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的范文网!

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文秘知识 时间:2020-01-27

【www.myl5520.com--文秘知识】

信仰缺失的社会代价
篇一: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二、信仰缺失的社会代价

随着城市化与市民社会的兴起,信仰危机也日益严重。都市中的共产党员比例非常高,这个集体是彻头彻尾的"升官发财"信徒,包括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在内,他们在道德上毫无优势。也就是说,在当代社会,找不到真正儒家精神的忠实信徒,更没有致力传统信仰的奉献者。唯有在底层社会仍奉信祖先崇拜的香火观念。加之拜金主义的风行,使得一切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精神消费品,大多数热中传统的国粹主义者,无非是一个功利目的,并非他们对传统具有虔诚信念,因为日常仪式是体现价值信仰的本体。正如佛教信仰随着和尚生活的庸俗化、商业化、江湖化,直接冲淡了佛家精神的正面意义;共产主义信仰在共产党员的日常行为表现为一种升官发财的既得利益,最终导致国家政治信仰彻底破产,以致"共产主义"这一信仰也名声狼藉,并造成整个社会的权力腐败、道德堕落、信仰真空、价值错乱。

佛教、马教(共产主义)作为今日中国的两大精神信仰,其本质就是一种世俗化的"升官发财"拜物教,它给予人们求财避祸的精神慰藉,但其是非观念完全偏离了现代文明的基本准则。佛教的轮回报应的终极法度,从根本上不符合现代价值的普遍精神。尽管它有劝人为善的一面,可把现世人生的苦难与不幸归咎于余孽使然,不仅纵容了现实恶劣行为,同时对那些不幸人们缺乏道义上应有关爱。正是这种轮回报应的信念思想,构成中国社会本土宗教信仰的内在消极,造成整个社会道德冷漠的根源之一。由于佛教极端的厌世斥俗,使它失去了积极的社会公共意义。从俗佛不相容的这一点看,佛教比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更为消极被动,这也是它不为王权所忌讳的关键因素。尽管历史上僧侣不为历代绅儒所完全容纳,因为出家行为威胁到儒家传统的嗣系观以及国家丁税来源。

共产主义信仰在中国推广了半个多世纪,成了共和国的道统纲领,结果同样是失败告终。当代中国执政党,他们在本质上是个传统的极权主义集团,从根本上违背"共产主义"信仰理想。相比之下,儒家伦理精神根植于日常生活的伦理秩序以及祖先崇拜的嗣系价值。由于传统精神难以维系现代生活,其宗法理念自然丧失了正面意义,并催生出一系列的社会弊端,如用人唯亲和裙带关系,这些都成为中国走向现代文明的价值障碍。长期的独裁专制,使中国走向一条反社会主义的传统政体;就物质生活水平而言,今日中国整体上相等于二战之前的欧洲国家,可中国的公共福利和统筹政策仍不及二战前的欧洲大多数国家,如教育、医疗、劳保等方面,仍保持着朝奉中央的"皇粮"体系。曾经一度的集体化的计划经济,它是典型强人极权的乱治政策,最终还是要回到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有限的自由经济仍旧掌控在权力之手。此外,单向的发展经济,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与价值信念,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唯利是图。

毛泽东统治时代的社会生活,它赤裸裸地撕毁了中国人传统价值信仰,进一步恶化了整个社会精神生态。如"反右运动"、"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一系列政治灾难,几千万生命成为政治运动的牺牲品,并没有出现所谓"官逼民反"的历史大动荡。这种公然虐待生命的政治暴力,造成一种人性的集体扭曲,唯有拜金主义填补了社会价值信念的缺失。一个历经社会主义洗礼的国家,转而成为一个物欲横流的极端社会,其内在根源在于信仰危机。

三、现代化的精神危机

中国近现代发展一直处于被动性状态,来自传统的历史惰性始终是社会进步的精神障碍。近三十年的经济改观形同洋务运动中三十年的"师夷长技",在经济与技术领域获得巨大成效,

