)提出的采购需求不合理

1.倾向性的技术指标。采购人如果在拟定需求时有“私心”,在制定技术规格的时候就总会有“针对性”,规定某些特定技术指标,把一些不是“理想”的、不熟悉的货物排斥在外。由于有了带倾向或歧视性的技术指标,许多潜在的供应商没有兴趣参加,导致采购范围狭小、缺乏竞争力,造成采购失败。

如某个中央空调项目的技术需求书竟然提出了近40个带★号的指标要求,这意味着投标人只要不响应某一个带★号指标就会被当作无效投标处理。有的采购方案,采购人就是按某厂家产品进行设计,基本排除其他厂家参与竞争的可能。

2.不合理的商务条款。由于倾向性或歧视性的技术指标容易引起供应商质疑,有的采购人则改用设定不合理的商务条款令非意向中的供应商“知难而退”。例如设定不合理的付款方式,有的不设合同预付款、有的扣押质保金数额大或退还期长;或要求售后服务响应时间过于迅速,造成地域性限制;或设定非常严苛的验收方式,超出常规。这些商务条款往往降低了供应商的参与欲望。

二、市场客观条件因素

(一)项目非常规或过于繁杂零碎。

非常规的项目因参与供应商少容易导致采购失败。如在教学仪器、医疗设备、专用交通工具等项目,都曾遇到由于技术高端专业生产厂家少导致采购失败。有的采购项目内容繁杂零碎,如某医疗单位采购劳保用品项目,从衣服、帽子、手套、胶鞋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并要特殊

定制,且每种数量又少,市场上基本找不到同时经营这些产品的供应商。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二)采购预算过低。

现在有不少项目采购预算过低,导致参与投标的供应商少。造成预算过低主要原因是物价或服务成本上涨、采购人编制预算时没有进行市场调研、或是采购人提高了采购标准等。

三、供应商方面的因素

由于供应商失误导致投标无效,造成有效投标人不足3家,是项目失败的一大原因。供应商的失误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制作投标文件的失误。供应商制作投标文件时不重视细节,或有不规范做法导致无效投标。

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提供的供应商资质证明文件有缺漏或不符合要求,如缺某项资质文件;没有提供已年检的资质、资格文件;没有提供代理证书或厂家授权书等。

2.投标文件响应内容与招标文件严重偏离或没有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如对带★号的技术指标或商务条款,没有全部响应。

3.重要文件没有按招标文件要求进行签署、盖章。包括投标函、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制造厂商授权书、联合投标协议等,漏签名或盖章的情况时有出现。

4.报价的失误。如超过最高限价、报价严重漏项、《开标一览表》的填写重大错误等等。

(二)开评标期间的失误。由于供应商操作不当导致无效投标,常见有以下错误:

1.未在截止投标时间前送达投标文件。

2.投标时投标保证金未能到帐,或保证金金额不足。

3.投标文件没有按要求密封。

4.评标期间,没有按评委会的要求提交经授权代表签字的澄清、说明、补正或改变了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

四、采购代理机构方面的因素

(一)采购文件编制不当。

采购文件意思表述不清或不明确,或前后有矛盾,令供应商无法响应或错误响应而造成采购失败。如有的采购文件漏写必要的服务项目或需报价内容不明确,最后造成投标报价漏项或价差大,无法比较。如有的项目技术和商务条款粗糙或过于简略,导致供应商在阅读采购文件时误解,放弃投标。采购验收出现的问题。

(二)评标环节的失误。

评委会评审工作至关重要,如果评委会在初审时没有按采购文件要求对每个供应商逐项审查,把关不严,就会产生两个风险:一是本应废标的项目没有废标;二是不合格的供应商中标,引发供应商有效质疑。

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作为评标工作的组织者,虽然不参与具体评标工作,但如果业务不精、政策法规不熟,在评标组织过程出现操作不当或是非判断不清,会造成本该成功的项目失败,或本该失败的项目“成功”。

由此可见,采购人、供应商、评委会、采购代理机构任何一方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采购项目失败。

对策及工作思路

为了提高采购项目一次性成功率,我们进行深入调研,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通用类项目的采购需求模板。

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各行业的管理规定,在广泛征询供应商和评审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制定通用类项目的采购需求模板,重点是设置合理的投标供应商资格条件、技术参数及商务条款。

目前,我中心已建立了电梯、空调、厨房设备、物业管理、审计服务等项目的采购需求模板,可提供给采购人参考,利于他们掌握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惯例,提高工作效率。

我中心对一些存疑的、倾向性明显的或提出苛刻条件的用户需求,则在采购活动开始前,通过采购信息预告方式公开征询广大供应商意见,及时将意见反馈给采购人予以修正。

(二)严谨采购文件的制作。

严谨、规范、公平、合理的采购文件是项目采购成功的基础。采购文件的制作是否规范,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密,评审办法是否合理科学,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对采购项目的理解及投标的积极性。