在19世纪中叶,清朝经济总值占世界四分之强,并迅速组建了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可仍无法避免一败涂地的惨局。原因在于社会制度、文化学术、思想观念--人心国体的难以改进。这些都验证了现代化在中国缺乏必要的历史基础,它不仅对本土传统文化造成毁灭性的冲击,并导致现代文化在中国的畸形发展,从国家意识形态到社会价值体系都面临严重的新旧冲突,它始终困扰着中国现代化的健康进程。

延安武装革命能够取得国家政权,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偶然性,因为中国历史一直潜在着这一机会主义,只要条件形成便马到成功。清末民初兴起的地主乡绅精英集团,在历史危机下能够挺身而出,可这无法改变他们自身的信念局限,注定最终要一个在信仰上更崇高、道德上更激进的革命武装所取代。时间表明,中国没有一个王朝可以打破自身的历史宿命,道德号召力的衰败是它们走向没落的拐点。上个世纪中期的"共产风"大跃进运动,这场举世罕见的人为乱治的巨大劫难,并没有导致当时政权的崩溃,虽在全国各地出现了零星反抗,对没有对整体国家权力构成致命威胁。原因在于新政权的道德号召力仍旧稳固。当然,今日这种精神信念的力量已荡然无存。历经了大集体、"文革"运动、改革开放之后,其社会物质得失不能说不重要,但每一次大变迁都以牺牲社会精神价值为代价,它势必造成信仰真空和价值错乱,"升官发财"之所以成为全民的集体宗教,因为人们心目中不再有任何崇高而神圣的事物。

毛泽东把打倒一切"牛鬼蛇神"看作一场文化革命,彻底医治了国民的封建思想,可它实际上是在利用了封建传统的极权主义的文化劣根性,结果摧毁了原有社会的道德秩序和价值体系。之所以,在一个政治上奉行无神论的国度,升官发财成为全社会唯一的集体宗教,在共产党、佛教徒、基督教内部之间均出现了一致的信仰危机,他们在行为本质上都亵渎了信仰。极端情况就是越界行为,那就是宗教信仰与科学理性的泛滥,以致科学成了一种疯狂的迷信,"大跃进"中的"卫星亩产"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还有就是宗教成了一种科学,巫医(包括大部分经验性中医药)之所以经久不衰。中国官方许可的"三自爱"基督教,其本身违背了基督教的价值信念。另一种是地下性质的基督徒,通常奉信中世纪的原教旨主义,对现代文明价值观念都存在一定的排斥性,完全不同于一个现代基督教国家的信徒,因为一个成熟基督教国家通常也是一个现代文明的理性社会,将基督的博爱、平等、原罪的教义贯彻到日常行为、公共制度、价值观念之中。中国地下基督教会呈现出一种扭曲的危险状态,这与外部的恶劣的极端环境存在密切关系。

一个理性而又有信仰的文明社会,那就使各种文化能够展现其各自的正面本体,如大型医院有祷告室(小教堂),也没有牧师去阻止信徒进行医药治疗,科普与宗教都是国民的必修课。一个现代文明社会,首先要具有多元包容的健康文化生态,可中国极权主义和保守主义始终排斥一切其他文化,使自由主义在中国都显得极为扭曲而极端,何况象基督教这种被搞臭搞烂的外来宗教。因此,文化冲突在中国容易转变一种社会暴力,从满清旧势力与国民党、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激烈斗争均为"你死我活"关系。同样,宗教信仰与自然科学在中国越界现象也极为明显,不可能展现它们各自的正面意义价值。换言之,中国缺少西方国家那种宗教信仰与自然科学的健康关系,它是通过长期磨合所达到各守边界的社会理性。因此出现了医院里有教堂,教会里有医院的包容环境。

四、殖民史的精神后遗症

原有价值体系或意识形态的崩溃失效,民族主义成为一呼百应的社会疯狂。这继"升官发财"

拜物教之后,兴起的一种国家意识形态,不如说是执政当局的精神救命草。之所以,学术界对普世价值的竭力否定,它不仅纵容传统极权势力,也背离了全球化时代的基本精神理念。

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兴起,它是历史精神后遗症的表现,即封建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媾合物,夹杂自大与自卑的复杂心理因素。中国当代民族主义不仅缺乏社会凝聚作用,还是一种极为扭曲的集体无意识,大凡民族主义者的共同癖好就是"抓汉奸",并在文化上显得极为排外。显而易见,文化沙文主义通常有两种病理可能,一是实力的不自信,二是愚昧无知的盲目自大。因此,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文化思潮的强势,它反映了社会内部的精神危机。文化保守主义、极权专制主义、狭隘民族主义在中国当代精神联体上的"三头六臂",它们的兴风作浪捣毁了一个时代的进步可能性,它们不谋而合地敌视西方文明和否认普世价值,甚至把民主、人权都视为殖民主义的文化阴谋。反西方或反殖民主义结果演变为一种放弃进步的狭隘道德,将历史糟粕与专制传统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个性传统。当然,这种情绪化的非理性抗争将最终失败的,历史的进步必然难以阻挡的,问题它所付出的社会内耗成本是无法估计的,包括价值信念和道德体系的精神危机。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文化态度,基本沿袭了传统王道精神,因为它决不容许任何势力超越它之上,如清朝的"崇正统,黜邪教"。雍正时期刊行的《圣谕广训》,明确将天主教、白莲教、八卦教列为邪教,并于1874年写入《大清律例》。当清廷发现太平军与洋教有染后,对洋教的敌视达到顶点。事实上,西方殖民主义并不是一个具有救世热情的信仰团体,他们是个是唯利是图的商业队伍,正是清王朝对通商、传教的极端限制,使得这种两种势力最终走向"合而为一"。如中英《虎门条约》并没有将传教列入其中,跟后来的《天津合约》、《北京条约》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形,而且宗教问题成了晚清外交的重要议题。随着殖民势力的兴起,民教矛盾也急剧升级,而清政府却采取"羁縻"策略,意思把传教问题和教民关系等同为边疆少数民族关系,施加恩惠而笼络其心。可见清政府对西方基督教的认识有不合时宜。基督教对列强殖民势力的依赖,使它在中国人心目留下意识形态的阴影,成为官方诠释西方文化及其宗教势力威胁到中国主权独立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合法脚注。

现在的关键不是中外关系的历史恩怨。问题在中国目前的信仰危机,因为儒家、道家、佛教的本土宗教信仰,它们随同整个封建传统一起陷入历史没落。当本土文化传统无法与时俱进的同时,它还造成了狭隘民族主义和保守极权主义的抬头,进一步加深了社会矛盾与信仰危机。因此,民主和法制是未来中国发展进程无法跨越之路,但这种强制性社会行为规范无法取代宗教信仰的道德自觉和终极意义,因此必须推行宗教宽容,发挥信仰文化的终极正面价值。

大学生关于信仰的论文报告
篇二: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大学生关于信仰的论文报告

院系:食品学院 班级:1208班

摘要: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至今日,关注人的现实生活的同时,现时代国人的信仰问题正逐步的惹人关注。作为中流砥柱力量的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不容小觑,正因为如此,当代大学生信仰问题就更亟待人们进行深入的思索与探讨。

关键词:信仰;人生价值;精神;马克思主义。

引言:

在写论文之前,笔者和他的同学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上经过讨论,并查阅过相当多的资料,得到了比较可观的效果,下面是笔者对这一段的学习的分析与结果。

正文:

一、什么是信仰?