首先,项目经办人事前要做好与采购人的沟通交流,了解采购人采购目的和用意,明确采购内容、服务要求、付款方式等事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保证采购项目的合法性,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特别是对一些复杂项目和专业性项目尤为重要,这需要经办人及时把握政策;最后,文件制作必须准确严谨,经办人在制作文件时要用心、细致和考虑周全。

另外,由于政府采购工作涉及的范围广,其政策性、技术性、专业性强,政府采购工作人员必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才能进一步提升采购文件的制作质量。

(三)做好开标前准备工作。

开标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接受供应商报名、组织踏勘现场及答疑会、接受供应商询问等内容。

项目经办人要及时掌握项目的报名情况,对报名人数较少或非常规的项目,经办人可以电话邀请以前参加过投标的同类供应商参与,或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资料寻找潜在供应商鼓励其参加投标。同时要帮助供应商树立良好心态,参加就有机会,不参加机会就没有,不能患得患失,要做到赢得轻松,输得自在。

项目经办人应同时将报名供应商较少的原因及时与采购人沟通,如属预算偏低的,提醒采购人做好市场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预算,如属项目有倾向性的,提醒采购人修改需求减少倾向性。

对含施工的项目,如电梯、中央空调、厨房设备等项目,应当组织踏勘现场。根据以往经验,供应商往往在踏勘现场后能提出不少疑问,这些疑问常常是采购人当时考虑欠妥的地方。对重大项目或技术复杂的项目,应当安排招标答疑会,以便广泛听取供应商的疑问及征集合理建议。

对收集到的问题,经办人应尽快转达给采购人并促使其给出合理有效的答复。如发现原采购文件有误的,应及时修正或补充,并落实通知到所有已报名的供应商。

(四)实行供应商告知制度。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供应商虽是重要的当事人之一,但却是事实上的“弱者”。为避免供应商投标无效,我中心整理了供应商投标失误的案例,将需要投标人重视的投标要点告知,主动为每一位投标人释疑解难,减少投标失误。

(五)规范评审操作环节。

评审是采购的关键环节。现实中,供应商对采购项目的质疑投诉常常产生于项目评审环节,如果评审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导致项目最终失败。我中心要求工作人员做好以下事项: 一是帮助评委尽快了解熟悉采购项目。在评审前,除采购人代表介绍项目要点外,采购文件编制人还可以提点评委圈划采购文件的实质性指标和重要条款,帮助评委尽快把握关键内容。

二是尽力提醒评委认真、细致、全面地按照采购文件要求审查全部的投标文件,避免重大遗漏。在初审中对要淘汰的供应商,每个评委应详细列明淘汰原因。

三是要求评委必须客观、公正、独立进行评审。要求评委不能仅凭印象或主观经验随意评审。如果发现评委发表带有倾向性、诱导性或歧视性意见的,要及时制止。

四是保证操作程序的合法性。每步程序必须要求评委会严格按照采购文件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操作,针对特殊情况,如哪些问题是可以让供应商解释澄清的、报价有误如何修正、原评分细则有误如何处理等等,对此特别强调“合法是根本”。对可能失败的项目,评委会成员不能迎合采购人的要求,让本该废标的项目成功。

综上所述,只有从采购人、供应商、评委会、采购代理机构各方面找原因研究对策并不断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采购的成功率。

竞争性谈判失败的采购案例分析

在不满足招标条件的前提下,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已经为采购人所经常运用的采购方式。但是,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项目,如何应对竞争性谈判失败?这是摆在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项新课题。

一例竞争性谈判失败案例因某市风景管理处停车场建设工程项目预算在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50万元限额标准以下,该风景处委托该市政府采购代理机构组织了一次竞争性谈判,参加谈判的三家施工单位第一轮报价分别为39.73 万元;37.93万元;38.83万元。经过三轮谈判,三家最终报价分别为39.73万元;36.80万元;38.83万元。因参与谈判的施工企业串通合谋,且最终报价均超过了采购项目的资金预算,谈判小组当场宣布该项目竞争性谈判失败。

谈判失败的原因分析

(一)采购人为个别施工企业“内定”采购项目。因前期工程拖欠了个别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采购人被逼无奈,事先承诺并指定后续工程为该企业施工承建。然而,为确保政府采购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履行政府采购程序,采购人走过场,装样子,采取掩耳盗铃、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蒙混过关等手段,一方面按采购程序报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审核并确定采用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后,与采购代理机构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另一方面与这家施工企业私下通气,给对方吃“定心丸”,做到心中有数。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274.html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