1、信仰的含义:

通过对《汉语词典》的查阅,里面对信仰这样诠释:信仰,是指对圣贤的主张,注意,或对神的信服和崇敬,对鬼妖或天然气象的恐惧,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大学生大一学期信仰的选择与实现这本书上对信仰的补充与说明:信仰是富于思维的人类所普遍具有的意志品质,它会让信者终生深信不疑,执着追求的一种意志行为。信仰的产生具有自然原因,又有社会原因,也有人类自身原因,信仰的形态固然千差万别,但是不同的信仰也有其共性,其中对信仰对象是真实性,信仰的价值目标是有超越性的,信仰

是具有非逻辑性的,信仰是专一排他性的。信仰的功能,信仰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信仰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升华人生价值,获取行为准则,构建精神支柱。

2、信仰的分类以及信仰与宗教的区别

不同的社会时期国家民族甚至不同的人都会有不同的信仰,因此在信仰的分类上,比这很难给他下一个标准的定义,经过对老师的咨询,知道信仰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对鬼神的信仰,大家都知道处在旧时代没有科学分析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对自然现象产生恐惧或精神的寄托,比如中国人会相信有天神龙的存在,西方会相信有亚当和夏娃……第二类是对宗教的信仰。比如西方会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信仰,中国会对道教佛教的信仰。第三类是对某种主意人物、动物的信仰。中国共产党,台湾有国民党,民政党。草原上的人会对狼崇拜,回族人会对猪崇拜,年轻的人会对歌者舞者崇拜等等。

二、当代大学生是不是应该具有信仰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认为必须有自己的信仰,这样才能明确人生目标,树立远大志向,成才报国。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灵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信仰都是可以说是人们的精神家园。一直以来,正是在对信仰孜孜不倦的追求中,我们完成了人生的价值选择与道路选择。大学生是社会高认知群体,是社会知识文化的主要承载者、创造者和传播者,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仰在根本上影响着认得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一旦出现信仰危机,就势必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破坏甚至可以说是灾难。具体到当代大学生的信仰而言,出现危机不仅对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因此,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是党和国家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也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然而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仍有大学生信仰状况不容乐观。

三、当代大学生信仰现状

据调查,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约占总数的10%,其中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的约占信教者的62%。产生这种宗教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客观因素,也有大学生自身主观的因素。

当代社会中,青年人承受着更多的来自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风险和压力。求学道路的困难、生活的苦涩和艰辛、工作的不尽人意或家人的下岗待业、个人及亲友病痛等等,面对人生挫折和困惑,都会导致青年人寻找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之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日趋淡漠,因而宗教组织中教友之间的亲密、友善的关系,毫无功利色彩的互相关心和真诚帮助,就显得充满亲和力和诱惑力。青年大学生在社会中大多处于弱势地位,教会和教友之间的互相帮助,使他们感到上帝是他们最后的靠山。信仰宗教满足了信仰者的归属感,使其精神上感到欣慰和满足,他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他们是“组织里的人”。

但作为大学生而言,首先应该相信科学,追求真理。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同时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一系列复杂而又深刻的社会变化,在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冲击,部分大学生的主导信仰发生不同程度的量变和质变,一度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产生怀疑和动摇,出现了信仰危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们总是被感性主导,历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怀疑、困惑、迷惘和彷徨到选择的复杂过程。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导信仰的动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理想信仰产生动摇,一方面,在重大理论问题上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必要;有的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心存疑虑,有的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缺乏正确认识,也有的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不够。另一方面则对西方思潮乃至有神论等各种非科学信仰的接受和认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西方思潮席卷而来,在大学校园中,多种思潮泛滥,使大学生们不可能对西方学者的学说进行系统的跟踪研究,更谈不上理解和批判地吸收,那就必然导致共产主义信仰的丧失。

第二,信仰缺失与多元化。通过对于大学生信仰状况的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元化的现象,甚至有信仰真空现象存在。在信仰的选择方向上,当代大学生有很多表现出信仰的复杂与缺失现象。大学生这个特有群体“自我选择”欲望特别强烈,他们更倾向于从自我

需要方面出发来决定是否信仰、该如何去信仰、信仰什么。这就出现了很多同学信仰马克思主义,同时还有一部分同学信仰宗教,另外一些同学信仰神秘的命运。极其多的青年大学生认为自己没有信仰或对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关系认识不清,对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认识不清等迷茫和困惑现象。有的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该信仰什么。这都表明,我们的信仰教育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信仰世俗化趋势严重。所谓信仰的世俗化是指重视物质利益的追求,不谈理想、不谈信仰,不愿为伟大理想献身。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崇拜和向往的往往是权力、金钱、名誉极其人格化的载体。他们从自身实际的需要出发,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信封为自己的信仰,注重的是追求物质利益注重金钱的实惠。很明显,信仰已经步入了泥潭与歧途。这部分大学生把信仰已经完全等同于谋取现实利益的手段,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功利性色彩,例如我们眼前就有很多大学生“信仰”着马克思主义,但是他们的这种“信仰”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现实主导的意识形态,如果不信仰很可能就无法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好的生活。具有这种信仰的人自私、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淡化政治信仰。

第四,信仰的个人主义凸显。很多学生认为信仰基点属于个体本位的表现,是信仰个人化倾向,他们奉行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以个人欲望的无限膨胀、扩充为特征,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将社会和他人当作手段,强调追求个人快乐的目标唯一性,满足于直觉主义、感觉主义,缺乏社会责任、回避理性思考。甚至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已经成为了这部分大学生的座右铭,一旦遇到现实的利益问题,他们什么都可以出卖,什么都可以放弃,甚至是自己的灵魂。

四、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与引导路径

针对上述现状,高校应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第一,加强社会主流信仰的导化作用。信仰教育不能脱离社会,整个社会大环境对于信仰教育的生成起到了极大的影响作用。正如一个人应该有明确的理想追求一样,一个社会也应该有健康的主流信仰使人们有一个共同遵

守的伦理规范它必须代表公正、公平、合理,体现真、善、美。我们反对以强制性手段改变人们的信仰但赞同有效地发挥社会主流信仰的导化作用因为信仰有科学与不科学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不同形态的信仰对人生理想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科学的信仰符合客观规律,产生于实践,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它对个体崇高的人生理想的确立具有积极的作用。非科学信仰依靠人的主观臆造或所谓神的启示充满了虚伪和欺骗,是束缚和禁锢人们思想的精神枷锁,它往往阻碍着人们生活理想的实现。而社会主流信仰的确立能有效地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信仰选择。因此,树立并加强科学的、先进的社会主流信仰,充分发挥其正确导化作用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第二,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高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有效途径。而目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只注重课堂理论灌输,而缺乏实践环节的教育是造成信仰教育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大学生从学校到学校,接触更多的是书本知识,普遍缺乏的是社会阅历和实践的体验。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两课”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向社会实践学习,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现实性和崇高性。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主阵地。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生生活在校园里,每时每刻都在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校园思想文化阵地的领导。一方面,要引导有关部门大量开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对各种阵地和活动的管理。同时要积极组织引导教育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富于时代气息、讴歌社会进步的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产品,为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营造良好的思想文化氛围。 大学生信仰教育工作可以说是一项灵魂塑造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不能一蹴而就,我们不仅要高度重视,而且更需要持之以恒。正确对待大学

浅析当代信仰缺失问题
篇三: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浅析当代信仰缺失问题

摘要:一个人需要信仰,一个国家需要信仰,信仰是成“人”之基、立国之本。[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出现了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的缺失、科学信仰的迷失和主导信仰的动摇。走出信仰的危机,必须重塑信仰教育,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主导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统一;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回归生活;在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信仰教育真正成为主体的理性自觉活动。 关键词:信仰 缺失 原因 浅析

信仰,《辞源》的解释是:人们“对于某种宗教或对某种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准则”。[2]从根本上说,信仰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观念体系的信奉与遵循,是统领和指导其他一切意识形态的最高意识形式。

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和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就是人。因而,信仰无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和民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个人而言,它如同在茫茫大海中航船上的罗盘,它可以帮助人们确定人生方向,激励和督促一个人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努力,信仰的迷失和困惑会比任何思考的失误带来的痛苦与骚乱都更大更深。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它犹如一种高强度的粘合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成员达成共识、凝聚力量、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的基础与动力。总之,信仰无论对个人、国家、民族乃至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3]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建设的转轨之际,没有坚定信仰和价值追求,没有人文精神支撑,社会和谐、民族复兴、国家富强都只能是空想

一.当前人们信仰缺失突出地表现方面

(1)人活得不快乐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任何人都承认当下物质生活大大提高了,然而,社会竞争也更剧烈了。由于攀比心理作祟,总想赚钱多,总想位高权重,又加之饮食不当,一些人身体健康透支严重,哪怕是腰缠万贯的大款也觉得生活压抑,精神上不快乐是导致人们活得不快乐的主要原因,而信仰又是精神上快乐与否的最大因素,所以眼下许多人哀叹“活得不快乐”的罪魁祸首应该归咎于信仰缺失。[4]

(2)道德严重滑坡

近年来媒体不断披露让人瞠目结舌的“奇案”,诸如山西黑砖窑案、河北三鹿奶粉案、湖南罗彩霞上大学被人顶替案、贵州官员嫖娼案、浙江胡斌飙车案、湖北邓玉娇案,等等,这些案件的主犯无疑是触犯了国家法律,他们受到法律的严惩是罪有应得;可是,在这些案件的前后左右却是一些人丧失良知,他们也应当受到道德法庭的审判啊![5]如今的社会,人们大多唯利是图,只为自己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为了一己之利往往会铤而走险甚至违法犯罪,心中已经失去了敬畏。

(3)政治心理浮躁和行为上的骚动

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在“共产主义是否已经成为你的信仰”中,选择“是”的有36.84%,选择“不是”几乎对等,占36.18%,还有27.18%的人不清楚。在问及入党动机时,只有5.15%的中学生选择了“信仰共产主义”,但却有42.13%的人选择了“获取政治资本,方便以后的工作或从政”。[6]另外北京市一项针对知识分子的民意调查则出现另一种情况:对马列毛邓理论认同率下滑,而对西方两院制、三权分立的支持率上升了10 个百分点。这里就产生了一个悖论,一方面我们党和政府长期培养了

公民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另一方面又缺乏认同感。这个悖论昭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我们不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心理浮躁就会随之产生。

(4)部分官员气节操守发生蜕变

国家行政学院和中央党校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有46%的县处级的干部不信马列主义信鬼神,在最近几年发生的腐败案件中,多数贪官的背后都有风水大师、或神仙巫婆之类的人在替他们把握命运、算计前程。由此可看出,气节操守这些外在表象发生变化是因为内心深处的信仰信念出了故障。信仰缺失还可能导致干部作风漂浮,对人民群众麻木不仁,甚至与民争利。

二.信仰弱化或缺失的原因浅析

信仰弱化是相对的,这里相对的是全国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无疑是中国人民的信仰有史以来最真诚、最坚定、最单一的一个时期。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大行于世,很多人信仰意识模糊、信仰概念缺失,以至于少信仰、无信仰,由此也出现了道德水平滑坡、社会风气恶化、生存目的盲目等诸多令人痛心的不良现象。[7]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破无立是根本原因。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功绩是毋庸置疑的,首先从制度上消灭了中国存在了数千年的剥削社会,普通劳苦大众翻身得解放。但是,在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治上成功的同时,由于某些特殊的需要,中国传统的文化价值、伦理标准受到了极其严厉的批判,人们的信仰被自觉或强制性地集中到共产主义一个点上。[8]而这个理论与人民大众根本生活的联系与融合没有得到充分、深入、完整地阐发和培育,决定了该信仰当社会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就会出现与过去的环境状态一起轰然破碎的命运。拜物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信仰在人们心中的缺席。用一句时髦的话说,我们现在处于“后信仰时代”。因此,他用《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向人们发出质问。[9]

(2)外来冲击是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其历史功绩有目共睹,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和还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是,任何问题都具有两面性,在主流良好的同时,往往还存在着不少负面作用。数十年内我们所鄙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想,随着开放乘虚而入,对我们相对单一、瘠薄的信仰造成了猛烈的冲击。经济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对我们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更是如此。但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速度和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很快导致了整个社会思想信仰的悄然变化。

(3)应对不及是现实原因

1989年3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乌干达共和国总统约韦里·卡古塔·穆塞韦尼时说:“我们在10年中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发展不够。最重要的是在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和共产党员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我们经过冷静的考虑,认为这个问题比通货膨胀等问题更大。”[10]我们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但是真正做起来确实是抓经济硬、抓理想信念教育软。其原因是,抓经济发展容易,抓理想信念教育难;抓经济发展见效快,抓理想信念教育见效慢;抓经济发展容易被认可,抓理想信念教育短期内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不容易被认可。另外,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们是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管理理念去管理市场经济特征愈发突出的社会,很多方面不但出现了诸多转型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只能疲于应对,而难有长远建设的规划。作为好像看起来不那么重要、不那么火燎眉毛的文化范畴内的信仰建设,就更不会在大的问题出现之前被重视。

三.信仰重建的方法

“上帝死亡”使西方人失去了终极依托,而体制转换则让东方人放弃了传统的对权威和群体的依附。[11]好的信仰不一定必须保持其存在的唯一性和排他性; 多元的价值观选择撼动不了真正先进的价值观的地位。在一个多元化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实事的时代,多元的信仰选择已经成为也必须成为可能。随着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社会信仰体系中的主导地位的削弱和信仰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优化当代中国的社会信仰体系被提上议事日程。不过,我们没有必要过分担忧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元时代遭遇的挑战, 反倒可以把这当作时代赋予的又一次展示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先进性、纯净马克思主义信仰群体的机会。至少从目前看来,还没有哪一种信仰能够比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合适作为中国社会信仰体系中的主导信仰。

(1)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真理性

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 才能信服马克思主义,避免“不懂而信”和“不懂而不信”的迷信状态,才能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要重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学习和宣传,努力提升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认知水平。信仰的真理性通常是指信仰本身体现了对科学、正义和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追求真理、捍卫信仰是所有人不断完善自身的强大动力。在宣传教育方面,以往,我们通常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纯粹真理体系或知识体系”[12],只主张对其进行所谓的学术性的研究,只强调对其从科学认识或学理层面上进行深刻的理解或正确的认识, 这样只是使少数专业人士或理论水平较高的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忽视了一般人对马克思主义的需求。因此,在面向普通民众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中, 首先要培育良性的社会环境,让真、善、美的东西有其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土壤。

(2)加强信仰的价值性建设

“信仰对象只有具有本身内在的魅力,才能够促使青年自主地将其作为终极的价值;并且,不管自己面临着何种境遇,都会对其不离不弃,产生一种持久的坚定性。”[13]信仰的价值性是指信仰满足信仰者本身的目标诉求,即信仰对信仰者的有用性。价值性表明的是信仰者希望通过他所信仰的东西实现其现实性的目标。没有目标诉求的纯粹信仰是不存的,尤其是社会信仰, 人们对其的认同度和忠诚度都是源于其价值性的程度。正确认识和建构信仰的价值性, 对于重建社会信仰体系、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真正的信仰具有重要意义。

(3)保证信仰选择的自主性

个体信仰选择的自主性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信仰优化建设的保障。在多元化的时代,信仰自由原则极为重要,没有自由也就没有多元,而没有多元也就无从谈起“核心”与“主导”。我们在重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时候, 尤其要保证民众信仰选择的自主性。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在多元化的时代, 政府或国家已经不可能把把某种信仰或理念强加给个人,因此,在宣传马克思主义信仰时, 必须放弃继续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唯一的强制的

信仰颁布给民众的做法, 必须停止要求民众朴素地、盲目地甚至是一种本能式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其实, 这种做法完全无视一种信仰的科学性和发展的必要性, 恰恰也是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实事求是相违背的。

通常社会个体选择信仰时,并非完全来自理性,而主要源于生活经验和对信仰的实践体验, 源于个人反省、选择和对某些未知奥秘的领悟。[14]要想让越来越多的人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 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理想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人的发展的互动中培养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心与信任。

虽然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价值观多元、信仰多样的现象,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多元、多样甚至互相对立的价值观和信仰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并不意味着他们有相同的命运和前途。多元、多样的价值观和信仰必须、并且能够在社会主导价值观、社会主导信仰上统一起来。在当代中国,这种统一的基础就是信仰的出发点,即信仰的根基———国家和民族,以及信仰的终极目标———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理想社会。[15]在这个意义上,价值观的多元和信仰的多样仅在社会信仰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 承认信仰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只是事情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参考文献:[1]张文理.青少年信仰危机与信仰教育重塑.期刊教育学术月刊

2011-11-20

[2]《辞源》

[3][5]葛晓莉.关于当前信仰缺失的原因探析.期刊学理论.2010-08-30

[4][12]林晓,梅萍.我国青年的信仰变迁与信仰教育[J].中国德育,

2010,(11)

[6]冯建军.差异与共生———多元文化下学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教育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1:186-193,190.

[7][8]卢勇.关于信仰问题的几点思考.期刊胜利油田党校学

报.2012-03-20

[9]王晓华.我们还需不需要信仰[J].中国青年研究,2000,(6).

[10]人民日报.1989-03-23

[11]张志祥. 信仰缺失:无法挥去的迷茫——论当代青年的信仰选择 期刊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04-23

[13]马勇忠. 基于信仰结构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建

[14]方轻.论当代中国的信仰问题.期刊厦门特区党校学报.2013-08-20

[15]许小舟.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群众信仰体系新格局.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总第337期)

行政管理1101班

彭建 110901131

关于信仰的一篇演讲稿
篇四:信仰的缺失,既与教育体制有关,也与社会有关

1.信仰的意义和终极问题

大家好,我今天呢想跟大家谈论的主题是关于信仰。信仰这两个字对我们来说,好像无关紧要,可有可无,大家对它的认识可能只是某条社会新闻和思想理论类书籍上的两个字而已。信仰,《现代汉语》解释为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活着,你活着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在人生的范围内,哪种活法更好?我们人类的生存和繁衍是否有区别于其他都动物的神圣价值?在这个无限宇宙中,我有限的存在有什么意义?有人可能会说,会问这种问题的人不是吃饱了没事干就是脑子有问题。我就是不知道,也不在乎。

是的,信仰、人生、意义是什么东西,它对你我来说有什么用?它能当饭吃当钱使吗,不能。它能带给我景秀前程和良缘美满吗?不能。既然它好像一点作用都没有,那我要管它干什么?现今的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习惯性地首先想到它对我有什么用,然后才可能去思考和了解那些看起来能够吸引我们的东西。不知不觉的成长中,我们身上世俗功利的味道越来越重。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逐渐被冷漠和无动于衷取代,面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直接采取漠不关心和藐视的态度。可是我觉得作为一个被称作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我们还有机会和时间的大学时代,我们有必要暂且排除那些物质诱惑和欲望,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些看起来毫无作用的问题,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分钟,

本文来源:http://www.myl5520.com/fanwendaquan/101050.html

推荐内容